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

bookmark

“呃……父皇的深意兒臣懂了,只是,這礦監什麼的良莠不齊,有的人出去辦事確實鬧得不像話,父皇是不是更換品德操守更好的一些人去辦理此事?”

“哼!”今天的萬曆皇帝心情出奇的好,所以很是乾脆的甩了甩衣袖:“朱由棟!”

怎麼又是我?

哎,沒得辦法啊。不能自曝,又得需要這位皇帝爺爺的全力支持。所以,他的要求得儘量的去達成。

很無奈的朝着朱常洛恭敬的施禮後,朱由棟只說了一句話:“父親,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礦監出去害的都是什麼人?都是有錢人!這些傢伙單就礦脈這一件事情來說,被無端的指定自家的祖宅有礦脈,以此被敲詐勒索當然很冤。但是你們這些傢伙之所以這麼有錢,難道不是偷稅漏稅來的麼?你們的家產難道就只有這麼一點點?讓你們破點財,然後國家有了錢,可以發軍餉讓士兵抵禦外敵。可以給受災地區發賑濟。嗯,不用說了,你們的犧牲是有價值的。

“棟兒,你小小年紀是從哪裡聽來的這些荒謬之詞?”這下朱常洛是真的有點生氣了:“我們家是皇室,就要關愛整個大明天下的百姓。什麼一家哭,一路哭?要讓所有的人都不哭,纔是我們的目的。”

“呃……”,沒法頂嘴,但這並不妨礙朱由棟在心裡吐槽:父親大人誒,有空呢還是要多讀書,不要一天到晚像只勤勞的小蜜蜂一樣在選侍當中嗡嗡嗡。這是什麼荒謬之詞?這是范仲淹的名言好不好?還有,你真的是個好人嘞!可惜,好人是做不了皇帝的。

“哼!”對朱常洛如此白癡的言論,朱由棟限於身份不能多說什麼。但是不要緊,上面還有一位爺爺呢。

“太子啊,剛纔棟兒在那裡說了那麼多看來你是沒有聽進去啊。你去把萬曆元年的茶課和萬曆三十一年的茶課做下對比,就什麼都明白了。”

茶課這個東西呢,就是茶葉稅。作爲一種嗜好品,在大明,茶葉的產銷量都是極大的。所以,國家也對茶葉進行特別的徵稅。管理這項稅收的,是文官。

萬曆元年的茶稅是二十三萬兩,三十一年的茶稅是,呵呵,兩萬六千兩。

看着瞠目結舌的朱常洛,朱由棟心裡不由得一陣悲涼:哎,這還算不錯了啊,你要是知道後來在崇禎年間,全國茶稅不到一百兩。那還不得嚇壞了啊?

這就是我大明的文官們!這就是我大明提倡道德治國,花了兩百多年養育出來的道德楷模,君子們!

派宦官出去收稅,宦官是肯定要撈要貪的。但是這些傢伙,由於一身權勢全都來源於皇帝,所以多少還是有底線的。至少,單單礦稅一項,全國各地的宦官們至少能保證每年輸入內廷五十萬兩白銀。多的時候甚至上百萬兩!

從萬曆執政的中期開始,皇帝就不斷的用這些內帑補貼國家財政。到了萬曆逝世的時候,內庫還有存銀八百萬兩。正是這些錢,才讓歷史本位面的大明,在萬曆皇帝之後,還苟延殘喘了二十多年。

皇帝,以一人御天下,也不可避免的以一人敵天下。如何以一人對抗萬人?簡而言之,控制住人事權、軍權和財權是根本。

可是人事權這個東西,正在逐漸的遠離皇帝而去。

文臣這邊,其實權最大的大學士是廷推的。雖說皇帝可以直接指定,但是在道德治國的枷鎖下,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大臣敢不接受廷推而直接通過皇帝任命進入內閣。

更混賬的是,皇帝直接發的聖旨不管用,還得內閣首輔或者次輔副署,並且給事中沒有封駁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單純皇帝的聖旨叫中旨,大臣若是拒絕了中旨,天下只會讚譽一片而絕不會有人說這人目無君父。

