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

bookmark

“直插暹羅灣?”

“不錯,先南後東乃是國策,皇上的意思很清楚,兩個拳頭同時伸出去是打不痛人的,暹羅王授首前,我朝要暫時對倭賊處於守勢。”

“嗯......”趙率教在思考的時候,孫傳庭已經走了出去,過了一會,他直接拿了一幅南中國海地圖進來。

“許千戶,照理既然是皇上下旨,那我們做臣屬的領旨執行便是。但是,這運力?需知,當初從福建到臺灣,這麼近的距離,顏帥的艦隊也是往返好幾次才把我們這第三軍給運送完。這還是因爲距離近,船艙上基本不用預留多少艙位給糧食等物資的情況下。”

“這一點趙帥不必擔心。朝廷已經發動了我大明的所有商人,啊,就是那個戰爭基金會裡的所有成員,全部把各自名下的貨船都貢獻了出來。下官來此之前,上千艘三百噸到一千噸的大貨船已經在天津衛集中了。待得他們裝上第四、第七鎮後,就來臺北接你們。”

“第四、第七鎮?皇上這是要用一半的新軍去打暹羅?不,加上劉招孫的三個鎮圍住了西貢。十鎮新軍,有八鎮都投入了南線。”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皇上這樣做是對的,趙帥千萬不要輕敵。”

“孫太守這話說得對,皇上也是這麼說的。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沒,沒有。”趙率教趕緊的擺擺手:“我不是質疑皇上做得不對,只是......末將慚愧,這一次指揮五個鎮,末將這心裡......”

“趙帥不必擔心。”說完這話許顯純壓低了聲音:“皇上說了,後期戰事,他會親自來!”

“這!”不光是趙率教,孫傳庭也驚呆了。

這是什麼情況?我大明自武宗皇帝后,百餘年都沒有皇帝親征的了。這皇上纔剛剛登基,年號都還沒有改呢,就要御駕親征?

不過,皇上好像以前做太孫的時候就親自率軍滅了女真。而且登基之前已經監國好多年了,根本不存在穩定權力架構的問題。這麼說起來,似乎親征也不算個啥?

所以短暫的驚愕後,孫傳庭沒有再說啥,而趙率教則是大鬆了一口氣:直接掌控國家最強十鎮的一半,他趙率教自問自己不是皇上最喜歡的將軍。真要是這麼做了,只怕自己以後的日子很難過。

現在就好了嘛,皇上自己來領軍。我做好參謀的角色就行。

“許千戶,此事末將清楚了,待會就下去讓全軍做登艦前的相關準備。請千戶放心,我這三鎮,最近兩個多月在臺灣可是有一多半的時間要麼在船上,要麼在水裡,該吐的早就吐乾淨了。所以,在海上是不會暈船的。”

“那就好,趙帥,下官也不瞞你,真要去暹羅灣登陸,至少前期你不要考慮第四鎮和第七鎮的戰鬥力。”

“哈哈哈,末將明白。”

“嗯,那麼接下來。”許顯純的目光也放到了孫傳庭拿進來的地圖上。他的手指從臺灣開始,慢慢的移動。

“下官方纔已經說了,得益於我大明諸多忠君愛國豪商相助,這運力是不用擔心的。至於護衛,李國助指揮將率領二十二艘一級戰艦和四十艘二級戰艦來爲我們護航。這航線嘛,先從臺灣到海南,然後沿着安南的海岸線南下。繞過中南半島的南端後,我們不再北上,而是直接跨過暹羅灣,直航暹羅的巴蜀府!”

“巴蜀?暹羅也有地方叫巴蜀?”

“哈哈哈,是的,趙帥。下官當年潛伏暹羅的時候,也對此有點驚詫。不過這巴蜀是音譯,在暹羅人嘴裡,是叫班武裡。之所以選在此地登陸,是因爲這地方的隔壁就是緬甸的孟族人聚居地。”

“呃......”

“孫太守有什麼要說的?”

“千戶,本官以前也是要看長安日報的,在大興任知縣的兩年多時間,燕京日報更是一日都沒有拉下。這孟族人,報紙上不是說,他們老是和緬族人打仗麼?而我們現在和緬族算是盟友吧?”

