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

bookmark

王彥川儘量把語氣放輕鬆:“前些時候說要叫人彈劾你,逼迫陳將明提前出手,卻是未曾料到他也在此時動手。”

“嗯。”李繼勳點頭。

陳南金被彈劾,這件事怪不得王彥川,只是太過巧合,他纔在江夏青面前發了脾氣。

現在冷靜下來想清楚了,自不想同王彥川鬧翻。

見他如此,王彥川稍稍鬆了口氣,臉上甚至帶了些笑容:“我這邊的想法是,陳將明要調查陳南金,來來回回至少要一個月。就趁着這一個月的時間,把彈劾你的事情做完,逼迫陳將明退步。當然了,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箬笠那邊不同意,故而我來問問你自己的想法。”

李繼勳聞言,不由皺眉沉思。

好一會兒,他猶豫着問道:“若是某遭彈劾,豈不是叫旁人敢對修武縣下手?”

“這也正是我要說的。”王彥川語重心長道,“如果現在彈劾你,想要保住陳南金就比較困難,最好的選擇是‘他所做的一切,都與你無關’。要想保他,就不能現在彈劾你,但你若是沒能保住他,定會連累到你,到時候陳將明動手,可就不像我們這般留有餘地了!”

說到這裡,王彥川身子微微向前傾,目光深邃地看着李繼勳:“現在官員犯事,最多不過削職爲民罷了,待陳將明無力朝政,你自可重新提拔陳南金。”

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勸李繼勳現在先戰術放棄一波,等以後再找回場子。

李繼勳聽着這話,眉頭越皺越深。

待王彥川說完,李繼勳盯着王彥川看了好一會兒。

王彥川沒有說話,他面色坦然地同李繼勳對視,等待迴應。

終於,李繼勳一聲輕嘆。

王彥川放鬆下來,考到椅背上,右手下意識地端起湯盞。

這人啊,總得爲自己着想,少有例外。

就在他以爲事情妥了的時候,卻聽李繼勳道:“若如此,彈劾之事先放一放吧。”

王彥川愣住了,端着湯盞的手頓在空中。

他重又放下茶盞,以爲自己聽錯了,或者是李繼勳一時嘴快說錯了,勉強擠出笑容問道:“守成的意思是?”

“有勞松嶺兄爲繼勳籌謀。”李繼勳起身一禮,“繼勳自不想失了權位,亦不願叫陳將明那廝得志。然若爲此拋棄舊屬親信,實非我願!”

王彥川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他不明白,李繼勳爲什麼會在這種地方堅持?

又不是不會補償回來!

一時的犧牲是爲了更好的未來啊,難道他這都不明白?

這些話他沒問出來,只聽李繼勳接着道:“陳將明自以爲得勢,然某亦非束手就擒之輩,得兄等臂助,鹿死誰手尚未可知!”【1】

見他一副戰意洶洶的模樣,王彥川突然說不出話來。

……

“這酒,有些淡了。”

盧孟達將空酒杯放下,微微搖頭。

“比不上當年的滋味!”

坐在他對面的江夏青看了眼作陪的李成璟,呵呵笑道:“我聽聞陳將明家的酒坊產出各類果酒,盧將軍若是有意,可以買來嚐嚐。”

說實話,江夏青難以理解盧孟達把李成璟叫來作陪的舉動。

要知道,李成璟當時的舉動,幾乎是在與兩府所有相公爲敵,若非陳佑不想開一個隨貶黜官員的壞頭,李成璟早不知道被扔到哪個偏遠的州縣去了。

在同江夏青聯手的關鍵節點上,把這樣一個人叫過來,至少在江夏青看來,這是把“提攜李成璟”當成兩人聯手的條件之一啊!

說實話,雙方配合一兩次之後,哪怕十分直白地說希望能幫一幫李成璟,都比現在暗示來得好。

江夏青突然有些理解陳佑。

盧孟達這般舉動,一次兩次也就罷了,若是次次如此,分明是不把宰相放在眼裡!

也不知道爲什麼盧國丈不把身邊的幕僚謀士派到京中來輔佐長子。

跳過酒的話題,終於開始談正事,盧孟達開口就是:“太后和我都認爲江相公這般老練穩重纔是治國良相,若江相公有什麼建議,我定聽從。”

“下官也願爲相公驅使!”李成璟也連忙插話,神情真誠,語氣誠摯。

江夏青聞言卻是自謙道:“老邁之人,無甚長處。治國理政,也不是我一人所能爲之。”

說着,他朝李成璟點點頭,話裡的意思似乎是需要李成璟幫助一般。

李成璟連忙露出討好地笑容。

“說起來,某聽聞登州海軍嘗試新制,不知盧將軍是否瞭解?”

江夏青直接拋出一件事。

盧孟達順口就道:“的確有這件事,此事乃是陳將明在樞密院時推動,一直由其門下寧強等人主持……”

說着說着,盧孟達停了下來,他看着江夏青,臉上漸漸浮現恍然之色,跟着補充道:“……當初似乎鬧出些事情,鄣忠襄公曾想派人監管,可惜陳將明從中阻撓,最後雖然派了人,卻影響不到登州海軍。”

江夏青點頭道:“說起來陳將明曾說,但凡軍政事務,必要監督,方可掃除弊端。我想,這登州,也不當例外。”

“相公所言甚是!”盧孟達欣然點頭。

……

懷州修武縣南,一陣煙塵沿着官道朝城門而來。

城頭鄉兵立刻預警,頓時城門口亂作一團,原本有序出城進城的人們擠在一處,反而叫城門難以閉合。

“御史臺奉中書符令來此查案,閒人速讓!”

等城門處衆人能看清裹挾在煙塵中的騎手時,隊列中突然有那嗓門大的呼喊出聲。

這下子原本慌張不已的諸人平靜下來,罵罵咧咧地推搡着讓開一條路來。

只不過畢竟那麼多人堵在門口,奔襲而來的騎手們爲了不撞到人,只得在人羣邊上停下。

陶際華面色嚴肅,估算了一下道路通暢要花的時間,當即吩咐道:“下馬步行!老劉你把馬匹帶去驛站!”

說着他翻身下馬,快速擠開人羣朝城內走去。

身後諸人也連忙下馬,小跑着跟上。

按理說調查一地主官,最好是暗地裡調查,可修武縣就這麼大,但凡陳南金對縣內控制力度稍微大一些,就能叫御史臺一干人等無所遁形。

權衡之後,陶際華決定直接突襲,先控制住陳南金,再慢慢調查。

反正他已經拿到了一些線索,現在的調查只不過是驗證線索,然而上報兩府。

至於手下的執行力,以他在濠泗大案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和身後的背景,至少這次挑選一起過來的這些人,都願意聽他安排,也都敢跟他做一些稍稍出格的事情。

修武縣的街道上,十幾名身着勁裝的青壯男子朝縣衙方向奔去,如此奇景,立刻在城內傳揚開來。

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