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

bookmark

龐府門前,一輛馬車緩緩停下。

魏仁浦在親隨的攙扶下下了馬車,正巧龐中和出門相迎。

“魏常侍,中和未能遠迎,還望恕罪!”

“萬育這話卻是見外了。”

魏仁浦呵呵笑着,扶住恭敬行禮的龐中和,把臂而行。

要說現在,龐中和與魏仁浦的差距不算大,都有進兩府參政的資格。

龐中和之所以敬魏仁浦,一是敬老,二是魏仁浦深受陳佑倚重。

當年南平滅亡,龐中和祖父殉難,龐家可以說是一落千丈。

幸得陳佑知恩圖報幫襯一把,先是找關係捐獻部分家產保住一家性命和耕讀傳家的資本,之後將龐中和收爲幕僚教導提攜,再就是說和與潘美結親穩固家世。

到現在,女婿潘美乃是舉足輕重的大將,龐中和本人是光祿卿,妻家更是府麟兩州豪強顯貴。

龐家現在的聲勢,比之當年也只稍遜一籌。若算上國勢強弱,甚至可以說更勝往昔。

由此,龐中和是發自內心地把陳佑當作兄長,既然陳佑看重魏仁浦,他龐中和就願意敬着魏仁浦。

兩人進了正廳,龐中和將自家子女叫出來見人。

這是爲了表示親近。

魏仁浦事先沒料到,不過他這般人身上常會佩戴一些奇物珍玩做裝飾,拆下兩個能入眼的充作見面禮送出去。

如此閒談幾句,龐家小輩離開,龐中和屏退僕役。

“常侍諸事繁忙,中和本不該叨擾,可現下有一事,不得不請常侍過府向商。”

都是自己人,魏仁浦也不打啞謎,直接就問:“萬育可是想說天子冊後之事?”

“是也不是。”

龐中和好歹跟陳佑學習過,遇到什麼事都會多想一想。

“如今之事,看似是爲天子冊後,實際上卻是爲了平章。”

他頓了頓,緩緩道:“有人慾借天子冊後,促使平章罷相!”

魏仁浦面色不變:“跳樑小醜耳,不值一曬。”

龐中和聞言,無奈苦笑:“若只是如此,我也不會憂慮了。我等皆知,平章之能,天下少有,平章之勢,朝堂莫有當者。彼等跳樑小醜不足慮也,可慮者唯有,同明殿裡那位。”

說到最後,他禁不住壓低聲音。

魏仁浦聞言也不由動容。

頓了頓,魏仁浦神情之中帶着些猶豫,輕聲問道:“你這話,可是平章所言?”

龐中和搖頭:“此乃我所思所想。”

魏仁浦眉目之間,也不知是遺憾還是輕鬆,輕嘆一聲,開口問道:“萬育可是擔憂,官家直接下詔罷免平章?”

“正是!”

龐中和點頭。

魏仁浦看着龐中和,終是忍不住起身來回踱步。

龐中和見狀也站起來,安靜地站在原地等待魏仁浦思考結束。

廳內氣氛越來越沉重,只有魏仁浦的腳步聲啪嗒啪嗒地拍在龐中和的心頭。

龐中和接連做了幾次深呼吸,想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這次請魏仁浦過來,明着是問計,實際上卻是想知道魏仁浦對陳佑的支持會到哪一步。

這是他自作主張的試探。

他知道,很多時候,人心禁不起試探。可他也知道,真正意志堅定的人,無論經歷怎樣的磨難,都會不改其志。

若是因爲這次試探導致魏仁浦離心,他自會去向陳佑請罪,可絕不會後悔!

也不知過了多久,魏仁浦終於停下腳步。

他直直地盯着龐中和,出聲道:“平章曾說過權力之來源與制衡,官家亦曾從學於平章,不會不知。”

龐中和試探着開口:“常侍的意思是……”

“這天下,離不開平章!”魏仁浦語氣堅定,“若內外文武支持平章,則天子亦不敢逆民意。”

龐中和聞言,長揖道:“如此,有勞常侍奔波勞累。”

兩人非常默契地沒有談及這麼幹的後果。

攜“民意”威逼上官,不論成敗,都不會再有緩和的餘地。

……

“他們還準備等趙則平回京。”

蔣樹神情有些無奈,悶悶地喝乾一杯酒。

馬如風聞言笑道:“趙則平畢竟是江相女婿,江相致仕後,彼等只得仰仗趙則平,在其回京之前不願摻和也是正常。”

蔣樹輕嘆一聲,轉身爲竇少華添上酒,嘴裡道:“竇相可是確要請辭?”

“聲勢都放出去了,你以爲是誰放的?”

竇少華滿臉忿忿。

他一直是秉持着不徹底倒向一方的想法,每次商議軍政,都會站在對他有利的一邊。

開頭一年還好,佔了不少便宜。

可後來,尤其是最近一年,接連遭受打擊。

正如旁觀者所看到的那樣,他爲子孫計,趁着現在還能全身而退主動請辭是最好的選擇。

蔣樹聞言,臉上的神情愈加無奈。

當初聯合一干將領試圖趁着軍事會議把簡宏彥推上參政之位,可惜沒能成功。

後來簡宏彥倒是升任參政,也願意繼續做大家的領頭人,可惜蔣樹獲得的有限,畢竟這不是他的功勞。

好在他看到了竇少華的頹勢。

再頹勢的宰相,他也是宰相。

正巧竇少華急需底下官員支持,幾次接觸之後,竇少華在蔣樹的牽線下同簡宏彥聯手,這才堅持到現在。

蔣樹有竇少華站在背後,自身地位也水漲船高,在這個團隊裡也屬於說話管用的一批人之一。

可惜了,竇少華即將致仕。

蔣樹端起酒盞敬竇少華一杯,再次一飲而盡。

旁邊作陪的馬如風爲兩人滿上,嘴角掛着笑意道:“相公、殿帥何必憂慮?”

蔣樹瞥了他一眼,藉着酒意道:“青嵐尚且年輕,不知朝堂險惡!”

倒是竇少華心思急轉,擡手攔了一下蔣樹,神情認真地看着馬如風:“賢侄可是有破局之法?”

馬如風自矜一笑,隨即肅容拱手:“相公雖有舊疾,可也能操勞政務,何以請辭?”

“這不是廢……”

蔣樹說到一半,忽然停住。

他酒醒了,脊背生汗,看了眼竇少華,閉嘴不言。

竇少華微微點頭,若有所思:“賢侄的意思是官家?”

“正是!”

馬如風明白竇少華懂了,點頭道:“宰相致仕,天子照例當挽留三次後加官允之。若天子挽留四次,當如何?”

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