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

bookmark

李嘉慷慨激昂的說完這些話後,坐在屋裡的四位同僚裡,反倒是瞿式耜、黃尊素給予了響應,杜攸寧則是滿臉憂慮。而彭曉冬呢?他在捻鬚長考了一陣後道:“太守,真要說人口,其實我們還有兩個來源。”

“哦?子勤兄有何良策?”

“下官不是負責本州的司法麼?這新加坡每天商船往來極多,所以民事糾紛也很多,下官也經常接觸到西班牙人,不,嚴格來說他們不是西班牙而是葡萄牙人。據他們講,如果我們有需要,他們可以從非洲給我們運送黑奴過來。”

“黑奴?”接話的是黃尊素:“就是以前唐朝時期說的什麼崑崙奴吧?”

“學政說的不全對,唐朝時的崑崙奴,主要是尼格利陀人,膚色黝黑,個子矮小。當然,那時候的崑崙奴裡也有今日非洲的黑人,比起尼格利陀人來,要高大得多,在當時也賣的很貴,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

“原來如此,受教了。”作爲書生,黃尊素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學術討論了,哪怕因此顯得自己無知也毫不生氣:在這一點上,方山學生的博學,確實是黃尊素欣賞和佩服的,由此也讓他對朱由棟的感覺很複雜。

“太守,下官剛纔說的,乃是葡萄牙從非洲捕獲的黑人,身材高大,四肢粗壯,力氣和耐力都不成問題。而且和這附近又懶又不服管教的馬來人比起來,這些黑人的馴服度很好。”

“嗯......”大明本土此時並不禁止人口買賣,如李嘉等三人,早年都是被曹化淳給買來的。所以,對於買賣黑人,他們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因此,在短暫的思考了一會後,李嘉問道:“價錢怎麼算?”

“太守,諸位,葡萄牙人負責販賣黑奴的方向主要是在美洲,那邊西班牙人的人力缺口也很大。據聞,美洲當地的印第安人,呃,不,用皇上的話來說,這些美洲土著是我殷商後裔,所以得叫殷地安人。咳咳,總之,這殷地安人呢,懶是不懶的,但是反抗精神比較強,不太馴服。加之從醫學角度來說,美洲與我歐亞隔絕數千年,我歐亞人去了美洲之後,平時在我歐亞人身上不致命的細菌,往往會造成大批殷地安人死亡。而西班牙人在美洲有大量的數萬畝甚至數十萬畝規模的種植園,所以美洲極缺勞力。然後葡萄牙、西班牙人就從非洲運送黑奴過去做苦工。這種貿易,西班牙是採取的特許貿易,也就是說,只有該國王室認可的幾家公司才能做這樣的生意,其他公司這麼做,被西班牙的艦隊查到了是要被沒收貨物,治罪船主的。所以,太守,諸位,若是我們想要購買黑奴,不是隨便找一個葡萄牙或者西班牙人就可以的。”

“......好吧,那此事,請子勤兄加緊聯繫,只要價錢不是太貴,我們先少批量的買個一兩百個進來看看效果。”

“下官領命,這買入的價錢上限是多少,請太守劃下來。”

“說到這個。”李嘉微微一笑:“本官在這裡給各位交個底,現在是天啓二年十月,秋稅已經統計完畢。總的來說,本州預計明年可以爲朝廷上繳三萬七千銀元的國稅,至於地稅嘛,除了公職人員薪俸、各項行政開支以及公共服務外,大約還能有一萬兩千的盈餘。”

“太守辛苦了,沒想到才兩年,本州就實現了盈餘。”

“哈哈哈,都是大家精誠團結纔有今日啊。”也對四位同僚還禮後,李嘉道:“所以,子勤兄啊,本官覺得,這上限嘛,就定在五塊銀元好了?畢竟,當年你我都是二兩銀子一個這樣被買進方山的,那時候我們可是什麼都不會做,只能吃飯的廢物啊。”

“呵呵。”回憶起進方山前的慘狀,彭子勤的牙齒也禁不住抽了一陣風,好半晌纔回過神來:“下官知道了,會後就去聯繫葡萄牙人。另外,太守,據聞皇上準備在曹帥徹底了結虎墩兔憨後開始清查軍黃冊,可有此事?”

