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

bookmark

“鏗鏗鏗~”

“DuangDuangDuang~”

在天津衛沿海的一片灘塗上,一座佔地面積巨大的船廠已經拔地而起。數千名工人各就其位,整個船廠內外,鋸子鋸木聲、鐵錘敲擊聲、工人們用槓桿和滑輪吊運重物時整齊劃一的號子聲......喧譁之中有節律,忙碌之中有秩序。

整座船廠處於一個回灣裡,灣外側是十座巨大的炮臺拱衛。回灣裡面,有五個船臺已經鋪設了龍骨,還有五個船臺正在建設之中。

在第一個船臺上,一個十多歲的少年郎,在一衆年紀至少在二十歲上下的工人中,顯得特別的突兀。

不過,雖然年紀小,但是手裡的活兒卻是特別的熟練。在他旁邊的一個四十多歲的工匠,說起來是他的師傅,但是在做工的時候,反而成了他的幫手。

“殿下,殿下~”

“嗯?”聽到殿下的稱呼,少年郎取下圓頂鐵質的安全帽,很是不高興的說道:“魏朝,不是跟你說了麼?這裡是船廠,不是大內。這裡沒有殿下,只有濱海船廠的學徒工朱由校而已!”

“是,奴婢一時着急,給忘了。請殿下恕罪。”

“哎,你呀......說吧,又有啥事兒?不會又是母親派你來讓我回去吧?”

“沒有,沒有的事。您在船廠實習,乃是監國殿下都同意了的事情,慈慶宮對此沒有任何意見。”

“那是什麼事情?”

“殿下,昨日燕京日報上刊登了濱海船廠鋪設戰艦龍骨的消息後,北京城內百姓人人感奮。據說從今日清晨開始,超過十萬京城百姓出城,都是要到濱海船廠來觀看我大明的新戰艦。一路之上,人多車也多,擁擠得不得了,車輪與車輪互相牽扯......哎,奴婢書念得不多,不知道形容。”

“笨蛋,那個叫轂擊肩摩、車馬輻輳......”

“啊?這麼多人要來,豈不是把我們這個船廠給淹了?”

說出這句話的,當然不會是朱由校。

“這個,黃師傅,百姓關注我們船廠,是好事啊。這說明百姓是忠於我大明,並且對我們船廠寄予了莫大希望的。”

“呵呵,校哥兒。這當然是好事,但是我們船廠可真的沒有準備啊。人家遠道而來,不讓人家進來看看吧,於情於理不合。這要是放入進來吧,十萬人亂哄哄的一起涌進來,耽誤了工期可怎麼辦?發生踩踏,傷亡多了怎麼辦?”

“嗯。”沉穩的點點頭,朱由校道:“黃師傅說得有理。”

說完這句話,朱由校埋首下去,把手裡的那個木質榫卯結構的部件加工完,又用方山實驗室弄出來的遊標卡尺做了測量後,方纔站起身來對着旁邊的工匠行了個禮:“黃師傅,徒弟先去找畢總辦商量如何接待來參觀百姓的事情。接下來就要先辛苦黃師傅一個人忙一會了。”

“哈哈,好說。校哥兒自去。”

和魏朝從船臺走下來的時候,魏朝忍不住嘀咕了起來:“殿下,這老頭兒是誰啊?居然敢這麼坦然的受您的禮?”

“那是黃師傅,大哥拿到紅河莊那天開始就跟着大哥,到現在已經快十三年了。”說完這句話朱由校轉過頭來正對魏朝道:“其實,即便不是跟隨大哥十三年的老人,就是這船廠的普通工匠,只要他們確實有一技之長,或者說,只要他們是在認真的爲我大明出力,我們皇室子孫,對這些人都必須足夠的尊重和感激。這是大哥這些年一直在跟我們這些弟弟妹妹們強調的道理。”

說完這話,朱由校腳步不再停留,直接去了濱海船廠總辦畢懋康的辦公地點所在。

“臣見過殿下。”

“畢卿免禮。”

“殿下到臣這裡來,可是爲了北京百姓來我船廠之事?”

“正是,畢總辦可有應對之法?”

“已有大致安排,正準備去請殿下過來審定。”

“哈哈哈,畢總辦,我今年才十二歲,這天資比起我大哥來說差遠了。所以,這審定二字不妥。我來這裡,就是想看看,有什麼是需要我出力的。”

哎,據聞惠仁太子在世的時候,這位皇次孫在慈慶宮裡就是混世魔王的存在。結果等到惠仁薨逝,太孫回到北京後,慈慶宮裡的孩子這些年都成長得好快。嗯......惠仁去世,似乎對皇家來說,也不是什麼壞事嘛。嘖!我怎麼能有這樣的想法?

甩甩頭,把內心這種大逆不道的心思放下。然後畢懋康恭恭敬敬的把相關應對辦法交給了朱由校。

“殿下,此時是下午四點。雖說京津公路出現擁堵,但是據錦衣衛的快馬來報,京中駐軍已經出動進行疏通。估計到了晚上七八點的時候,大量的人流就會涌入天津衛了。所以,臣以爲,當前首先要做,是聯繫天津衛的駐軍,讓他們劃定區域,搭建帳房。否則,天津衛的客棧可是不夠的。”

“嗯,雖說此時已經是六月了,露宿野外問題不大,但能夠住進帳篷還是好的。畢總辦這個想法好。”

“多謝殿下,接下來,臣準備從明天開始,讓北京來的百姓依次免費參觀船廠。臣已經事先規劃了線路,以確保火炮生產、炸藥存放等區域不會被普通百姓誤入。”

“嗯......孤覺得,還要稍微做點調整。”

“請殿下明示。”

“不敢當,只是提點意見。總辦,明天開始,我們每天最多放一萬人進入船廠參觀。沿途除了引導、講解之外,還要調集天津衛駐軍進入船廠維持秩序。至於在等待的那些更多的百姓,我們得提前派人進行通報,給他們確定參觀的日期。畢竟,普通百姓可不敢持續十天都待在這裡。”

“殿下說得是。”

“還有,這參觀的地點,孤建議,讓他們直接去看我們的1200噸級一級戰艦和600噸級戰艦的船臺各一個就行了。然後就讓他們去看我們船廠工人的生活區,以及孤的姐姐目前在操持的船工子弟學堂!”

“嗯......有理,臣明白了。只是殿下,這天津衛的駐軍......”

“哈哈哈,總辦放心,孤雖然是皇次孫,但是監國兄長對我是絕對放心的。您看,孤這裡可是有監國兄長賜下的教令:緊急情況時,可以調動天津衛不超過一千人的駐軍。”

“太孫對殿下的信任,真是讓臣感到欣慰。只是殿下,這一千駐軍也是不夠的啊。”

“肯定不夠,這就要我們船廠這邊多努力了,我們可以抽調船廠的工人出來做引導、講解、維持秩序的事情。總辦,說不得,耽誤工期是肯定的了。但是,難得百姓有如此的熱情,孤覺得,爲了積極的迴應這份熱情,耽誤一點工期,完全值得!”

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五八七章 皇明憲章摘錄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對武士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四十九章 打臉就要打痛(十)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四八四章 一塊都不能少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