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猶未定,陛下的意思當然指的是西北戰事。
李藎忱渡過大河的時候就收到了西北的戰報,吐谷渾盡起大軍,進攻西北,漢軍各處城池都已被分割包圍,求援信一封接着一封,現在關中、巴蜀各地後備鄉兵都已經開始整頓,向前線開拔。
不過地方鄉兵到底沒有辦法和大漢主力戰軍相比,因此解救西北戰局,到底還需要大漢主力戰軍介入。
軍方不得不承認,吐谷渾的確抓住了一個不錯的時機,現在大漢的主力戰軍剛剛結束北伐戰事,多數都疲憊不堪、亟待休整。還好漢軍一直奉行的是精兵政策,至少軍隊撤下來之後休整的時間也比較短,而且大多數軍隊都已經完全和地方生產脫節——當然也是有少部分軍隊所駐紮的地方,農耕人手不足,因此還需要軍隊幫忙,最典型的自然就是奮武軍駐紮的平城。
現在河套的農耕已經逐漸步入正軌,不少從關中前去的移民和奮武軍在草原上收攏的漢人流民以及曾經突厥人掠奪的奴隸之類的構成了河套農耕的主力軍。但是平城一帶到底過於偏遠,在晉陽和雁門關打通之前自然不可能有什麼百姓前去,因此平城外的農耕,幾乎都是奮武軍負責的。
這也是爲什麼奮武軍在此次北伐之中充當的角色一直都是偏師,但是軍方建議把奮武軍大小將官列在論功行賞的排頭位置上。孤軍轉戰,不僅僅要能夠和敵人戰鬥,還要能夠自食其力以求填飽自己的肚子,奮武軍能夠堅持到現在,縱然沒有攻克雁門關和晉陽的功勞,也配的上大功一件。
不過諸如奮武軍這樣的到底是少數,大多數的軍隊專爲作戰而存在,可是即使是這樣,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拉到西北戰場上的。
“陛下,按照太尉府的計劃,當先調動已經摺返的禁衛軍,即刻啓程前往西北,同時已經在晉陽的鞏漢軍和鎮林軍,整編之後會同部分奮武軍,直接向西渡過大河前往西北,如果一切順利,則禁衛軍將能夠在一個月之內抵達戰場,而鞏漢軍和鎮林軍也應該能夠在差不多的時間內抵達。”張須陀急忙說道。
李藎忱嘆息一聲:“西北道路不便,不然的話,援軍何必遲遲?此朕之過也。”
西北之戰開始了也有一段時間了,吐谷渾的進攻愈發猛烈——身爲一個部落聯盟形式的王國,吐谷渾的兵馬也散落在河西還有青藏高原各處,因此兵馬集結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然而吐谷渾這一次很明顯並沒有集結兵馬之後再向大漢的西北諸郡發動進攻,而是幾支精銳部隊率先攻來,顯然也說明吐谷渾人同樣着急。
雖然吐谷渾和北周相隔甚遠,但是北周的滅亡也讓他們有一種脣亡齒寒的緊迫感,意圖先發制人也在情理之中。他們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大漢在西北承受的壓力與日俱增。
此時的大漢西北戰場,就是溫水中的青蛙,固然一時半會兒還不至於到完全崩潰的地步,但是任何人都不知道兵馬越來越多的吐谷渾,什麼時候就能擊破漢軍的防線。尤其是西北戰場上,漢軍並沒有多少險要可以依憑,只能扼守武威、金城等祁連山下、長城左近的幾座城池,利用山勢至少可以把敵人的進攻限制在一個方向上,不過城池直面敵人兵鋒,真正依靠得住的,還是那一道單薄的城牆。
對於西北,大漢長期以來都缺少重視,因此此時戰局一下子陷入被動,李藎忱自然也很是自責,不管怎麼說,當初自己也是拿下西北之後以此爲憑藉夾擊關中,最終底定今朝霸業,可是在此之後,大漢的關注點就逐漸轉移到了中原和冀州上,西北除了爲漢軍提供馬匹之外似乎已經沒有什麼存在感了。
大漢的戰略目標是一統天下,因此一時半會兒顧不上西北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李藎忱也不得不承認,自己這些年的確不怎麼重視西北的發展了。要是大漢能夠及時在西北修建馳道,至少現在大軍折返之後能夠憑藉馳道快速抵達戰場。
可是而今,漢軍只能憑藉長安和洛陽之間的馳道抵達關中之後,再沿着那些只是經過初步整修的官道向西北推進,時間自然大打折扣。要是全程馳道的話,哪裡用得了一個月的時間?尤其是漢軍的輕騎,應該能在十天左右的時間內就能抵達。步卒攜帶的各種輜重、火炮之類的也能夠因爲馳道的原因,前進速度提升很多。
蕭世廉急忙說道:“陛下之心,天下之心,俱在一統。西北是邊緣之地,有所忽略也在情理之中,天下征戰,總也講究一個有前有後,大漢財賦,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此陛下無須自責,縱然陛下有過錯,那也是臣等未能及時提醒之過。”
旁邊的陳叔慎忍不住翻了翻白眼。
天下財賦是有限的,這句話誰都有資格說,但是好像你們軍方沒資格吧?天下財賦之中倒是有一半都被你們給消耗掉了。
“啓稟陛下,”裴子烈此時站了出來,相比於之前一直在前線的蕭世廉,在洛陽居中統籌全局的他顯然對西北戰局有更多的話語權,“陛下之前在西北雲集名將,縱然兵馬有所不足,但是西北民風彪悍,加上本地丁壯配合,再堅守城池月餘固然艱難,但是並非不可能,此亦是陛下先見之明也。”
兩個人一個站出來攬責任,一個還不忘再補充一下李藎忱作對了的事,一唱一和,倒是讓李藎忱一時間有些不好意思了。
很明顯大家都害怕陛下自己先沒了鬥志。
裴子烈有一點說的不錯,現在西北戰局之所以還沒有到糜爛的地步,就是因爲李藎忱在西北安排的也都是當代名將。一個宇文忻帶着史萬歲和賀若弼,放在歷史上的隋初,這也是夢幻陣容。而歷史上也正是這個陣容,打的吐谷渾叫苦不迭,一直到唐代都沒有多少力氣再跳出來搗亂,最後被如日中天的大唐一口吞沒。
因此雖然西北守軍不佔地勢優勢,又沒有足夠的兵馬,但是至少不會因爲將領平庸而導致戰局驟然之間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