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八章 跑還是戰

韋圓成揚起馬鞭,指着前方的那一隊人馬,不由得笑道:“這些傢伙總算是跑不動了。”

旁邊的薛舉沒有接話,而是微微前傾,手裡提起他那賴以成名的兩個大錘,頗有幾分就等着韋圓成一聲令下便大開殺戒的意思。

他們兩個率領八百騎兵先行渡河、銜尾追擊敵人主力,同時也肩負着儘快把援軍已經趕來的消息傳遞到武威的任務。

這個任務可大可小,畢竟誰也不知道武威現在是個什麼情況,萬一將士們支撐不住那就導致整個圍殲戰略功虧一簣,因此別看只是傳遞一個消息,但是隻要能振奮人心、守住武威,那就是大事!

渡過大河之後,他們就一直帶着騎兵向前狂奔。

八百騎兵的行動當然不可能瞞得過慕容伏允,吐谷渾騎兵很快就衝出來並且一直意圖阻攔漢軍騎兵,可惜吐谷渾騎兵的數量本來經過一場場戰鬥,數量就已經不是非常多,而且漢軍主力還在後面一直追的很緊,吐谷渾騎兵顯然也不敢全力出擊,一旦自家斷後的部隊被漢軍主力糾纏住,那麼還需要騎兵出面解圍。

而韋圓成和薛舉也沒有和吐谷渾騎兵糾纏的意思,他們的任務並不是殺敵,而是快速向前推進以傳遞消息,所以一旦遇到吐谷渾騎兵的攔截,他們就更傾向於遠遠地繞開,他們這一繞開,吐谷渾騎兵自然就沒有什麼追擊的興趣了,畢竟他們也不能離開自家步卒太遠。

所以韋圓成他們還算是比較輕鬆的越過慕容伏允的兵馬,直接向着武威的方向前進。

早在兩天之前他們就已經發現了吐谷渾主力留下的蹤跡,這一路緊追緊趕,總算是咬上了一隊落在後面的輜重隊伍。

此時這支輜重隊伍顯然已經意識到了危險的來臨,所以已經在前方曠野上以大車爲屏障結陣自守,與此同時,明顯也知道消息了的吐谷渾主力,派遣了一隊騎兵前來增援,不過這一隊騎兵的數量只有五百多的樣子,在和漢軍短暫交鋒之後發現不是漢軍的對手,便調轉馬頭撤退。

韋圓成等人的任務本來就不是消滅敵人的輜重隊伍,更何況落在後面的輜重隊伍也可想而知,所拉着的必然也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費勁半天力氣拿下對方的輜重,最後獲得可能就只有一些草料和糧食。

現在漢軍還真的不缺這些。

所以當敵人騎兵出現之後,韋圓成他們就果斷的追着敵人騎兵衝殺,一個在前面跑,一個在後面追,一直到現在這個位置。

顯然敵人的騎兵也跑累了,打算調轉馬頭再和漢軍戰一場。

而且他們也應該早就派人叫了援兵,因此已經隱約可以看到向這邊推進的另外兩道煙塵,看這架勢應該也是騎兵。想想也是,吐谷渾軍隊既然是在攻城,那肯定把步卒都派上了,反正騎兵們閒着也是閒着,倒不如先過來阻攔一下敵人的援兵。

這一次敵人的騎兵數量足夠多,而且擺明了就是爲了阻攔自己而來,所以韋圓成清楚,躲不過去了,必須要戰!

而且自己在路上也因爲和敵人騎兵不斷糾纏而浪費了很多時間,如果再兜圈子之類的話,那恐怕等到自家主力殺到,自己都摸不到武威城。

應該戰的時候,絕對不能猶豫。

“左邊兩百人,右邊三百人,加起來千人。”薛舉此時低聲說道。

“八百對一千,有信心?”韋圓成笑道。

“屬下從未沒有信心。”薛舉當即說道。

韋圓成對他們父子態度一直很好,而且也非常願意舉薦薛舉,這讓薛舉對他很有好感,不然的話,薛舉可能都懶得回答這個問題。

管他多少對多少的,殺就是了!

韋圓成眯了眯眼,擡起一隻手。

漢軍騎兵們目視前方,已然有了殺意。

這一路上他們雖然和敵人的交手零零散散也有好幾次了,但是大家都沒有殺得痛快,現在總算是抓住了和敵人正面對決的機會。

“殺!”吐谷渾騎兵策動戰馬,三支隊伍逐漸匯聚成一支。

“殺!”隨着韋圓成的手落下,薛舉率先大吼一聲,越衆而出。

當那兩個錘子舉起的時候,周圍的漢軍將士們也都跟着神情一振,策馬向前狂奔。

兩支騎兵迎面對撞,薛舉大笑一聲,手中的錘子左右開弓,所到之處血肉模糊。而其餘的漢軍騎兵當然不可能這麼暴力,他們都是從容的施放火銃之後,再提起馬槊,以薛舉爲刀尖,擺成三角錐形的突擊陣勢向前突進。

殺敵是必要的,但是韋圓成也不能丟掉自己主要的任務。

有薛舉在,撕破敵人的防線是很輕鬆的,這傢伙大錘子不斷地掄動,好一片鮮血淋漓。吐谷渾騎兵之前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對手,紛紛向兩側退避,因此漢軍騎兵其實很輕鬆的就突破了對面的阻攔。

雙方騎兵在激戰的時候往來交錯也是很常見的情況,只不過吐谷渾騎兵沒有想到,漢軍騎兵殺過去之後,並沒有調轉馬頭,而是依舊保持着現在的速度,繼續向前推進。

“中計了!”吐谷渾將領們此時都回過神來,急忙勒住戰馬,呼和手下,抓緊追上去,只不過漢軍的速度沒有慢下來,而他們卻是要調轉馬頭之後重新提速,等他們提起速度,漢軍騎兵早就已經沒有了蹤影。

與此同時,遠方馬蹄聲動,原本落在後面負責護送空戰馬的漢軍騎兵,也不知道什麼驅趕着戰馬運動到了整個戰場的側翼,此時紛紛提速跟上自己人的隊伍。

一人雙騎,這是草原騎兵一般作戰時候的標配,可以有效地保證騎兵的續航能力,實現長途奔襲。只不過對於戰馬緊缺的漢軍來說,一人雙馬的確是有些奢侈,不過裴子烈爲了能夠及時把消息傳遞到武威城,顯然也是大手筆。

正是因爲有備用馬匹,所以韋圓成他們才能如此從容。

要知道這樣的配備並不是所有吐谷渾騎兵都有的,同樣也是剛剛從突厥人的手中搶下來馬場沒有多少年的吐谷渾騎兵,也有戰馬緊缺的問題,因此在雙方几次你追我趕中,韋圓成就是憑藉着這個擺脫掉了戰馬體力不支的吐谷渾騎兵。

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一六九零章 鄉兵,新兵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六百一十一章 時也,命也!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傾斜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麒麟才子”徐陵第五百二十二章 韋孝寬的盤算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雨停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八百零二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二一六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一八一零章 皇后會做人第二十六章 穿雲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一二三一章 動脈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一六九零章 鄉兵,新兵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麼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一三八三章 宇文忻的建議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四百一十四章 氣運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