“孫太守這話有問題。”許顯純輕輕的搖了搖頭:“我大明沒有盟友,或者說,緬族還沒有資格做我大明的盟友。”

“是,本官失言了。”

擺擺手,表示不在乎這個問題後。許顯純道:“孟族人生活在山區,一直都想在伊洛瓦底江平原,也就是緬族的聚居地建立自己的國家,所以和緬族勢同水火。但是雲南巡撫陳時濟前些時日親自潛入孟族聚居區,和當地首領已經談好了。只要這次孟族人願意出兵和我們一起對暹羅開戰,暹羅滅國後,我大明割一塊暹羅的土地補償他們。所以,這一次,孟族人願意傾盡全族之力爲我大明所驅馳。”

“嘶~陳制軍真是幹員啊!”

“哈哈,我等深受皇恩,都得把命豁出去,才能報皇上恩情之萬一。”

“千戶說的極是!”

“嗯。”點點頭後,許顯純道:“具體的作戰順序是:今年五月結束前,我大明在西貢的部隊,將驅使安南諸軍,對西貢港發起強力攻擊。雖說在我等看來,西貢已經是暹羅的棄子,但我們一定要讓暹羅王有這麼一個誤判:我大明是準備西貢、金邊,這樣一個接一個的堡壘慢慢敲過去的。

此外,在西貢展示我軍的強大,也方便我們震懾安南諸藩,方便我大明以後在安南佈置兵力和控制港口。

接下來,不管暹羅做了什麼應對。我大明的四川鎮、雲貴等衛所,將會同緬軍,於今年六月中旬,發起西線攻勢。陳制軍已經嚴詞警告過緬王了,若是這次再有緬軍臨陣脫逃,我大明就要考慮現任緬王是不是該退位給他的王子了。”

“哈哈哈,如此一來,只怕緬王的兒子們拼了命去給陳制軍行賄吧?”

“這個下官就不是很清楚了。”笑嘻嘻的一攤手後,許顯純把手指放到了曼谷東北:“接下來,當暹羅在西邊的主力被牽制住的時候,南掌,也就是我大明的老撾宣慰司,將出兵一萬進攻暹羅東北的廊開府。孟族人將出動五萬士兵,全力進攻其北碧府。這北碧府在巴蜀府以北,距離曼谷很近。由不得暹羅人不全力應對。”

“然後我軍就在巴蜀府登陸,之後直插曼谷?”

“正是如此!”

“嗯。”摩挲着下巴思考了許久,趙率教道:“許千戶,爲何我們不能直接去曼谷登陸?即便曼谷有要塞炮,他旁邊的兩個府呢?不都比巴蜀府要近很多嗎?”

“呵呵,好叫趙帥知曉。根據下官在暹羅的暗子送來的情報,在二月東海決戰之後不久,暹羅人就開始在曼谷船廠打造大量小型的火藥船。如果我們直航曼谷,說不得,會陷入火海之中。”

“原來如此,那末將沒有什麼疑問了。”

“下官還有皇上口諭轉述。”

“請千戶示下。”

“皇上說,羅闍浮屠這個人乃是雄主,其才華遠勝其父納黎萱。那納黎萱在國家滅亡之後,仍然能夠帶領族人復國。這羅闍浮屠要是在本次戰役中逃出生天,那我大明未來在南中也不得安寧。所以,此戰,羅闍浮屠,生要見人,死要見屍。他的重要性,排在曼谷,乃至整個暹羅國之上!”

“末將明白了,請許千戶回稟皇上,末將一定做好一切準備,待皇上親臨戰線後,一戰擒獲敵酋!”

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二零六章 科研後繼有人第六十五章 西南戰鼓擂動(二)(收藏滿2000加更)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三五三章 開陽終於登頂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六七七章 毛文龍的無奈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五四九章 美洲動亂新源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一六三章 山海關定方略(一)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三四二章 海上決戰想定(二)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七零零章 戰爭沒有停止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五五九章 克倫威爾論戰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