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

宇文憲的底線在哪裡,宇文招明顯是不知道的,很有可能就連宇文憲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夠接受什麼樣的條件。

北周軍隊經過白天的一戰,實際上已經把外強中乾的特點暴露的淋漓盡致,就連沒有親眼目睹這一切的劉休徵,在得知北周軍隊佔據絕對兵力優勢的反擊最終都被漢軍擊退之後,劉休徵實際上就已經對北周軍隊能夠取得白溝之戰的勝利不抱希望了。

甚至宇文憲派人前來和談,也在劉休徵的預料之中。

只不過宇文招的態度,超乎了劉休徵預料。

按理說宇文招應該積極主動爲北周的生存而努力纔是,可是眼前的這位趙王殿下,好像就是在戰地觀光旅遊的?

宇文憲派遣宇文招前來和談倒是沒有做錯什麼,現在北周內部能夠讓宇文憲信任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但是劉休徵看着這個明顯有些頹廢的趙王殿下,感覺宇文憲所託非人。

不過宇文招似乎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快速吃了那個菜團之後,他徑直說道:“皇兄的意思,先生也應該從信中看出,現在戰局不利,繼續打下去恐怕只會讓我們連招架之力都沒有,因此此次和談並非皇兄的緩兵之計,而是真心實意,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大周已經沒有一戰之力,假如南蠻遲遲不肯答應的話,我們也不懼怕魚死網破!”

劉休徵不由得苦笑一聲。

魚死網破?恐怕現在的大漢軍方巴不得這場戰爭繼續進行下去呢。在大漢這麼多年,劉休徵很清楚大漢內部的矛盾,軍方纔不在乎錢財的消耗,只要能夠打贏、建立更多的功勳,那些文官累死累活就累死累活吧,因此休戰的最大希望其實還在於那些文官們身上。

可是宇文憲現在提出的這些條件,易地而處,劉休徵並不覺得陳叔慎等文官就會接受。

現在也只能先開價,然後再等着對面還價了,不然的話連漢人的底線和基本態度都拿捏不準,那這談判也就沒有什麼必要了。

“殿下漏夜前來,應該也累了吧,明日和談,尚且還需全力以赴。”劉休徵儘可能的讓自己看上去淡定一些。

還不等宇文招回答,營帳的簾幕就被掀開,進來的也是劉休徵的心腹,他湊上前低聲說道:“先生,許君派人前來說,大漢陛下已經修書一封,請先生送往大周營寨,越快越好。”

劉休徵心裡咯噔一聲,不由得皺緊眉頭:“讓我前去北岸?”

旁邊的宇文招當然也聽到了:“此是何意?”

劉休徵瞥了宇文招一眼,和談還沒有開始,會有什麼必須要做的事甚至需要他親自走一趟?可是現在北周最需要的就是拿出誠意,既然是李藎忱親自修書,那自然得需要有一個足夠分量的人送過白溝。宇文招是北周的正使,自然不合適,那麼就剩下劉休徵了。

這是想要把自己支開,爲什麼?

難道宇文招和大漢之間早就已經有所密謀,所以他們必須要避開自己才能商議?

可是又是什麼密謀,需要瞞着自己這個宇文憲的心腹呢?

莫非是······

“先生?”宇文招看到劉休徵出神,不由得好奇喊了一聲。

劉休徵回過神來,擺了擺手:“沒事,既然漢人亦如此重視,那就至少說明並非沒有可談的,那明天某就親自去一趟大營,算起來某和陛下也已經有四五年未見,也應該面見陛下,彙報情況。”

宇文招只感覺劉休徵的反應有點奇怪,不過見劉休徵都已經這麼說了,那宇文招自然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劉休徵起身:“此事事關重大,某現在就渡河前往我軍大營,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和談之事恐怕要先交給殿下。”

現在就走,早去早回,不然遲則生變。

宇文招頷首:“分內之事,還請先生放心。”

反正具體的條件宇文招都知道,因此並不怯場,談不攏的話,大不了就拖延時間等着劉休徵回來就是。

宇文招的滿口答應,讓劉休徵更是覺得古怪,但是他也只能鄭重說道:“大週上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臣亦相信以殿下之聰慧,自不會負陛下所託。”

這話說得,更加古怪,讓宇文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不過他覺得應該是劉休徵有所感慨,反正是誇獎自己的,受着就是了。

而劉休徵看着宇文招沒有什麼變化的神情,心裡愈發的擔憂。

這位趙王殿下,到底是什麼都不明白還是什麼都明白?

不管哪一種,都很讓人放心不下啊。

希望自己的這點兒提醒,能夠讓他想起來陛下的恩澤,至少不會做出什麼對不起陛下的事來。

掀開營帳簾幕,夜色深沉,即使是快要入夏,風裡依舊帶着幾分寒意,前路更是無比黑暗。

劉休徵深深嘆了一口氣,此時的大周,不就走在這樣的道路上麼?

恐怕就連一向足智多謀的陛下,也不知道前面會有什麼了吧?

原來的時候,劉休徵常常以隱者自居,認爲自己是整個天下大局的局外人,天下風雲變化,他只冷眼旁觀,而自從接受了宇文憲的任務前往江南之後,他發現自己已經逐漸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局中人,他想要操控天下大勢、操控芸芸衆生的性命,結果到頭來發現,自己也不過只是一枚棋子罷了。

局裡局外,局勢變化之快,劉休徵自己也看不清楚,只能隨波逐流,任由這時代的洪流推動着向前走。

————————————

前半夜在醫院之中看望病號,順便“慰問”了一下幾個勞苦功高的妻妾,這是在計劃之中的,但是宇文憲派人前來和談,這個還真的不在計劃之內,因此這一番折騰之後已經過了子夜。

簡單洗了一把臉,李藎忱連衣服都沒有脫,直接臥倒在牀上。

尉遲貞已經睡了一會兒,不過沒有李藎忱在旁邊,應該睡得不是很沉,雖然李藎忱已經儘可能的輕手輕腳,但還是把她吵醒了,此時迷迷糊糊的湊過來:“陛下,什麼時候了,怎麼纔回來呀?”

李藎忱攬過來她:“早就過了子時了。”

“醫院那邊有什麼事麼,怎麼這麼慢?”尉遲貞擔憂的問道,“要不要妾身過去幫忙?”

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一一八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十三章 優勢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一六八零章 爲了贏得這場戰爭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兩千零八章 宇文貢還不想死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還沒死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八百四十三章 頭狼和狼羣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一百六十四章 楊愔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五百五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一千三十九章 混賬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一八九零章 河內部署第二十七章 寂靜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戰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們的沉默第六十九章 王軌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一八五八章 未戰先怯,不足爲慮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三六二章 又近了一步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七百零八章 此話當真?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百零三章 考覈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二四四章 又是一年春好處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艱難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二二五四章 收復四門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一二五六章 風雨長安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