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

bookmark

作爲日本名義上的首都,京都城內有一大堆公卿定居。雖說這一年的三月,德川義直把天皇‘請’到了江戶,但絕大多數公卿們,還是住在這裡。

現在這個地方,連一個名義上的皇帝都沒有了,早就失去了實權的公卿們自然更不必早起。好歹這個季節是春天了嘛,早上睡個懶覺真的是再舒服不過的事情了。

可惜,25日的這天清晨,他們是註定睡不好覺了。

從這一天的六點開始,京都地面的人們就感到腳下有輕微的晃動。一開始大家還以爲是地震,但是很快就有人反應過來,如此有節律的震動,根本不是地震,而是大量軍隊數萬只腳同時踏在地面上引起的振動!

如此場面,結合公卿們近期得到的各種消息,大家非常清楚:明國人來哪!

雖說沒有實權,但公卿們到底是這個國家的精英階層,其民族意識算是覺醒得比較早的,因此,對於明國士兵他們本能的不喜歡。但是呢,和以前豐臣家比起來,如今的德川家對皇室和公卿的態度,真的是冷淡至極啊。所以,公卿們這會心情複雜:我們誰都不想幫。再說了,就算我們想幫誰,也沒有任何力量啊。

算了,還是先撤出京都吧,德川幕府居然在城裡駐紮了這麼多士兵,萬一這地方成了戰場那可就真的不妙了。

雖說京都所在的這個地方總體是平整的,但附近一樣有一些小山丘。公卿們出了京都城後,就非常統一的向着西北方向的愛宕山跑去:京都這地方也就是最近太平了幾十年,前些年的時候,什麼細川、三好、織田、明智,你方唱罷我登場,亂得不行。一旦有戰亂,大家都是跑到上愛宕山去避難的。

雖說愛宕山並不高,其山頂的海拔也只有九百餘米。但是這羣成天塗脂抹粉的公卿,也不過就爬到距離半山腰還有相當部分距離就已經是氣喘吁吁,不得不停了下來。

不過,對於此時在平地上展開的雙方大軍。站在兩三百米山腰上的公卿們,其視線已經遠比站在後方臨時搭建起的,只有二三十米高臺的朱由棟,要好得多了。

京都以北十餘里處,德川軍首先排出來的是三個師團。每個師團有一萬零五百步兵,一千五百名炮兵伺候着五十門105mm的大炮。

爲了儘可能的發揮燧發槍的威力,明日兩軍都是採用的大橫排,淺縱深的佈陣。如此一來,三萬多德川軍只排了六排,每排站了六千人!

這個陣勢從愛宕山上看下去,就顯得是一個一字長蛇陣,頗有些無窮無盡的壯觀。

而與德川軍隔了大約一千米外的明軍,差不多也是排了這麼一個陣勢。

兩軍相比,到底是德川軍早就抵達這裡嚴陣以待,所以他們的陣地有優勢:步兵站在前面稍微低一點的地方,炮兵陣地剛好位於比步兵站的地方高出那麼十來米的小土丘上。如此,炮兵的射擊視界非常好不說,還不太容易造成誤傷。

相對而言,明軍的陣地就有些差了:整個的一片大平原,以至於炮兵不得不前置,放在了和步兵線幾乎齊平的位置。

時間來到25日上午九點,春日的暖陽已經穩穩的掛上了高空,野外的霧氣也全部消散,視線變得非常好。在這個時候,愛宕山上的公卿們突然看到德川軍的陣地上飄起了一股白煙,幾乎就在這股白煙出現的同時,巨大的轟鳴聲和呼嘯的破空聲也傳了過來。

那是德川軍的炮兵陣地首先對着遠處的明軍開了一炮。

在歷史本位面,巔峰前裝滑膛炮的最大射程雖說達到了3200米(1861年英國鑄造,205mm口徑,14倍徑)。但很顯然,德川軍此時的105火炮並沒有這麼遠的射程:炮兵們在步兵身後大約五六百米的距離打出這枚炮彈後,炮彈在空中飛了近千米的路程,然後無力的落在了明軍陣地的前沿,激起了一大片帶着青草的泥土。

此時明軍排在前方的,是李純忠的第三鎮、黃得功的第七鎮,以及因爲曹文詔要統籌全局,由毛文龍負責前敵指揮的第一鎮。而這枚炮彈落下的位置,恰恰就是站在中間的第一鎮的陣地。

看着近在咫尺的炮彈,毛文龍雙眉緊鎖,用力的朝後面揮了揮手,然後後方明軍的炮手也把大炮的仰角增大,試着開了一炮。

這枚炮彈落地的地方,明顯比對方那枚炮彈差了一些。

看到這樣的結果,毛文龍再也沒有猶豫,他迅速的大聲下令:“擊鼓,全軍便步前進!”