而武將這邊呢?哎,衛所制度已經爛完了。武將們在文臣的淫威下瑟瑟發抖。早年萬曆皇帝曾經寫信給一些武將,說是討教兵法,其實就是在拉攏。這事兒被文臣們知道後,就威脅那些武將們,說你們不要忘了武宗時期的江彬其下場如何。然後,這些武將就寫信給萬曆,請皇帝陛下饒他們一命……

人事權都不完整甚至漸漸遠去了,軍權也有了一層隔膜。財權呢?

現在大明流行道德治國。一年的賦稅收不齊,不是地方官能力不足。而是父母官愛民如子,是道德楷模。若是哪個地方官年年都把賦稅收齊了,那就是倖進小人,想用普通百姓的累累白骨鋪就自己的仕途!

所以,現在皇帝能夠有效掌控的,也只有宦官和錦衣衛了。而且,也只是有效掌控,並不是完全掌控。因爲,宦官和錦衣衛也要受到文臣的影響和滲透。

再說了,到底還是文化水平太低,宦官和錦衣衛們經常都被文臣們給忽悠瘸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張宏,因爲反對萬曆收取礦稅,苦諫無效後居然絕食而死!

這個張宏可是在張居正去世後,迅速的鬥垮馮保,幫助萬曆穩定住朝政的名監啊,對萬曆最是忠心耿耿不過。而且一個人以死明志,怎麼都不能說人家居心叵測了。這隻能是說明,張宏是真的被文臣們給忽悠了進去,真心的以爲收取礦稅是在害天下!

連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太監都不理解自己,萬曆皇帝心中的悲涼和孤獨,也就可以想象了。這也就可以理解,爲什麼他一輩子都對鄭貴妃寵愛有加。

“今天就到這兒吧,太子且回去休息。好好的想一想今天朕和棟兒說的話。還有!”萬曆站起身來:“太子,還有你們幾個老傢伙,今天的話,都不準外傳!”

“遵旨。”

“嗯,朱由棟,你跟爺爺來。”

“是。”

祖孫二人來到一座偏殿後,萬曆嘆了一口氣:“我常聽說,有生而知之者,以前總是不信,今天算是開了眼了。棟兒,你究竟是何人?”

“皇爺爺您在說什麼?孫兒聽不懂。”萌新的大眼睛砸吧砸吧的,一片茫然。

“哎,爺爺大約也是四歲的時候開蒙,那時候先帝還只是裕王。爺爺記得,那時候是陳以勤陳先生教爺爺唸的三字經……可是爺爺也是到了六歲的時候,才把三百千給背下來了。而且,那時候爺爺對世宗(嘉靖)皇帝一朝的各種政務,可是根本不懂啊。”

我能說什麼?除了沉默,我又能幹什麼?

“哎,爺爺今天還是心太急了一點,一下子把你推倒了風口浪尖。今天的話,肯定會走漏消息的,到時候,外面的那羣瘋狗又要亂叫了。”

“呵呵,皇爺爺,咱們是人啊,幹嘛要理會狗的狂吠?”

“唔……哈哈哈哈哈~~~說的好,說得好!不過棟兒你以後可得注意了,這話千萬不能除了爺爺之外的任何人說。”

“是,孫兒記下了。”

“嗯,現在你也到了正式開蒙的年紀了。爺爺會讓陳矩給你安排伴當、陪讀以及侍講先生的。你還有什麼要求,可以直接給爺爺提。”

“呃……皇爺爺,說到要求,孫兒還真的有一點。”

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七七九章 雙方繼續加碼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圍成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五九九章 公務員的考試第六十五章 西南戰鼓擂動(二)(收藏滿2000加更)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七二三章 如何擴大內需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覺悟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對武士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二十七章 原始資本積累(二)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一零三章 我們的海賊王(五)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二十七章 原始資本積累(二)第七零零章 戰爭沒有停止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四二零章 雙子們的佈局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