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

嗚嗚的號角聲從山下響起。

裴子烈坐在山腰上的一塊石頭上,擦拭着自己的佩劍。

從這裡已經可以清楚的看見山腳下那連綿的北周營寨。不得不說韋壽從劍閣出發的晚,但是來得很快,想必最初是想要起到一個出其不意的效果。只是恐怕韋壽也沒有想到,自己還走在半路上,綿竹關這等要塞便已經落入裴子烈的手中了。

綿竹關失守,意味着韋壽已經不可能再通過這條道路前往蜀郡,此時轉兵閬中或者陰平小道也變得毫無意義,因此韋壽乾脆屯兵綿竹關下,直接拉開陣勢想要強攻。

和麪向蜀郡方向的防禦主體在關城不同,綿竹關面向劍閣方向的防禦主體在於一側的鹿頭山。

三百年前諸葛瞻守綿竹關,不注重於鹿頭山的防衛,而一意孤行下山決戰,最後沒有堅持到姜維的回援便戰死沙場。顯然現在的裴子烈可不傻,他就端坐在鹿頭山上,看着韋壽在山下折騰。

韋壽顯然也清楚鹿頭山的重要性,此處俯瞰綿竹關城,扼守從落鳳坡前來的道路,是必爭之地,所以韋壽也很乾脆的將大營設置在了山下,直直的迎着裴子烈,強攻之意已經很明顯了。

畢竟在大多數情況下,面對這樣嚴加防守的雄關,除了強攻之外也確實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更何況本來韋壽在兵力上就有優勢,不比當時裴子烈兵力不比鄒強多多少,因此強攻也未嘗不可。

“將軍倒是淡定。”徐德言看着山下已經開始列陣的北周軍隊,不由得笑着說道。

wωω¤ тт kдn¤ ¢ ○ 裴子烈端起自己的佩劍,看着雪亮的劍脊上映襯出來的自己的臉頰,笑着說道:“既然心中已經有所決定,那就沒有什麼好和韋壽寒暄的了,他如果想要進攻,那放馬過來便是。”

裴子烈在山腰和山頂以及關城上層層佈防,這綿竹關中本來就不缺守城的器械用具,裴子烈自然也都毫不客氣的拿來佈置在各處防線上,因此雖然算上鄒強麾下的那些投降士卒,裴子烈麾下的兵馬也不算多,但是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既然都已經準備周全,裴子烈自然沒有什麼好緊張的。

“啓稟將軍,蜀郡那邊的戰報。”一名斥候快步而來。

裴子烈和徐德言同時眉毛一挑,這纔是他們感興趣並且擔心的。

“已經圍城五天了,”裴子烈掃了一眼,將這戰報遞給徐德言,“不得不說蜀郡守軍比某想象中的要堅強。”

“等綿竹關被我們拿下的消息確定之後,恐怕他們就沒有這麼堅強了,”徐德言沉聲說道,“孤城絕地的滋味可不好受啊,更何況陳智深還有王昌可都不是吃素的,水師戰船就停在郫江內河直接進攻城頭,想要守住這蜀郡可不是那麼容易。”

有的時候城池大了未必是好事,城池越大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兵力前去守衛,當然還有更多的守城器械和弓弩箭矢才行,顯然蜀郡中的守軍並不足以守衛這規模龐大的城池,一旦被陳智深和王昌尋找到了弱點,很容易就可以在城池防務上打開缺口,攻入城中。

畢竟守軍不可能面面俱到,關鍵就是陳智深等人有沒有本事找到這必然會存在的兵力薄弱之處。

當然這些都是裴子烈和徐德言沒有辦法關心的,他們遠在綿竹關也不可能判斷蜀郡的戰局,只能將希望都寄託在陳智深等人身上。

“孤城絕地······”裴子烈輕輕重複一遍這個詞,眉頭微微皺起。

而徐德言知道裴子烈在擔心什麼,下意識的向東方看去。

閬中,天宮院山,李藎忱一支孤軍面臨的境況恐怕不比蜀郡守軍好到哪裡去。

這一戰無疑李藎忱纔是承擔起來最艱鉅任務的那個人。

號角聲再一次響起,山下北周大軍排成整齊的陣列緩緩向前推進,同時可以看見兩翼的弓弩手已經排好隊形,隨時準備向山上射箭。

裴子烈緩緩站起身,沉聲說道:“蜀郡和天宮院我們擔心也沒有用,只能先把自己眼前的這一戰打的漂亮。”

一邊說着,裴子烈一邊快步走向山腰營寨的大帳:“傳令,各部備戰,升起某的將旗!”

徐德言快步跟上裴子烈,目光下意識的瞥向山下。

久聞韋壽將門虎子,用兵穩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才,這一次倒要看看,是否名不虛傳!

————————————————--

“伯清,子棟。”李藎忱大步走入議事堂,衝着正在低聲討論什麼的蕭世廉和戴纔打了一聲招呼。

兩人見到李藎忱走進來,急忙躬身行禮,而在擡頭的時候,蕭世廉敏銳的看到了李藎忱衣衫肩頭的溼漉漉的痕跡,心中輕輕嘆息一聲。而戴才愧疚的說道:

“屬下實在沒能阻擋兩位夫人的執念,無奈之下只能護送兩位夫人前來,還請兩位將軍恕罪。”

李藎忱輕笑一聲:“來就來了,你的難處某也清楚,無須愧疚。舍妹頑劣,內人執拗,倒是讓子棟見笑了。”

戴纔是降將出身,本來在李藎忱團體當中就沒有多少能夠引爲知己的人,換句話說就是大多數人都不是他能夠輕易得罪的,所以面對李憐兒和蕭湘,恐怕就連蕭世廉之流都得考慮斟酌一下,更不要說戴才了。

更何況趁此機會能夠在兩位夫人那裡落下個好處,也未嘗不是好事,這一點兒戴才也算得清楚。李藎忱和蕭世廉都是心疼妻子的人,在兩人內室那裡落下好名聲對戴才以後的仕途十分有利。

蕭世廉瞥了一眼戴才,這也是個聰明人。

不過轉念一想,能夠敏銳的察覺到李藎忱的能耐,從而作爲巴郡守將之中第一個投靠的,之後又對李藎忱忠心耿耿,此人當真是有幾分眼光和腦子的。

李藎忱無暇和蕭世廉、戴纔多寒暄,徑直看向議事堂上那剛剛做好的沙盤。相比於巴郡那個將大多數巴蜀山川地勢都涵蓋在其中的沙盤,這個沙盤只包括天宮院山,自然就簡單很多。

在山下北方,李藎忱可以看見很多青色的小旗子,不由得輕輕皺眉:“韋孝寬和尉遲迥來的倒是挺快。”

“現在還只是斥候,不過數量很多,大有將咱們的防線看個清楚的架勢。”蕭世廉解釋了一句。

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六百八十章 該信任誰?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渾來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麒麟才子”徐陵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談談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一八五零章 雪夜破營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二三五八章 鍼砭時弊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九百八十二章 事不可爲第一一七九章 引領思潮第十六章 不仁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一千九十八章 橫刀第一三七五章 長安城外第一千九十八章 橫刀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二一二一章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一九五三章 未來,當在他們手中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二十三章 生變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十五章 凌遲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一三四一章 耕種的意義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來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一百七十四章 棄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一八三六章 這是頭孤狼第一五三九章 宣華夫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二十三章 生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二一七三章 男兒至死是少年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一千六十六章 路上行人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瘋長第七十一章 時間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渾來人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