隨着第一鎮的動作,其左右兩側的第三、第七兩鎮,也開始緩慢的向前行進。

在明軍前進的過程中,又是一陣呼嘯聲傳來,對面德川家的炮兵陣地開始持續的開炮了。

隨着明軍的前進,德川家的大炮準頭也越來越準。到了上午九點零五分,終於有一枚炮彈,準確的飛入了明軍的方陣。

這枚炮彈從空中呼嘯而下,直接砸到一名正在前進的明軍士兵身上,將其從頭到腳砸了個稀爛,其落地時巨大的勢能,在激盪起一大塊泥土的同時,也把旁邊的幾個士兵徹底掀翻。然後落到泥地上的實心原鐵球又重重的彈起,在向後方跳躍的時候,又削掉了另一名士兵的大腿:到了這裡,他的勢能基本被消耗乾淨了,再次落地後也只是輕微的彈起,然後又迅速的落在地面,咕嚕嚕的順着地勢滾了下去。

看着本方士兵的慘狀,毛文龍眼皮都沒眨一下,他大聲嘶吼,並讓各級軍官努力保持所部陣型。然後其雙眼只是死死的盯着前方德川軍的陣地。

在各級軍官的鼓舞和嚴令下,擁有‘橫海’這一獨屬名稱的第一鎮士兵們,神色漠然的踏着整齊的步伐,繼續有條不紊的勻速向前。在他們的身後,自有醫務兵迅速的跑了上來,將傷員們搬運下去。

就在明軍繼續穩定向前的時候,對面德川軍的陣地,突然又升起了無數股青煙,以及近乎混同於一個聲音的無數槍聲。

然後走在最前面的一排明軍士兵,就有好幾個毫無徵兆的倒了下去。

這一排槍聲之後,又是一陣呼嘯聲傳來,更多的爆炸聲在明軍的方陣中響起,不管是第一鎮,還是旁邊的兩鎮,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傷亡,以及聲量不一的慘叫。

不過,這樣的慘叫也就是一瞬間,在吼出來之後,就被聲音的主人們以極大的意志力給強行壓制了下來。

到了上午九點十二分,明軍的方陣內雖說已經有了不少痛苦萬分的低沉嘶吼,但是面對先發制人的德川軍,明軍的陣線依然極爲整齊。

“立定!”

“噼啪~”隨着各級軍官的發令,明軍開始停下腳步。但與此同時,德川軍陣地上又是一陣齊射,然後明軍士兵繼續撲倒。

“都有了!取槍,瞄。”

一個軍官沒能把命令喊完,就中了一彈倒了下去,但迅速的就有另一個軍官站了出來,幾乎毫無阻隔的繼續下令:“瞄準,開火~!”

“噼啪~”巨大的聲響中,明軍的戰線上也騰起無數股的青煙。緊接着,德川軍的陣地上,也有大量的士兵開始向後栽倒。

“第一排後退,第二排上前,開火!第二排後退,第三排上前,開火!第四排!第五排......第一排再次開火!”

隨着各級軍官一疊聲的下令,整個一線三萬多明軍,秩序井然的依次上前,舉槍,開火,然後再有序的退下,裝彈。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明軍依然不斷被對方的燧發槍兵和炮兵收割着生命。但三萬多戰兵,依然維持了近乎整齊的一條戰線,絲毫不見散亂。

雖說德川家早早的就在這裡以逸待勞,並且事先修築了一些簡要的工事。但致命的是這些工事不能太高:日本人此時比大明的男子平均身高矮了近20公分,修高了就沒法打了。所以,這些工事的防禦力非常有限不說,面對對面明軍迎着本方兇狠的火力,仍然是退兩步進三步,緩慢但卻堅定的逼近本方陣地的態勢。直讓此時坐鎮在一線的德川軍指揮官們在春天的空氣裡,感到全身都溼透了。

到了上午十點零五分,明軍方陣已經距離德川軍的防禦工事不到三百米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線的德川軍指揮官突然驚恐的發現,自己的頭頂上,迅疾的飛過了無數個黑影。

明軍的炮兵,緊緊的貼着本方步兵不斷前進,到了這個時候,終於可以把火炮高高的仰起,然後直接打擊日軍的防禦工事和後方的炮兵陣地了!

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五八七章 皇明憲章摘錄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一六三章 山海關定方略(一)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三五四章 宗教戰爭開始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六三零章 朱由棟的決心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