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

“蒙學這一方面主要以《千字文》爲教材,配合以《論語》和《倉頡篇》,但是一定要把握難度,”李藎忱叮囑道,“另外也要開始招募人手編寫新的蒙學教材。”

頓了一下,李藎忱緊接着說道:“蒙學之後,不僅僅要繼續學習這些經典,工學、算學都要放到和文學一樣重要的地位。這個某會和歐陽莫商量,到時候工坊之中會派人來配合教學。”

李藎忱對於工業和商業的重視是有目共睹的,而工學和算學就是這兩個行業的支柱,只不過現在很多這樣的學問實際上還只是零散的經驗,不過好在也不缺乏祖沖之、賈思勰這樣的人物走在前面,也算是能夠找到相應的教材。

雖然作爲傳統文人出身的徐陵和姚察對此實際上並不感冒,但是李藎忱既然很明確的提出來了,那他們肯定就要配合施行。

而且現在工坊和商貿無疑在巴蜀新組建的經濟體系之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這大家也是看在眼裡的,可想而知工匠和商賈的身份在未來肯定會越來越高,因此就算是這些學生以後不涉足這些行業,也必須要知道一些能夠與這些行業的人打交道的基礎知識,對此姚察和徐陵倒是並不算排斥。

兩個人的表情變化都被李藎忱看在眼裡,他並不要求這些心高氣傲的知識分子能夠第一時間就接受這些,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會意識到這其中的重要性的:“而繼續向上的話,如何治理家國,想必孝穆公比某更有經驗,具體的教學辦法和方向某就不多言了。”

對於李藎忱的恭維,徐陵還是很受用的,當即笑眯眯的捋了捋鬍子。他可是堂堂“帝師”,最擅長的不就是治理國家的事情麼!

“那教育這一塊就拜託兩位了。”李藎忱輕輕鬆了一口氣,有徐陵在的確讓他覺得壓力小了不少,“教育乃是百年大計,我們現在從頭做起,既是爲了現在,也是爲了將來。”

徐陵和姚察鄭重的一點頭,而徐陵見李藎忱起身想要送客,伸手按了按:“老夫還有一事想要詢問殿下。”

李藎忱怔了一下,還不等他開口,徐陵已經換了一副長輩的語氣:“不知道殿下準備什麼時候冊立王后?”

不等李藎忱反應過來,姚察先是一皺眉,徐陵直接就已經談到了李藎忱的家事,雖然帝王家事也是國事,但是身爲臣子還是能少聽就少聽的好,姚察下意識的就想要告退,不過徐陵這個時候微微瞥了他一眼,老人鋒利的目光讓姚察打了一個寒顫。

不敢動。

李藎忱倒是先笑了一聲,打破了有些尷尬的局面:“孝穆公怎麼想起來這件事了?”

徐陵當即說道:“殿下現在年紀尚輕,但是後宮不可一日無主,陳國樂昌公主既然是殿下明媒正娶的正妻,那麼就應該早日立爲王后,以正視聽!”

姚察這個時候也意識到徐陵讓自己留下來的目的,拱手說道:“騎兵殿下,微臣以爲孝穆公所言極是!”

李藎忱頓時明白過來,這個問題自己之前還真的是忽略了,當然主要還是因爲李藎忱對待樂昌她們三個並沒有區別,所以也就沒有在乎名分這種事情。可是今日徐陵一說,李藎忱陡然意識到事情顯然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

李藎忱現在的後宅之中總共就只有三個人,但是三個人也已經足夠牽扯出來太多的利益糾葛。

樂昌的背後不用說,站着的是以徐陵、吳明徹這些南陳老人以及東南世家爲首的力量,樂昌本來就是他們的公主殿下,坐在王后的位置上對於他們自然百利而無一害。換句話說東南世家在這個新誕生的王朝之中就屬於樂昌的孃家人。

同理,以楊素、李淵、牛弘和長孫晟等人爲首的關隴集團以及逐漸在李藎忱軍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李詢、韓擒虎所代表的北周將門,他們天然的傾向於支持尉遲熾繁,畢竟尉遲熾繁的出身在這裡放着,而且就算是相比於蕭湘和樂昌也不遑多讓,要知道6尉遲家也算是縱橫數朝、數一數二的將門。

而蕭湘也並不是沒有支持者,且不說李憐兒這個長公主對於這個小妹妹最是喜愛,巴蜀本地的世家也都傾向於蕭湘。這主要是因爲蕭湘作爲主母在蜀中呆的時間最長,巴蜀集團已經習慣了由蕭湘和李憐兒來代表李藎忱的意志,再加上不能和東南世家、關隴集團等等保持一致,所以以峽江唐氏爲首的巴蜀世家自然就會站在蕭湘這邊。

李藎忱之前對此只是一笑了之,畢竟他還不想讓什麼人插手自己的家務事,可是今天徐陵這麼一說李藎忱發現自己不得不重視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只會導致幾個團體之間的矛盾愈發尖銳。

“也好,某會盡快安排。”李藎忱沉聲說道。

徐陵這才放心的微微頷首,和姚察一起告退。

看着徐陵的背影,李藎忱苦笑一聲。徐陵至少還是給自己留了些面子的,他一直在用長輩的身份說這件事,畢竟徐陵也算是李藎忱當初的媒人,還是有資格的。

看來自己要習慣以後家中事務也被人指手畫腳的事實了。

而徐陵此時緩步走出議事堂,姚察下意識的想要攙扶,不過徐陵擺了擺手,笑着說道:“老夫還沒有老到這個地步。”

頓了一下,徐陵不由得感慨一聲:“不過不服老也不行了啊。”

姚察急忙說道:“孝穆公何出此言,在屬下看來,孝穆公主持這教育和學院建設必然是沒有問題的。”

徐陵擺了擺手,喃喃說道:“伯審,老夫是經不起什麼大波折了,吳通昭這傢伙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上次淮北之行傷了元氣。所以未來就全都要看你們的了。”

姚察神情凜然,東南士族稱霸江南數百年,雖然中間領頭者不斷替換,但是依舊是一個整體,可是隨着東南士族進入到李藎忱團體之中,支持李藎忱爭霸天下,就意味着在未來東南士族必然不可能再一家獨大,擁有天下的同時也要學會和別人共享天下。

這一步,徐陵也好,吳明徹也罷,都沒有到達過。

所以之後只能看姚察他們這新一代的了。

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猶豫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後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一七七零章 問計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一四七八章 垂簾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二零四五章 豐碑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一六四章 父親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於將將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一三三零章 萬歲戰淳于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二一二一章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第一三七四章 藍田受降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一九八七章 輕騎甲騎,剎那交錯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第一一八四章 聯絡宇文贇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二零二九章 白溝南北,大戰在即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鳳坡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千三十一章 詛咒第六百五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