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

雖說表面上很囂張,嘴上更是臭不可聞沒有半句好話。但是熊總督做起具體事情來,還是很慎重的。

在經過詳細瞭解安南國內三家相互的恩怨後,熊廷弼把劉招孫的三個鎮安排在了戰線的中央,然後左側以此是京營、騰驤四衛的一萬,以及鄭家的兩萬。右側則是兩廣衛所兵一萬,以及阮福家的兩萬。至於莫家的一千人,則被熊廷弼派到後方,監督鄭家和阮福家的民夫們運送兵糧。

如此,整個明軍一方,參戰總兵力是十萬零五千人,聯軍全部展開後,整個戰場寬度長達十公里以上。五月二十日,聯軍抵近西貢要塞外最外圍的一條戰壕,從北、西、東三面,徹底包圍了西貢。

此時西貢要塞內,名義上的指揮官,是羅闍浮屠的堂弟,厄加託沙律的兒子,頌曇。在羅闍浮屠橫掃東南亞的時候,他總是坐鎮大後方爲其堂兄提供後勤保障。但是到了如今國家面臨亡國危機的時刻,羅闍浮屠可不敢再把他留在國內。於是,他就被踢到這裡來了。

當然,這位頌曇從小就是被當成後勤官員來培養。所以,真要說到打仗,其實際上的指揮官,乃是羅闍浮屠新軍的三大將之一的阿信。

“阿信將軍,明國居然出動瞭如此規模的大軍,我們該怎麼辦?”

“親王殿下,按照王上預先的安排,此時我們應該依託要塞和戰壕,儘量消磨敵人的有生力量。待得敵人在城下兵疲糧盡後,再與王上的援軍裡應外合,徹底殲滅對方。”

“您的意思是,暫時不用出去野戰?”

“當然,敵人比我們多了那麼多,加上此時士氣正旺,這個時候出去野戰,不是好的選擇。”

“嗯,阿信將軍,我不是太擅長兵事。但也知道,守城最忌死守。這要是外面始終不來援軍,時間久了,這士氣?”

“殿下,王上想來已經跟您說過了。我國海軍被擊敗後,王上需要在國內趕造新的戰艦。這是需要時間的,而我們就是爲王上爭取時間的人。至於士氣,您完全不用擔心。我們的士兵都是傣人,現在卻在京人和高棉人的土地上。一旦落單,不是死無葬身之地的問題。而是會死得極慘。所以,您完全不用擔心他們不奮力作戰。按照王上的安排,我們在這裡堅守半年,他在國內就會率領新的陸軍和海軍來給我們解圍了。”

看着阿信在那裡侃侃而談,頌曇臉上保持着微笑,但心裡卻對這位羅闍浮屠的大將一陣的鄙視和嘲笑。

呵呵,還說我不懂兵事?現在我方的海軍被人家打敗了,如金邊、西貢這樣的要塞,其背後的陸地根本就是一片深山老林,陸軍憑腳板完全來不了。這海路一斷,自然就成了死棋,我們都是棄子啊!

不過,這個傢伙到底是我那兄長一手提拔起來的,死忠得很,現在還深信自己的王上不會拋棄他呢。也罷,就陪你守城一段時間吧,這時間長了,你的心態自然也會改變的。

作爲羅闍浮屠在外征戰時坐鎮國內主持政務並因此精通權術的王子,頌曇的猜測毫無疑問是正確的。

在今年的三月下旬,殘存的暹羅艦隊繞臺灣東側的太平洋輾轉回到曼谷的時候,羅闍浮屠就知道大事不妙——這場戰事是輸定了!

不過,雖說是輸定了,但他並不準備坐以待斃,也沒有想着逃跑。相反,他以更勤奮的狀態來迎接這一切。

首先,他把自己的堂弟,在國內威望僅次於他的頌曇給送進了西貢這樣的死地——爲了不讓國內輿論說他迫害王族,他不惜搭進去四萬新軍。

其次,他催促國內三大船廠,加班加點沒日沒夜的打造新的戰艦——暹羅海軍除了早期的十艘1000噸級的西班牙大帆船外,這次從日本還逃回來了六艘一級戰艦和十六艘二級戰艦。在羅闍浮屠看來,只要西貢能堅持一年,那他就能把海軍數量重新恢復到十五艘一級戰艦和二十艘以上的二級戰艦規模。這樣的一支艦隊,依託暹羅灣內的要塞炮,未嘗就不能和明國海軍再次一教高下。

最後,他將國內最精銳的王室直轄新軍全部打散,讓他們去剩下的十二萬舊式軍隊中做軍官——此時曼谷的槍炮廠已經有了一定規模,正在陸續的給舊式軍隊換裝。

而且此時的羅闍浮屠還有一定的幻想:不管從地理還是歷史因素來說,明國都應該先打日本再打暹羅吧?而要打日本,沒個三五年估計是打不下來的吧?此時的暹羅已經完全進行戰時經濟運轉模式,只要開陽能給他三五年的時間,他未嘗就沒有一戰之力!

可惜,朱由棟的首選目標並不是德川義直,而是他!

在朱由棟還是太孫的時候,面對兩國同時進犯,就已經定下了先南後東的國策。所有的戰事準備也是按照這個國策來執行的。這要臨時更改,會相當的麻煩。

更不用說,朱由棟登基後,瞭解了有系統的存在,而且彼此天賦還可以搶奪後,對羅闍浮屠更是流了很久的口水了。

其他老外不清楚北斗七星各自代表的意義,朱由棟怎麼會不知道?就算他作爲現代人不知道,欽天監會不知道?

廉貞啊!怪不得這些年暹羅國內在許顯純的描述中顯得政通人和官員清廉。

這個天賦,一定要儘快的拿到!

......

1618年6月10日,臺灣島北部。

這個地方剛剛被朱由棟賜名爲臺北,孫傳庭在乘坐海船來到此地後,將其暫時作爲臺灣府的府治所在。

“咦?許千戶,您不是在安南麼?怎麼到了這裡?”

“哈哈哈,孫太守,下官是奉皇上旨意,來此地向趙帥傳旨的。”

“啊?給我傳旨?許千戶,這旨意是要現在傳還是?”

“哈哈哈,當然是要找一個隱秘的地方了。嗯,孫太守也請一起來吧,皇上口諭,你是可以知曉此事的。”

於是在孫傳庭的引導下,三人來到了一個隱秘的房間。

“兩位,皇上和內閣已經商定,趙帥的第三集團軍,在十五日後全軍登船,直插暹羅灣!”

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七二七章 土雞的三國志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五五九章 克倫威爾論戰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樹(二)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六九九章 進入電力時代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六六一章 貴公子的改變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