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

將治安寺事務暫時託付給兩名少卿,寧強走馬上任。

陳佑雖然不樂意他離開治安寺,但既然他願意爲天下農事做貢獻,陳佑也不吝於支持。

他受命後,首先召集有司官員商討當前農事情況。

當前語境下的“農事”,不僅僅是種植糧食這一件事,用一個熟悉的詞語來解釋,就是“三農問題”——農業、農村、農民。

陳佑一直在提,農事是基礎,是根本,百姓不捱餓,軍隊有糧餉,天下就能安穩。

原本大家都以爲宋杞言最後能憑藉數年主持農事的苦勞拜相,只可惜在前兩年推廣“官府低價租賃農具”這一政策的時候出了事故,今年兩府突然變動,叫他沒有再立新功的時間,失去了直接拜相的機會。

寧強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研究“官府低價租賃農具”的政策,想要把這件事真正落實下去。

之前爲了讓普通農民能用得起農具、農畜,採取的是低定價和先租賃後收費策略。

雖然有人貪小便宜不顧代價的使用致使損耗增加,但後來把農具、農畜租賃權下放到鄉里,同一批農具、農畜是一個鄉的人輪流用。

你用得狠了要拿去修,我就沒辦法及時用上,鄉里鄉親的,地都在一塊,甚至都住在一塊,自然而然地就會互相監督。

這本是個好法子,陳佑爲此還特意嘉獎過想出此法的官員,也當面誇過宋杞言。

只可惜因爲朝廷對農村掌控力度畢竟不足,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鄉里大戶豪強發現他們其實是無人監督的。於是這項政策就這麼“被取消了”,農具被鄉長里正聯合鄉里大戶納爲己用,每個月還煞有介事地給縣裡送上租賃記錄、維修記錄和結餘租金。

嚴打時期,宋州因爲刺史管得嚴,治下惡性案件不多,遊俠潑皮也就有些狗仗人勢的小毛小病。眼看着即將考覈,案件數量沒有達標,州治安曹參軍帶着下屬從城裡躥到鄉下想要找被埋沒的案件。

同村民閒聊的時候,無意間聽村民抱怨了一句“雖然現在當地大戶不敢欺壓民衆,叫日子好過許多,但要是能繼續租農具就更好了”。

當年宋州治安曹集體獲得嘉獎,宋杞言緊急叫停各地農具租賃,協調有司一個縣一個縣篩查,着實叫治安寺漲了一波業績。

根據宋杞言留下的工作推進表,在完成“將鄉里納入監管體系”,簡稱“皇權下鄉”這一目標之前,他是不準備再推進這些容易被基層截胡的政策。

可寧強有不同意見!

他當治安卿,主持推動嚴打,對地方情況比較瞭解。

按照他的估計,以朝廷現在的能力,已經能夠控制最基層的鄉里,要解決的問題只有一點:怎麼防止縣一級官吏懶政以及與當地大戶勾連。

經過數天的討論,寧強認爲可行,直接在都堂議事的時候提出此事。

可惜宋杞言強烈反對,王彥川等有對此頗有疑慮,只能被迫擱置。

即便如此,寧強也沒有放棄,他讓有司整理出一份評估方案,緊接着拿着這份方案去找陳佑。

獲得陳佑支持後,他又找了魏仁浦、胡承約。

最終,獲准重開試點。

這一次,寧強直接抽了嶺南、蜀地的幾個州來做試點。

公文通過驛傳體系發出後,寧強開始規劃本年度巡察農事的路線圖。

他準備沿河東去,然後北上,轉向西,南下到蜀中試點州郡查看結果,朝東南去,到嶺南試點查看結果。

中間留出的時間,讓各州郡按照規定的規程自行發展。

從寧強調任到離京,陳佑一直沒有提出新的治安卿人選,這一個掌握京城警員的職位頓時成了各方爭奪的對象。

衛尉卿公冶通終於得到趙普的認可,只是衛尉一職,實在是屬於那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類型。

於是,趙普給他的第一個謀劃就是調任治安卿。

趙普剛剛接任樞密副使,再加上治安寺官員必須由天子任命,趙普名義上不太好插手治安卿人選。

但妙就妙在,趙普想要推的人是公冶通!

正如他之前對趙安易所說:如果沒有天子關注,區區一個竇少華保不住得罪了全部宰相的公冶通。

如今已過去四年,宰相換了幾個,天子也有了抓住權力的想法,公冶通的路就寬了。

得到趙普指點的公冶通,首先上書彈劾盧孟達。

這一步很重要。

趙普通過收集到的信息判斷,天子極有可能已經反感盧家,只是礙於太后,不能對盧家出手。

不動手也沒關係,這只是想讓天子想起來,衛尉寺這邊還有一個當年想要爲天子爭權的忠心老臣在。

而且彈劾外戚,政事堂必定會把奏章送到天子面前。

果然,彈章從宰相那邊過了一道手之後抵達天子桌上,之後又回到公冶通手上。

天子斥責了公冶通的說辭,但其後又勉勵他多爲國家爲天子盡力立功。

之後,公冶通直接求見天子。

不是自薦,而是說一說他在衛尉所作所爲,之後點一句寧強擔任治安卿的時候從衛尉寺支了大量器械,至今仍未歸還。

十一月底,禮部、宗正、太常給出皇后的備選名單,盧孟達女兒正在其中。

得知此事,趙普面見天子,言語間不離“禁軍兵馬不出,則警員乃是鎮海之石”,談及治安卿的人選,他沒有直接說公冶通的名字,只是一再強調要“忠心,且經過考驗”。

毫無疑問,趙德昭第一個想到的是這段時間讓他印象頗爲深刻的公冶通!

於是,趙德昭在兩府沒有給出建議人選的情況下,給到政事堂的諭令是:任命公冶通爲治安卿。

陳佑一時沒想明白怎麼就是公冶通。

他一面派人調查此事,一面考慮如何應對。

最終,政事堂提議治安卿的人選是公冶通。

但陳佑還加了他自己的安排在裡面:當了六七年治安少卿的趙成棟被調走,負責警務的少卿蕭政安轉爲負責庶務,蘇枕爲權守治安少卿,負責警務。

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六百十七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四)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