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

bookmark

“咦?張老闆,今兒不開張啊?”

“哎,劉先生,今天我們店不做早點了。咦?您身邊帶着這麼多孩童幹什麼?哦!您是把您學堂裡的學生們都帶出來了吧?”

“哈哈哈,張老闆說對了。這不,燕京日報上講了暹羅和倭賊入侵,我朝因爲前些時日忙於賑災,這戰艦打造得少了點,導致這兩個小醜跳樑一時的事情嘛。

昨天的燕京日報上又說,除了南邊的長沙船廠,我大明還在天津衛新建濱海船廠,這會兒也開始打造戰艦了,前天剛剛鋪下龍骨。然後這些臭小子就坐不住哪!沒得辦法,只有耽擱三兩天學業,帶這些臭小子去天津衛看看船廠了。”

“先生。”

“嗯?”

“昨日分明是你看了報紙後,說恨不能親至天津衛,看一看我大明的海上蒼龍的......”

“臭小子!你是皮癢了吧?”

“哈哈哈哈~~劉先生且住,童言無忌,童言無忌啊。正好,我和隔壁的幾位街坊昨天聽了報紙,也約好了今日一起去天津衛看看我們大明的新船廠。各位用過早飯沒?我這店裡還有很多炊餅,我去熱上一熱,然後咱們帶在路上邊走邊吃。”

“正是準備來張老闆你這裡來吃早飯的,那個,張老闆,給這些臭小子一人一張炊餅吧。他們的父母今早都給了些銅板的。”

“扯~!都是去爲我大明的船廠師傅們加油助威的,我還收你們這頓飯錢?稍等啊,加個熱而已,馬上就好。”

大明的北京與天津兩城,是最早實現官道水泥硬化的。一開初是六米寬的路面,但是很快就因爲巨大的物流量而顯得有些擁擠。在去年大規模的以工代賑中,朱由棟又把這條道路拓寬到了九米,還在公路兩邊各加了一條兩米寬的人行道。

即便如此,當張老闆和劉秀才等人出了東邊的廣渠門,還沒真正的踏上京津公路呢。他們便驚愕的發現:堵車了!

到底這不是真正的高速公路,所以兩條行車道上是沒有隔離帶的。然後這出城方向的人羣,在右側的道路堵塞後,就有性急的駕車去了左側的車道。而京津之間的物流是極爲頻繁的,所以天津方向來的車也不少。其結果便是,整條道路,徹底給堵死了!

“哎喲,這些可慘了。咱們在這裡有小半個時辰了吧?一動不能動!劉先生,要不,咱們下車步行吧?”

“步行?這個,張老闆,步行的話,今晚到不了天津衛啊。”

“嗨,沒事兒。京津兩地,沿途人煙稠密,到處都有村落。所以便是到了晚上,我們也不會露宿野外的。”

“哎,也只有如此了。沒想到我大明百姓都是如此的忠君愛國啊!”

“是啊,劉先生,我那門店平日裡也是要進一些食材的。有些東西都是從天津衛運來。聽運送的小哥說,這京津公路上人多,車也多,但遠沒有到今日這般徹底堵死的情形。這都是跟我們一樣,要去天津衛看造船廠的吧?”

“是啊,哈哈哈,我大明億兆一心,些許跳樑小醜,頃刻間就要灰飛煙滅!”

兩人以及一起出行的其他成年人們,正準備招呼幾倆新式四輪馬車上的孩童們下車。卻看見一隊身着新式軍服的軍人隊列整齊的跑了過來。

“呀,肩章、短擺、雙排扣。先生,這是我大明的新軍!”

“知道了知道了,我還不知道這是新軍啊?我還看到他們的胸牌,知道他們是第四鎮的呢!”

說完這話,劉秀才就轉身:“暫時不要下車了,新軍既然到了這裡,肯定不會對今日這樣的情況視而不見。說不得,他們就是專門來幫我們疏通、恢復通行的。”

“先生,我們也想下車看看新軍的軍服。”

“扯!這會兒人多車也多,你們下了車,若是跑散了怎麼辦?被人擠到了怎麼辦?到時候我怎麼跟你們的父母交待?”

