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

李藎忱笑了笑,輕輕撫摸着她的秀髮:“無妨,朕既做了,便有信心,時間自會證明一切。”

通過那麼多報紙,李藎忱已經掌握了大漢的輿論風向。

通過書院,李藎忱已經掌握了大漢的未來。

所以他沒有什麼好怕的。

一時間的質疑,最終會被時代的變化所擊破。

當大漢擁有了足夠多的資源和財富,並且開始徹頭徹尾的向工業社會前進的時候,那些曾經狺狺狂吠的人,最後只能悶着頭嘗試着去追趕這個時代。

李藎忱並沒有正面回答尉遲熾繁的問題,表明至少現在的他還是對自己的名聲有點兒在乎和擔心的,不過沒有關係,時日久了,一切自然會見分曉,所以李藎忱並不會再多做什麼,往往自己覺得還不夠去多做的,就是矯枉過正的那部分。

歷史上不知道多少賢明君主都曾經犯下了這樣的錯誤,尤其是在人年邁之後,總覺得自己的王朝依然有着各式各樣的隱患,總覺得自己選的接班人非但不靠譜,而且還時不時的想要讓自己當太上皇,也總覺得手下那些濃眉大眼的,一個個都不安好心。

爲了解決這些他們看到的並且以爲存在、當然或許也有可能存在的問題,他們往往採取一些過激的措施,最後以悲劇收場。

無論是漢武帝還是唐太宗,又或是康乾,又或是······最終在他們賢明的名號之外,增添了一抹暗色。

因此李藎忱寧肯不動。

而今坐在這個位置上,他分外的理解這些帝王的想法。

時不我待,江山可不能讓這些傢伙們糟蹋了。

名聲猶然不夠完美,我也得再做出一些努力以求讓自己變得十全十美。

有的人採取了殺戮,有的人採取了洋洋自誇(沒錯,說的就是你,弘曆同志),有的人採取了求長生······

誰都想向天再借五百年。

李藎忱不知道等自己老了之後是不是還有現在這樣的心態,能夠從容的去等着一切改變、去等着實踐證明。

但是至少現在,李藎忱還是等得起的。

他看着尉遲熾繁,低聲說道:“等到返回洛陽,大家都在的時候,朕給你們講一講世界,講一講過去,也可以講一講······未來。”

尉遲熾繁到底不是如樂昌那樣心思細膩甚至有些敏感的人,並沒有察覺到陛下的話裡到底有幾層深意,只是頷首應諾。

已經有太久沒有和陛下安心的說說話、談談心,也已經有太久,一家人沒有做下來圍爐夜話、共守天明瞭。

尉遲熾繁主動湊上前,吻住了李藎忱。

李藎忱一時沒有防備,微微錯愕,旋即伸手環住她的腰。

此時無聲,勝有聲。

——————————-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深秋的長安,街道上已經金黃一片,這是落了一地的銀杏葉。

清晨時分,大街上已經開始陸續有人影。

飄落了一夜的銀杏葉被人走過的風捲動,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外面的戰火紛飛不止,但是正如李藎忱所言,這關中之地,這華夏九州之地,卻是真正地迎來三百年從所未有的和平安寧了。

長安,也不再是曾經羣雄爭奪、血光之災不斷的都城,現在只是大漢的陪都,政治地位已然下降。但是經濟地位和文化地位卻並沒有下降,作爲勾連關中、西北、巴蜀和中原的要衝之地,任何的商貿人員往來都不可能繞過長安。

再加上關中本來就世家雲集,文風鼎盛,因此經濟和文化快速發展也在情理之中,這讓長安看上去更是繁榮。

各家各戶打掃自家門口的街道,而一輛馬車緩緩穿過人羣,向着宮城行進。

馬車前後各自有輕騎護衛,可是這馬車看上去卻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長安百姓對此也是見怪不怪了,天子而今坐鎮長安,這裡便是天子腳下,天子腳下還能真的出什麼事不成?

更何況這前前後後擺明都是大漢最精銳的禁衛軍嘛。

馬車的簾幕微微掀開,坐在裡面的中年人看着窗外的風景,默然不語。

長安,關中大都,曾經的兩漢都城。

原本的規模也已經不小,所謂的城池破敗,那也是相對於其餘大都城而言的,這樣的城池別說是久經戰火摧殘的中原了,便是拉到南方去,那也是數得上的。

更不要說現在長安城已經向南擴建,連帶着北側的這老城也都整頓一新。

看着滿是落葉的寬闊街道,再看看旁邊都統一粉刷過的牆體,中年人也有些心馳神往。

長安北城尚且如此,南面呢?

而長安只是大漢的陪都,坐鎮天下中心的洛陽呢?匯聚世間繁華的建康府呢?

大漢之大,大漢之富饒,這是自己之前雖然知道,但是真的沒有辦法沒有看到就能想象出來的。

和這樣的龐然大物爲敵,是自己太疏忽了。

中年人幽幽一嘆。

至於此時長安街道上這些連看都不看這馬車一眼的百姓們,並不知道馬車中這個人的到來,意味着陛下在長安最後的一件事也就完成了。李藎忱已經做好了隨時擺駕返回洛陽的準備。

短期內,大漢的重心將會向東北偏移,以穩定遼東局勢並尋找機會先敲高句麗一棒槌爲主。要是高句麗不耐打,那就索性水陸並進,直接把它推平了。

當然,無論是這個中年人還是城中的百姓,都不會想到大漢的皇帝陛下正在做什麼。

皇帝陛下此時正盤膝坐在榻上,目光一邊傾斜向旁邊的奏章,低聲指點着尉遲貞寫上批註,一邊時不時的瞥向另外一邊。

元樂尚和楊妙眼睛都睜得大大的,一動不動。而她們兩個緊緊攥住的手無疑在告訴旁人,這兩個妹子都在咬牙堅持。

並不是什麼爭風吃醋的修羅場,而是在瞪眼比賽罷了。

大家都得顧慮陛下的面子,而且幾個時辰之前還姊姊、妹妹叫的親切,恨不得對方能夠多承擔一點兒火力,這個時候就算是爭風吃醋,話溜到嘴邊,又哪裡肯說得出口?對方的那點兒醜態自己固然都知道,自己的對方難道就不知道麼?

想想就覺得沒了三分底氣。

所以還不如和睦相處呢。

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一千五十三章 你說了算第兩千零九章 陸戰隊的強大第五百二十一章 寒夜中的暖意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四章 桃源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還沒死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二零二九章 白溝南北,大戰在即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連狗都不如?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一四一七章 老帥的反應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後悔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八章 危機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二三零一章 這就是夫妻默契麼第一三二七章 曾經的夢魘第一一六六章 童謠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十七章 弱點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二十六章 穿雲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六十八章 裴子烈第一百二十一章 對詩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一四八二章 硃紅色殿門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二百三十三章 帶她走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二一七二章 非一代之功第一六八一章 禁衛軍初戰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九十五章 多險惡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變化第一四四二章 陰陽差錯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