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

趙德昭放下看了個開頭的奏章,直接就問道:“陳師的意思是想法子叫這些人只認中樞,不認主貳官?”

“正是。”陳佑點頭,“如今天下承平未久,一些個猛將名將也都還在,我以爲可以趁此機會輪番調動各地將帥,不使一人久任一地積累人望。且國朝四境未安,正可以之練兵,培養下一批將領逐漸頂替老將。”

猛將發於行伍,既然不能讓將領同部下培養感情培養默契,就得想法子讓這些不時輪換的將領得到軍士們的認可。上級的任命只能叫人在平時聽話,真到了拼死之時,只有戰場上拼殺出來的名聲才能叫人願意效死。

“再有就是傷殘戰死的撫卹,必須是中樞主導,讓所有軍漢都明白,他們能沒有後顧之憂去拼命,是因爲有朝廷在,而不是因爲帶着他們打仗的將帥。”

趙德昭連連點頭,其實他無法深入思考陳佑話中的意思,但是乍聽上去,陳佑所說的很有道理,他自然就能聽進去。

既然說到將士撫卹,陳佑順口就說了一句:“這件事最好是安在兵部,叫兵部來負責此事。”

果然,聽他這麼說,趙德昭愣了一下:“這事不應該是樞密院來負責麼?”

陳佑聞言,嘴角微微上翹,隨即解釋道:“樞密院的話,不太適合負責此事。日後那些被頂替的老將,若是無名無功也就罷了,若是功名俱在,樞密院是最好的去處。再主持撫卹將士,豈不是給了他們收攬人心的機會?”

說到這裡,他若有深意地加了一句:“要是真有一位名帥能威壓其餘將領,可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真有這麼一個人,別說皇帝了,普通的文官也不會放心。

所以狄青纔會那麼難過,不僅僅是文官要針對他,更是皇帝要找人制衡他。既然沒有武將能與他相匹敵,就只能通過明制度和潛規則來限制他的權力,消磨他的威望。

巧的是,周國現在的樞密使馬青也就是軍功有些薄弱,但資歷和威望漸漸有了軍中第一人的氣象。

趙德昭有些茫然地點頭,他現在想不到陳佑話中隱含的意思,不過只要能把這句話印在腦海中,總會有發芽的時候。

“陳師且去做。”趙德昭語氣真誠,“此等爲國爲民之事,我定當支持!”

陳佑拱手道:“官家有如此見地,不愁天下不安。”

只一聲誇讚,就叫趙德昭面露欣喜之色。

不過他隨即響起一件事,稍稍猶豫,開口問道:“武德司查到王彥川相公涉及春闈舞弊,我想罷免他,陳師以爲如何?”

陳佑眸光微動。

他本來都做好了王彥川繼續留在樞密院的準備,沒想到趙德昭竟然自己動了心思。

意外之喜,着實是意外之喜。

陳佑稍作思忖之色,沉聲答道:“回稟官家,臣以爲現時不宜罷免王彥川。”

“這是爲何?”趙德昭急切問道,語氣中帶着一絲不滿。

陳佑敏銳地察覺到趙德昭態度的變化,嘴脣微抿,等了一瞬纔不急不緩地開口:“一則才罷免一位宰相,如若短時間內再次罷免一人,恐令羣臣不安。”

如果有正當理由,別說接連罷免兩位宰相,就算兩府這麼多人一次性都換了,只要沒死人,就不會導致羣臣不安。

只不過陳佑和王樸在之前罷免溫仁福的時候起了比較明顯的作用,再罷免一個王彥川,怕是會惹得其他人一起配合來對付他們。

“再則常言道‘使功不如使過’,官家可令中官將罪證送到王彥川府上,想來王彥川必當小心謹慎不敢不聽官家之令。”

這句話說出口,陳佑看到趙德昭面露沉思之色,又加了一句:“如今政事堂相公出缺,正可叫王彥川到政事堂緊抓兵部撫卹事宜。想來他不敢不盡心,亦不至於辦砸了此事。”

趙德昭恍然:“陳師所言有理!”

初八,政事堂建議罷免治安卿寧強和殿前司都虞候盧孟達。

盧仲彥得到消息立馬尋到陳佑,直言太后要求盧氏不能不在京城沒有兵權。

這基本上是強壓着陳佑用自己的利益去同王樸等人交換。

這等損己利人的事情,陳佑當然不能直接答應,盧仲彥好話歹話都說盡了,陳佑才答應去找其他相公說項。

王樸那邊只是做個樣子,兩人一邊喝茶一邊探討茶葉怎麼喝纔好。

陳佑力挺整茶泡煮,喝得就是原滋原味。而王樸卻喜愛加調味料沖泡的茶粉,配比稍微變化就是不同的滋味,千滋百味纔是好茶。

爭論的時候難免聲音大了點,倒叫關注此事的盧仲彥頗爲安心。

再之後找到馬青,纔開始說正事。

他藉着王樸的名義說出對外戚掌京都兵權的擔憂,隨後又說了盧家的要求,以及王樸的建議:盧氏兄弟二人只能留一個在洛陽。

馬青沒什麼好反對的,按他的想法,盧家有一個外地節度使就夠了,京中還有兩個掌兵權的實在是過於危險。

從馬青那裡出來,陳佑又去了宋敏貞府上,同樣的說辭,只不過多談了一些整軍事宜。

宋敏貞是純粹的文官,對陳佑把撫卹事宜劃撥到兵部十分讚許,唯一的問題就是財政能否支撐。

他看過不少書院的文章,因此希望陳佑給出一個合理的計劃,如果財政允許,他會全力支持。

陳佑滿口答應下來,告辭離開。

撇去同他不對付的王彥川,他最後拜訪的是竇少華。

坐下之後,他先說了盧氏的事情。

竇少華捧着酒杯呵呵笑道:“盧孟達離職也好,不過少保怎麼不勸勸官家把東宮六率解散了,哪有東宮兵馬護衛皇宮的道理?”

陳佑尷尬一笑:“竇相的意思是?”

“盧孟達可以留下。”竇少華放下酒杯,“盧仲彥離開洛陽。”

陳佑眉頭一挑:“盧孟達留任殿前司都虞候?”

竇少華笑着搖頭:“這就得看陳少保你能做到什麼程度了。”

“呵。”陳佑靠在椅背上,神情放輕鬆,“竇相未免想得太好了。”

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一)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