“是呢,各位小先生。安穩的在車上坐好咯,哎,這四輪馬車比起以前的馬車來說,坐起來平穩得多,載量也大。可就是這租金太貴了!一天就是兩個銀角啊!多坐一會兒,可別浪費了這些錢。”

這邊是劉秀才等人議論,旁邊軍人中領隊的已經扯開喉嚨大吼了起來:“各位百姓,各位父老鄉親。本官是新軍第四鎮守備李憲忠,奉滿帥軍令,特率領本守備麾下戰兵230人來爲大家疏通秩序。還請諸位盡力配合!多謝了!”

“這位軍爺好說,要我們如何做?請儘管發下話來。”

“是啊,軍爺,我們都是想去天津衛看我大明的戰艦!早點疏通,我們也早點出發啊!”

“哈哈哈,多謝諸位。我們一定儘早完成疏通。現在且請各位往中間擠一擠,在旁邊的人行道上給我們讓開一條通行的路出來!多謝!”

本來按照朱由棟的想法,他也是想一步到位,把新軍的編制弄成師、團、營的。但架不住大明總兵、副將、參將、遊擊這一套官位已經很多年了。你突兀的去讓人家叫師長、團長啥的有些不習慣。所以在稱呼這一塊,朱由棟還是保留了原有的。

不過,稱呼雖然變了,但是在編制上朱由棟就沒有妥協。還是嚴格的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執行了下去。

每一個新軍鎮,滿員15000人,扣掉各類後勤、管理、參謀、輔助人員和軍鎮直屬重炮兵後,實有戰兵12500人。分爲三個步兵營、一個騎兵營和一個炮兵營。其中步兵營滿員3000人,騎兵營是1500人加三千匹戰馬,炮兵營滿員1000人——這都是炮兵,拉炮拉彈藥的另外算。

每個營的營官都是參將。參將之下是遊擊(大致相當於後世的營長,有900餘名戰兵),遊擊之下是守備(連長,200餘戰兵),守備之下是把總(排長,50餘戰兵)——也就是說,遊擊以上,是三三制。遊擊之下,是四四制。

總之,在聽聞北京東門出城方向大堵塞之後,朱由棟在欣慰之餘,也趕緊的讓新軍派出部隊,配合順天府的衙役們,到這裡來疏通交通。

這邊第四鎮派出來的,乃是李成樑最小的一個孫子,李憲忠。他比他的兄長,現在已經是第三鎮總兵的李純忠小了兩歲,和朱由棟同齡,這一年也只有十七歲。

不過到底是將門出身,而且在大明皇家軍事學院學習了三年,加上新軍擴編幅度太大,到處都缺軍官,所以一出來就是守備。

“快快快,我們加快速度,沿途造成堵塞的都暫時別管。跑到前面沒有堵塞的地方,然後反向逐一疏通。如此效率最快!TNND,我們可不能落在對面的那些黃帥手下的傻瓜後面!”

“哈哈哈,守備您就瞧好了吧。打架,他們第七鎮不是我們的對手。這疏通道路,他們還是不夠看!”

在第四鎮和第七鎮的這兩個連隊拼命向前奔跑,並不斷出聲告知路上的百姓他們來此目的後。沿途之上,不斷有被堵在路上的百姓開始給他們叫好、鼓勁。更有身着圓領大袖衫的讀書人朝着他們拱手爲禮。還有許多孩童也懵懂的學着身邊大人的樣子,爲這隊軍人鼓掌、行禮。待得到了最後,這無數的叫好、鼓勵聲,逐漸的匯成了一股熱浪,並形成了一致的歡呼!

“大明威武!”

“大明必勝!”

“大明萬歲!”

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一零二章 我們的海賊王(四)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一零三章 我們的海賊王(五)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覺悟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圍成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內燃機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載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