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

建隆二年的春闈總共持續兩天,不提供蠟燭,也不準考生攜帶蠟燭。

提前寫完可以提前交卷離場,但是第二天燃燭之時若還沒能寫完,就會強制收卷,不存在通融。

初七日暮,最後一批考生交卷離開。

未幾,貢院內外燃起火燭。

今天晚上彌封官要連夜幹活,把所有的試卷原捲上的考生信息封上,裝訂好後編號。

從明天開始會有謄卷官把訂好的試卷按照編號順序謄抄一遍,這一步是連考生的筆誤或者違禁的地方都要抄出來,以免影響閱卷官的判斷。

謄卷制度前兩年纔開始施行,加之考生較少,如果閱卷官發現筆誤或者違禁字詞,都會要求覈對原卷。

總之,這是一場儘可能杜絕場外影響的考試。

所有試卷都送到了彌封之處,一干考官全鬆了口氣,從現在開始,他們能有半天的休息時間。明天下午第一場試卷會送到他們的案頭,一般是墨義和貼經。

劉熙古正在重申明天的閱卷安排,一身戎裝的盧孟達在親衛的護持下步履沉穩地來到他面前。

“劉侍郎!”

劉熙古目光一凝,隨即叉手一禮:“盧將軍。將軍可是要走了?”

“正是。”盧孟達沒有繞彎子,“考試結束,殿前司也就不準備在貢院留太多人,今晚某會帶走一些人,還剩下的人有江盈江校尉統率。”

站在他身後的一名年輕男子立時上前半步。

劉熙古朝他點點頭,記下此人面貌。

盧孟達接着道:“若侍郎有什麼事,直接吩咐江盈便好。”

“有勞了。”

交接完成,盧孟達不再多留,直接告辭離開。

只是他還沒走幾步,就有一名下屬小跑着過來通報:“將軍!治安寺來人圍住了貢院!”

盧孟達皺眉停住腳步,他看向這名下屬。

此人跟了他好些年,向來穩重,想必不至於誇大事實。

想到這裡,他面色嚴肅起來,快步向貢院大門走去:“隨我去看看。”

後方正在叮囑一干同僚的劉熙古隱約聽到這邊的對話,頓時留了心思。

反正明天還有一上午的空閒時間,索性隨意幾句結束了安排,也慢慢朝正門處走去。

貢院正門外的街道上,寧強身着公服袖手而立。

治安寺先後少了一個警監和一名少卿,剩下的人也不想招惹麻煩,這兩天寧強幾乎事事親爲。爲了能做好事,他不得不依仗那些底層官吏,讓他們負責許多超出職權的事務。

由此,寺內矛盾已經積攢到一個危險的程度,正如陳佑所說,只要寧強手段恰當,在他那名調任警監的親信抵京之後,完全有可能借着這次矛盾爆發徹底掌握住治安寺這數千人手。

不過這意味着親信抵達之前,治安寺需要安穩一段時間,以免提前激化矛盾。他不想爲了等待時機把這段時間拖過去,所以他來貢院抓人了。

請示了官家之後,他直接拉出治安寺八成人手,把貢院團團圍住。

殿前司的人,還有貢院裡的考官甚至雜役,只要涉嫌舞弊,一個都別想跑掉。

寧強見貢院門內有動靜了,知道主事者來了,稍稍整理衣冠,目光變得銳利起來,緩步朝前走去。

寧、盧二人相見,間隔不過十步。

“原來是寧寺卿親自過來,某還想着何人如此大膽敢圍我殿前司。”

盧孟達看着肅容而立的寧強,嘴角含笑如此說道。

他再怎麼說也是殿前司都虞候,更是當今太后長兄,家世不凡。不仗勢欺人已是難得,言語諷刺一名普通的卿根本算不得什麼。

寧強絲毫不虛,他神情未變,語調平淡:“正是寧某。治安寺此來非是針對殿前司,更非針對盧將軍。”

說到這裡,他提高音量:“某受皇命,緝拿春闈舞弊之人!還望將軍支持一二。”

他這話說出,站在後方的劉熙古眼前一亮,當即走到盧孟達身邊。

輕喚了一聲“盧將軍”算是打招呼,隨即昂首睨着寧強:“吾乃春闈主考,如今這貢院中尚有試卷未批,便是兩府宰相來了,等閒也進不得。寧寺卿說受了皇命要進貢院,不知敕令何在?”

盧孟達當即眉頭輕皺,劉熙古這話看似質問,可用在此時卻讓人有一種他盧孟達服軟退讓的感覺。

果然,寧強沒有片刻猶豫,直接就讓下屬奉上印有官家御寶和政事堂印的敕令。

敕令上說得很清楚:緝拿殿前司及貢院內外涉及舞弊之人。

這個時候再攔着就不合適了。

盧孟達抿着脣將敕令遞給劉熙古。

劉熙古接過敕令掃了一眼,然後看着盧孟達面露無奈道:“盧將軍,看來這事的確受官家重視,雖然治安寺這麼一鬧會耽誤批改試卷,可也不得不配合一二。”

有人搭臺階,盧孟達也沒繼續端着,順勢點頭:“既然如此,寧寺卿抓人就是,我殿前司絕不阻攔。”

盧孟達退讓,寧強立刻拱手:“多謝將軍體諒。”

言罷,寧強吩咐手下警員開始抓人。

其實這次要抓的殿前司人真的不多,總共也不到十人。

但是沒辦法,中樞機構抓住禁軍的人,比較敏感。

好在盧孟達願意配合,應該不會出亂子。

寧強獨自一人站在街口,看着貢院門口那些對他十分排斥的殿前司軍漢。

至於劉、盧二人,重新回去坐着等待,畢竟不知道這次抓捕要持續多久,不可能留在門口陪寧強大眼瞪小眼。

此時此刻的貢院,天大地大,試卷最大。

趁着還沒開始彌封,劉熙古緊急叫停,帶着人親自守在此處。

一羣彌封官聚在此處,看着坐在上首默不作聲的劉熙古,再加上貢院裡的嘈雜吵鬧聲,不免心中惴惴。

好在過了大約一刻鐘,動靜漸弱,眼前這些彌封官一個沒少。

不能肯定他們當中一定沒有涉嫌舞弊的人存在,但至少沒被查出來。

劉熙古鬆了一口氣,正要開口撫慰一番不安的彌封官們,遠處的吵鬧聲突然劇烈起來。

他立刻站起身來,面沉似水。

剛走到門口,就有一人匆匆忙忙快步走來,一見到劉熙古立刻就道:“殿前司鬧起來了!”

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