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

bookmark

韓陶朱神情一頓,掃視一遍屋內諸人,然後才慎重開口:“回山長,學生認爲,此事如何解決,取決於兩件事。”

“哪兩件事?”

“一者,乃是京中這十萬禁軍聽命與否。”

十萬只是個概數,但同真實軍兵員額相差不多,這裡算的都是能戰的正兵。

目前京中各軍,殿前司、侍衛步軍司、侍衛馬軍司仍然是人數最多的三部,而且京外部署的禁軍,也都以侍衛、殿前爲主。

但要說戰鬥力,至少從紙面上來說,北城近衛司位列第一。

而北城近衛司都指揮使乃是李克榕,京中文武都知道,李克榕跟着陳佑一路從錦官府走來。

當年蜀地叛亂,李克榕同其父永平節度使李起反目,盜取兵符率兵馳援錦官。之後一直站在陳佑身邊,哪怕因陳佑之故被按在殿前司做一軍都指,也沒有另投他門。

有李克榕在,除非他被底下將校架空,否則北城近衛司一定是站在陳佑這邊的。

而李克榕才從幽州得勝歸來,一幫舊部正好填充新生的北城近衛司,至少一兩年內不用擔心被架空。

可能站在陳佑對立面的,則是盧孟達控制下的侍衛親軍步軍司和巴寧泰控制下的南城近衛司。

其餘諸軍,“忠於陛下”的可能性最高。

不過陳佑手底下還有一個新軍司,使用火器的新軍都歸新軍司統轄,火攻這一塊獨領風騷。

這些念頭在屋內衆人的腦海中一閃而過,韓陶朱的話卻沒停:“二者,山長如何對待天子亂命。”

他這話一出,屋內諸人登時屏息凝神,等着陳佑的回答。

此時坐在這個書房裡面的,都是韓陶朱、範昌祐、韓向陽這些一路輔佐陳佑至今的幕僚,可以說是親信中的親信。

如果這些人也不可信,陳佑也別有什麼偉大理想了,好好混日子,等小皇帝想要親政的時候乖乖交權回家養老。

現在他們有了疑慮,陳佑得表明態度,讓他們放心。

稍作考慮,陳佑在諸人期待的目光中開口:“官家年不過一旬,易爲奸人蠱惑,若有亂命,吾當駁斥之。”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京中兵馬,無官家敕命及中書公文則不可調動,有北城近衛司和治安寺看着,當不會生亂。”

韓陶朱等人聽到這話,算是安心了:至少天子成年之前彼等無憂。

至於天子成年之後怎麼辦,快到那時候再想辦法!

互相看了看,汪弘洋開口:“若是如此,相公當以雷霆之勢拿下李繼勳,其後諸官,若無可查驗之罪者,則究懲構陷之人。”

“御史、肅政無責。”韓向陽提醒一句,“如若彼等皆以御史肅政彈劾,則難制之。”

“御史大夫是董成林,伯昀你又權肅政司,若還能叫彼等成事,相公也不必召我等來此議事了!”

聽到汪弘洋這麼說,韓向陽只是搖頭:“薛子平以大宗伯參知政事,肅政司內並不缺少仍然心向其者。”

汪弘洋聞言默然。

這是客觀存在的問題,他一時半會也沒辦法解決。

這時陳佑開口了:“盡忠職守便可,若是有瀆職者,自有懲處。”

衆人皆應。

七月甲寅,處暑,御史彈劾修武令陳南金下虐小民、上貪國財,恣意橫行、謀結大將,其罪當誅!

御史大夫董成林即時入政事堂,中書令陳佑召諸相公議論。

當日下午,中書令御史臺調查此事。

董成林返回御史臺,親自挑選一隊人馬,交由東推院丞陶際華領隊前往修武縣。

“這是你安排的?”

散衙後,江夏青和王彥川出宮時正好遇到,便同路而行。

聽江夏青如此詢問,王彥川無奈搖頭:“非是我所安排。我非是要致李守成於死地,不可能先翦其羽翼。”

陳南金自入仕便在李繼勳帳下,前兩年在樞密院掛了個閒職,日常侍奉在李繼勳前後,爲其出謀劃策。

等當今官家即位,李繼勳才爲了謀了修武令的職事外放出京。

拿陳南金開刀,一出手還是“謀結大將”這樣能夠往上攀扯的罪名,顯然是以李繼勳爲最終目標。

“你自去同李守成解釋,我已經叫其立刻處理此事。”江夏青語氣略顯生硬,“至於彈劾他的安排,我建議暫時放棄,要麼全力救陳南金,要麼想法子把李守成和陳南金分割開來。”

王彥川點頭:“我已派人去他家遞了請帖,箬笠兄今晚也一併過來?”

說話間,兩人已經出了端門。

站在馬車前,江夏青稍稍猶豫,還是搖頭拒絕了:“我就不去了,今晚要去見盧昭顯。”

王彥川不由挑眉,他沒想到江夏青這麼快就能同外戚盧氏搭上線。

不過這事現在不重要,他點點頭,看着江夏青道:“既然如此,那就在這邊說清楚,我認爲現在就該彈劾李守成。”

不等江夏青反駁,他就解釋道:“有陳南金這個例子在,任何人都不會懷疑陳將明對李守成的殺心。而且說實話,我對李守成收拾殘局的能力不信任,與其現在幫他,不如立刻彈劾,將他在這一次彈劾風波中保住。不論以後李守成會不會因爲‘其它’原因被免職,都改變不了陳將明這一次輸了的事實。”

聽完王彥川的解釋,江夏青沒有立刻迴應,他仔細考慮一陣,然後道:“我不贊同現在動手,陳將明既然出招,便不可能臨時停下,當前要務乃是在陳將明的攻勢下保住李繼勳。”

說完這話,他語氣稍稍緩和,補充道:“此事終究是你安排,若你仍欲照事先安排,可自去同李守成商議,他若同意,我亦無話可說。”

“我會的。”

王彥川微微點頭,隨即轉身登上自家的馬車。

當晚,王彥川同李繼勳坐在家中正廳,一人捧着一杯醒酒湯慢慢喝着。

感覺思維恢復清晰,王彥川放下湯盞看向李繼勳:“我今日請守成過來,是爲了修武令陳南金之時。”

李繼勳臉上扯出笑容:“王相且講。”

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