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

bookmark

馬車沒能抵達星津橋。

從端門到定鼎門這條天街是燈會最熱鬧的區域,燈山燈樹綿延不斷,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陳佑的馬車停在尚善坊,他在親隨的護持下步行來到星津橋。

離着約有三四十步,陳佑看到了站在橋頭的盧雲華。

今日盧雲華頭上戴着的是一種形制類似風帽的帷帽,俗稱蓋頭。

前頭露面,兩側紫色帛巾搭在肩上仿若披肩,後方則一直垂到腰間。

陳佑走了沒多遠,盧雲華就發現了他,轉過身來一直看着他接近。

走到跟前,陳佑露出歉意:“路上行人衆多,車馬難行,來得晚了些。”

哪知盧雲華嘴角噙笑輕聲道:“我算着你到家的時間過來的。”

陳佑聞言愕然,隨即搖頭失笑。

“找個地方坐下,還是四處走走?”

“到處走走吧,我想看燈會。”

盧雲華站到陳佑身側,微微欠身示意他先走。

陳佑微微頷首,轉身沿着天街朝定鼎門方向去,盧雲華立刻邁步跟上。

侍女綠蘿緊跟在身後,兩人帶來的親隨護衛則默默地散落在五步之外。

就這麼沉默地走了一陣,陳佑開口詢問道:“商行如今怎樣了?”

“架子已經搭起來了。”談到商行,盧雲華似乎沒有以前那麼有精神,“河南府這邊的糧油百貨還有你所說的‘奢侈品’,都已經拿在手裡。”

陳佑嗯了一聲,看着街面上笑容滿面的人們。

雖不知其家資如何,但這一條街熙熙攘攘成千上萬人,總不可能全都是家中富裕的,大多數還是那種平時吃喝不愁,卻難以抵禦大病大災的家庭。

一個政權,只要能穩定住這樣的民衆、在災害面前給這些人兜底不叫其活不下去,只要沒有外部干預,這個政權就不會倒下。

因爲,這樣的世道,已經可以勉強稱爲“盛世”了。

他臉上浮現出笑意,嘴裡的話語卻使人肅然:“因太后的要求,豐收商行可以直接從朝廷糧倉低價拿陳糧,這些陳糧拿出去售賣的時候,一定要看好了不能高於市面上新糧的價錢。

“不能叫百姓吃不起飯。百姓吃不起飯,朝廷就危險了。你家身爲外戚,這一點尤爲重要,切要給天下豪商做一個模範。”

“放心。”

盧雲華答應着,擡頭看着陳佑,路上燈光倒映在她明亮的眼眸中,閃爍着七彩的光:“照你說的,平價買米、低價售米是爲了名聲,賺錢還得靠奢侈品。”

“是這樣。”陳佑雙手背在身後,“米也好,鹽也好,這些低價日用品,想要賺錢,就得以量取勝,如此才能抵消運費、貯藏和人工。想要賺大錢,囤積居奇、低買高賣、壟斷經營等手段不可避免,你若爲之,有損皇室名望。”

皇帝和朝廷現在依然是一體的,皇帝有錯,你朝堂上的袞袞諸公也不是個好東西,不然爲什麼不攔着皇帝?

這個道理換到皇室其他人身上也一樣:皇族有錯,皇帝沒制止也有錯,中樞沒攔住也逃不脫干係。

總而言之,沒有人會聽你說什麼高層權力劃分爭奪,放到整個天下來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除非你跳到另一家去,比如北邊的契丹。

這些東西,不用陳佑說,盧雲華應該都懂。

陳佑接着道:“奢侈品只要在幾個大城重鎮鋪開就行了,而且天下風尚,以京都爲先,京都風尚,以皇宮爲首。以你的能力,在京中帶起風潮不難,難的是如何讓貴家豪富都從豐收商行買這些奢侈品。”

“善事。”盧雲華接過話頭,“一個是宣稱收入用於低價放糧,另一個就是舉辦你所說的慈善會,宣揚參會者的善名。以及最重要的一點,女子學堂!”

“是的,女子學堂。”

陳佑重複一遍,語氣沉重:“這種事情只能女子來做,只能打着太后或者皇后的名義來做。”

說到這裡,他嗤笑出聲:“這是太后仁慈,憐貧家女兒生計艱難,故召教養之。”

他右手在身前劃了一道:“京中命婦聞此,競相出資助之,特銘文以記盛事!”

盧雲華嘴角扯出笑容,卻也漸漸抹平,最後只得長嘆一聲。

安靜地走了幾步,她語氣低沉:“若真照你的安排,只怕十年下來也教不出來多少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陳佑倒沒感覺有什麼不妥之處,“除非這世上有許多男女皆可爲之之職,否則你這個學堂,所能做的也就是種下種子罷了。”

正如陳佑所說,現階段女子學堂只會招收那些家境不好的女孩來撫養教導。主要教的還是一些爲人處世的道理以及識字算術等基本生活技能,只有那些積極向學、迫切想要改變自身處境的女孩纔會根據她們的志向教授醫學、會計、詩詞、繪畫等。

前者學習完成會回到原來的家庭,後者多半會被貴婦們看中帶在身邊做管事之類的,也可以留在學堂當先生教導其他學員。

但是無論哪種,盧雲華都會教給她們求神拜佛不如求己、依附父兄丈夫不如自立自強。

這就是種子。

十年二十年可能沒什麼作用,但等科學技術發展起來,當社會生產需要釋放佔總人口一半的女性進入社會工作崗位上的時候,就會有人反應過來:既然這些工作男女都可以做,那麼教師、科研者、醫師,甚至官員,爲什麼不可以有女性?

一個羣體,總喜歡給自己找一個祖師,到那時候,開啓“女子學堂”的盧雲華,或許會成爲“平權運動”的祖師和精神旗幟。

這就是陳佑跟她說的青史留名。

盧雲華看着陳佑,嘴裡重複陳佑說過的話:“就像你說的,除了那些只有特定性別能做的,天底下的工作將不以性別作爲篩選條件,只有能力纔是!”

“是的,這就是平等。”陳佑贊同道,“不因某些特質增加困難,也不因某些特質降低要求,這纔是平等。”

想了想,他補充道:“除了男女平等,還有種族平等。我寫了一份如何處理嶺南土民的奏疏,其中有些可以借鑑的,等詔令出來你可以拿過去看一看。”

說到這裡,他突然笑了:“當然只是讓你看一看,可不是叫你在大肆宣揚,時機不成熟,妄動只會撲滅火種。”

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六百十二章 無需畏懼艱難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