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章 這有些反常啊?

“不怕死就好。”羅毅頷首。

柳述雖然年輕,但是能夠有這麼一羣部下,並且經營起來敵後的這麼一片小天地,羅毅對他也不由得高看一眼。

白袍出妖孽啊,到底都是層層遴選的精英,就像金子一樣,丟在哪裡都會熠熠發光。

不過捨得把這樣的人才丟在諸如幽州、諸如安南這些在中原和江南人看來不啻於鳥不拉屎的地方,只爲了未來有一天能夠快速地實現對這些地方的佔領,羅毅只能說白袍,或者最終做出決定的陛下,的確在下一盤好大的棋。

他捫心自問,是沒有這樣的眼界和膽量的。

柳述此時也趕了過來:“羅將軍,某先行一步。潞口位於潞水入?水的河口處,也是距離這裡最近的鎮子,某建議你們還是繞開比較好,若有任何消息,某第一時間通知你們。”

注意到了河邊的扁舟一葉,羅毅當然知道柳述這個時候前往潞口鎮,其實也是冒了很大風險的。一旦自己這邊行蹤暴露,那麼柳述作爲這些村子的頭兒,就是第一個被懷疑的對象。

羅毅一拱手:“保重!”

柳述也是回禮:“保重!”

他們不知道下一次相見會是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只能期盼大家都還活着。

————————

昌平郡。

北周幽州行軍總管獨孤永業在府衙中徘徊。

昌平位於燕郡的西北側,居庸關的背後,是連接燕郡和居庸關的必經之地。

獨孤永業並沒有選擇屯兵燕郡,而是親自率領主力在昌平屯田,就是因爲這個位置,既可以南下增援燕郡,又可以北上支援居庸關,同時他這個幽州行軍總管名義上雖然肩負着幽州的民政軍事雙重事務,但是他並不想過分高調,因此作爲幽州政治和經濟中心的燕郡,自己還是不要駐紮在裡面比較好。

獨孤永業之前在平城之戰中按兵不動、最終沒有幫上宇文純,甚至間接導致宇文純不得不一路向南退兵到雁門。他的這個舉動從軍事角度來說自然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從政治角度來說,未免有見死不救的嫌疑。

尤其是平城之戰需要找一個替罪羊,大家總不能指着陳王的鼻子說他的不對吧?畢竟晉陽還指望着陳王去守呢,所以這個罪名自然就落在了獨孤永業的見死不救上,不過宇文憲也知道這樣未免太冤枉獨孤永業了,因此一力把這件事壓了下來。

現在更是用人之際,獨孤永業這樣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宇文憲當然不會真的把他怎麼樣。

不過獨孤永業也不傻,陛下沒有把自己怎麼樣,那是陛下給自己面子,自己也不能太張揚了,所以他把幽州刺史崔彥睦和兒子獨孤須達留下坐鎮燕郡,自己則親自屯兵昌平,倒是頗有幾分當年曹魏老將鄧艾屯田待變的意思。

就在今天,獨孤永業接到了居庸關外出現漢軍斥候的消息。

平城的漢軍總算還是坐不住了。

對於平城到底有多少漢軍,實際上獨孤永業自己都拿捏不準,尤其是當時的白狼堆一戰,不但把宇文純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連獨孤永業也有些自亂方寸。後來雖然斥候探明白狼堆之戰不過只是漢軍的幾千步騎罷了,但是宇文純和獨孤永業也懷疑平城的漢軍數量很有可能會更多,至少應該在三四萬以上。

這些兵馬無論是放在雁門關外還是放在居庸關外,都足夠對關城形成威脅了,這也讓獨孤永業一直不敢大意。但是漢軍前鋒推進到涿鹿之後,又遲遲沒有動靜,獨孤永業也不由得鬆了一口氣,這說明至少漢軍還不具有直接攻城的實力,雖然不知道漢軍的虛實,但是可以肯定漢軍的兵馬肯定不會非常多。

不過獨孤永業一直以來也沒有打算出居庸關,一來是幽州貧瘠,出了居庸關,無論是推進到涿鹿還是乾脆直接推進到代郡,這一路都意味着大量的錢糧消耗,對不起,現在的獨孤永業真的沒有那麼多,二來獨孤永業也不得不考慮,漢軍的主力是不是南下雁門關了,如果這樣的話,那麼也就意味着他們隨時都可以再回來,到時候自己跑到了代郡甚至平城城外,迎頭撞上漢軍的主力,又該如何是好?

要麼被教做人,要麼乾脆連人都做不成了。

就當獨孤永業糾結的時候,漢軍斥候的出現打破了他的糾結。

漢軍斥候出現,意味着漢軍應該會在短期內對居庸關發動進攻。

幽州這個大後方多年的安寧,終於要被打破了。

可是獨孤永業想不明白的是,漢軍難道真的就那麼有信心能夠拿下居庸關?並不是獨孤永業小看漢軍的攻堅能力,相反,利用火槍壓制城頭守軍、再利用火炮拆遷,漢軍絕對擁有着強大的攻堅能力,但是難道漢軍真的以爲憑藉這些就能夠在短期內打破居庸關?

居庸關可不單純的是一道關口,加上週圍盤旋曲折的長城以及山谷中的層層營寨,這是一個就連獨孤永業自己都不想面對的立體防禦體系。漢軍就算是有火器,獨孤永業也有信心能夠阻攔他們超過一個月。而這麼長途跋涉從平城趕過來,糧草甚至還要從更加遙遠的河套、關中等地層層轉運,漢軍能夠支撐那麼長時間麼?

恐怕不見得吧。

除非······

獨孤永業的目光定格在輿圖上。

除非他們是佯攻······

可是真正的敵人又會從哪裡來的?至少現在鄴城和晉陽都還在北周軍隊的手中,幽州是不折不扣的大後方。

這幫南蠻子,莫非還能插上翅膀飛過來不成?

這有些反常,不,這很反常,但是獨孤永業不知道到底是哪裡反常,只是多年征戰的第六感在不斷的向他發出警報。

獨孤永業攥緊了拳頭,他有一種即將落入陷阱的感覺。

可是完全不知道敵人是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設下的陷阱,就這樣被牽着鼻子走。

外面傳來了些許聲響,獨孤永業心煩意亂的推開門,想要讓親衛們小點聲,卻發現他們是在搬動院子裡的蓮花缸。

火?

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一二二五章 修仙黨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一八零七章 芳心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七百二十二章 離別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與人才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八百八十三章 真是一場豪賭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風起雲涌第一四七九章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一千二十二章 採石磯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十九章 火光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二百一十四章 纏戰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一七八四章 鏖戰前夜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二百一十一章 霧氣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綢繆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七百零九章 保護自己愛的人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一二七章 這是運氣好第五百六十八章 衝中軍第一三八四章 楊麗華的請求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主人,新的時代第一六九零章 鄉兵,新兵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五百五十章 杳無音訊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百章 繼承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