“好像是聽到一點風聲,哎呀!子勤提醒得是!蒙古人這次被徹底擊垮後,北方邊患壓力將極大減輕,朝廷根本不需要在九邊駐紮那麼多軍隊。然後再清查軍黃冊......這起碼要多出上百萬人無處安置!哈哈哈,我新加坡哪裡還會缺人吶!不行,本官得親自去一趟北京,不然再多的人,都要被孫傳庭吶,還有西貢州、金邊州、曼谷州甚至仰光州的那些王八蛋給搶光了!”

“下官正是有此想法,還請太守辛苦奔波一趟。”

“不辛苦不辛苦,這樣,本官會後稍作準備就出發,哎,現在發文到南京再等吏部批准本官進京是來不及了。這樣,本官先去中南總督府,熊總督同意後,就立刻去北京。本官北上期間,諸位要精誠合作,趕緊的把房子先建起來,這一次去北京,若是皇上不給本官十萬人,本官就躺在紫禁城門口不走了!”

......

新加坡州因爲地理關係的原因,獲取中央的消息是最晚的。事實上,當李嘉這邊纔剛剛作出北上要人的決策時。在其西北方向的仰光州,該州的知州洪承疇已經將州務全部安排妥當,並且通過南京吏部,拿到了允准他進京的正式批文。

不管在歷史本位面上如何評價此人,但必須要承認一點,此人的具體辦事能力是相當強的。他主政的仰光州,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比新加坡州要強得多。

兩年下來,仰光州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了六萬,其中漢人佔了三萬餘。在產業發展方面,除了港口服務外,洪承疇還大力發展農業,得益於他身後就是廣闊的伊洛瓦底江平原,加之緬人的勤勞堅韌遠勝馬來人。所以仰光州的農業發展,超出新加坡不知道多少個等級。

商業方面,他主動降下身段和緬王合作,大力修建從木邦到仰光的官道,然後讓大明西南三省甚至藏區的物品從仰光出海。由此,除了蜀王府賺得壇滿鉢滿外,整個木邦—仰光一線的沿途漢、撣、緬、孟等族百姓都因此而受益。短短兩年間,洪太守能吏之名,已經響徹整個西中南半島。

“諸位,本官這就去北京了。這一次,一定儘可能的多接一些北方的同胞來我仰光享福。”

“下官等恭送太守,願太守此次入京,凱旋而還。”

10月3日,李嘉和洪承疇近乎同時從各自的任所向北京出發。與此同時,在這天的仰光港內,駛入了一艘西班牙大帆船。

三年前,日泰聯盟主動對大明宣戰的時候,西班牙也跟着來插了一腳。在大明初步扭轉戰局後,西班牙就迅速的抽身。所以,兩國從未正式宣戰。因此,西班牙籍的船舶,是可以光明正大的駛入大明的港口的。

當然哪,既然駛入港口,那就必須接受大明軍方的檢查。

“歡迎,歡迎。”一個滿臉絡腮鬍,黑黃色頭髮,藍眼珠的西洋人一臉謙卑的對着登船的大明士兵不斷的鞠躬,操着生硬的漢話道:“李將軍,歡迎您再次登臨敝人的商船。”

“行了行了,老費(爾南多),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我只是個把總,離將軍還差得遠呢。”

“哦,這是一個良好的祝願,或許叫着叫着就實現了呢?”

“去去去,沒看到我身邊有監察御史衙門的人麼?真要是應了你一聲,明天就被彈劾了。你這不是害我麼?”

這個李把總雖然這麼說着,但臉上卻是滿臉笑意,而他身邊的御史衙門的辦事人員,則是一臉漠然,不發一語。

“好了,說說,這次進港是幹啥啊?常規補給?還是要卸貨售賣啊?”

“哦,李將軍,這次我是要在貴港卸貨做生意。”

“賣什麼東西啊?”

“哈哈,李將軍,這次我們售賣的,是我們西班牙新出產的一種商品。他可以讓享受他的人,在飄飄欲仙中,清晰的在腦子裡看到天國的場景!”

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二章 爺爺你辛苦了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七三五章 子彈是公平的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六六一章 貴公子的改變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三五四章 宗教戰爭開始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二五八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五八七章 皇明憲章摘錄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二十七章 原始資本積累(二)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