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

bookmark

“陛下,你在想什麼啊······”沈君高喃喃說道,“你這樣只會讓李世忠和咱們大陳越走越遠······”

“糧食的話,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去年湘州的糧食並沒有外調吧?”周確也聽見了沈君高的低語,很乾脆的轉移開話題。

不管沈君高說什麼,陳頊能聽進去的可能性都不大,反而話說多了有可能惹禍上身。東宮雖然現在不是沒有直接和陳頊叫板的能力,只不過此時正是北周和南陳之間的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南陳朝野之中起了矛盾,那恐怕最高興的就是北周。

沈君高在心中暗暗嘆息一聲,點了點頭:“當時爲了預備荊州之戰,所以當時湘州等地的糧食都集中在了巴陵,並沒有按照往常運往淮南等處。”

荊州南部多數都是山地,也就只有湘州,即現在的長沙附近有足夠的平原可以用來耕地和屯糧。這也是爲什麼南朝爲了防範荊州的文武將領坐大,而專門將湘州從整個荊州體系之中劃出來的原因。

之前在荊州方向上,南陳和西樑以及北周只是簡單的對峙,雙方都沒有充足的兵馬大打出手,所以對糧食的需要並不多。因此一般湘州的糧食只有小部分供給荊州,其餘的都會北調淮南。

結果因爲上一次荊州大戰緣故,糧草都匯聚到了巴陵準備支援蕭摩訶,誰曾想到蕭摩訶竟然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平定了荊州。所以還有大量的糧食囤積在巴陵。

而這些糧食名義上還是歸屬魯廣達管轄的,也在東宮掌控範圍之內。現在北周開始調兵入蜀,荊州這邊是打不起來了,這些糧食自然可以調動。

“這些糧食的調動還是需要陛下同意的,畢竟數量太大。”沈君高眉頭緊鎖,“周公,你的文采最好,你來寫奏章,咱們去面見陛下請求此事!”

周確無奈應了一聲:“寫奏章好辦,但是······”

沈君高和傅縡都陷入沉默。

是啊,奏章對於周確這樣學富五車的人來說,不過就是揮毫潑墨、轉瞬之間的事情,關鍵在於陛下會不會同意。

“不管別的,咱們總得試一試!”沈君高咬着牙說道,“先不要直接去見陛下,我們去找孝穆公,去找裴大人。兵調不了,甚至連糧草都調不了,那我們三個傢伙還在這建康府幹什麼,還不如直接抄起傢伙到巴蜀和那蠻夷拼個你死我活呢!”

沈君高這是動了心火,周確和傅縡也是同樣鄭重點頭。

他們爲官半輩子,但都不是那種喜歡在背後撿便宜的人。李藎忱和蕭世廉等大好男兒在前線吃冰臥雪、浴血奮戰,而他們這些老傢伙在背後一點兒忙都幫不上,這老臉還掛不得掛得住?

等到百年之後,大家又有何顏面去見那些在他們前面拼殺的將士?

“這打的是國戰,陛下就算是不同意,我們也得勸動陛下!”周確的聲音切冰斷雪,“就算是李世忠有再多的不是,這一戰也不能輸,否則毀的就是我大陳的基業!之後大陳想要再往前進一步,不亞於登天。走,老夫去找孝穆公,你們去找都官尚書裴大人,甚至還可以找吏部尚書袁大人,就算是他們平日裡不偏不倚,這個關頭也得明白輕重緩急。”

都官尚書裴忌一向站在東宮這邊且不用說,吏部尚書袁憲則是以性格剛正出名的,曾經多次得到過陳頊的賞識,如果他能夠幫助開口的話,陳頊不可能當耳旁風。

畢竟無論怎麼說,袁憲現在還沒有明確表態站在東宮這一邊,因此對於這些中間派的大臣,陳頊必須得更牢牢抓住。

沈君高和傅縡對視一眼,都應了一聲。

正如周確所言,現在他們打得是國戰,不管以後如何,這一戰輸不得。

甚至就連原本昏昏欲睡的陳叔寶,此時也霍然起身:“諸位卿家所言甚是,孤這就進宮,聯絡四弟和樂昌妹妹,這件事的輕重想必他們也清楚,必然會施以援手!”

沈君高等人的臉上不由得露出喜色,第一次他們感覺這麼長時間來付出的心血沒有白費,陳叔寶終於也能站起來承擔責任了,這纔是他們心中想要侍奉的君王。

樂昌公主自不用說,這個丫頭和李藎忱之間的彎彎繞,明眼人都看的清楚。而陳頊的四兒子長沙王陳叔堅,一向和陳叔寶這邊關係不錯,同樣是對陳叔陵不滿意的人,算是半個戰友。

陳叔堅和陳叔陵早早地在外經營自己的實力不同,爲了表示自己無意於皇位之爭,並沒有前往封地湘州長沙,而是一直留在建康府,但是至少在名義上他還是相州刺史,節制湘州兵馬,因此實際上巴陵的糧草應該是在陳叔堅的管轄之下。

在歷史上,陳叔陵意圖在陳頊的葬禮上刺殺陳叔寶,正是陳叔堅及時趕到,擋住了陳叔陵最後的致命一擊,並且和蕭摩訶配合最終擊敗陳叔陵。

雖然現在還沒有陳叔堅表示自己對陳叔寶忠心的機會,但是他傾向於東宮的態度,就已經足夠讓陳叔寶給他這麼一個機會。

“都還看着孤做什麼,快去快去!”陳叔寶突然間意識到沈君高他們的目光還集中在自己身上,頓時不滿的揮了揮手,自己當先向外走去,“你們可不要出了岔子!”

沈君高等人有些錯愕,不過旋即興奮的一拱手:“遵命!”

而陳叔寶對於沈君高等人的恭敬很是自得,喃喃說道:“有樂昌,有四弟,父皇應該不會拒絕的吧······”

——————————————————-

“尉遲迥,韋孝寬······”陳頊手上拿着和東宮衆人看到的一模一樣的軍報,低聲念着這兩個名字,冷笑一聲,“楊堅和宇文憲還真是看得起那個豎子!”

一邊說着,陳頊的目光一邊轉移到旁邊的輿圖上。

這輿圖他已經不知道看過多少遍,甚至可以說爛熟於心,但是當看到輿圖邊緣的巴蜀時候,他的心中還是有一種茫然和無力感。

那裡是他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是他根本掌握不了的地方。而可以預見的未來,一場大戰就要在那個地方爆發,只是這一場甚至有可能會關乎到南北朝最終勝利者的大戰,和他陳頊並沒有太多的關係。

或許對李藎忱和巴郡的瞭解,他都比不上北周朝廷。

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將軍是妻管嚴第一千二十二章 採石磯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該萬死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戰急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於將將第八百零五章 誘餌第六百三十章 異動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風起雲涌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風捲衣袍第一四二六章 樑睿之死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夜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五十五章 來者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四百一十八章 還算有良心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來天欲雪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一七七二章 坑兒子的爹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一四五四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一一五四章 絕人之路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該萬死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現狀第二二一八章 跑還是戰第一千九十八章 橫刀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十六章 不仁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九百七十章 戰武寧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