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

bookmark

“臣李成樑拜見皇帝陛下。”

“誒,汝契啊,都一把年紀了,不必多禮。來人啊,給寧遠伯搬個凳子過來。”

“皇上如此厚待老臣,老臣感激涕零!”

在內閣的閣老們商量着給朱由棟找老師的時候,萬曆皇帝也把在遼東鎮守的,此時已經七十八歲的李成樑給招了回來。

這當然是朱由棟的主意。

在歷史本位面,李成樑先後兩次出鎮遼東。前期鎮守期間,一方面是他還年輕,建功立業的想法還很強烈。另一方面,那時候文有張居正、申時行、王錫爵等人做他的後臺,哪條瘋狗敢噴他就會被閣老們收拾。而武有戚繼光對他進行各種支持。所以,他第一次鎮守遼東期間,日子過得很舒服,也紮紮實實的做了很多事。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1591年他被彈劾罷免。

等到1601年,遼東總兵馬林被彈劾去職後。由於李如鬆在此之前已經陣亡,遼東一時找不到有威望的大將。所以首輔沈一貫再次推薦李成樑出鎮遼東。

歷史證明,這一次安排李成樑出鎮遼東,對於大明來說,就是災難的開始。

人呢,隨着年齡的增長,熱情、進取、奮鬥、開拓什麼的精神都會越來越淡。取而代之的往往是保守、爲子孫後代考慮更多的私利以及由於身體機能的下降不可避免帶來的昏聵。

具體到李成樑來說,由於早年都被朝廷各方大佬保護得很好,所以一直順風順水。等到申時行、王錫爵等人因爲國本之爭迅速倒臺後,他就被張鶴鳴這樣的傢伙一本參倒,然後坐了十年冷板凳。因此,在再次出鎮遼東後,他的想法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可以說,歷史本位面上,1601到1608的七八年間,那就是努爾哈赤這個李成樑的家奴發展的黃金時期。李成樑把建州女真附近的漢人遷走,出兵打擊建州女真最大的敵人葉赫部。讓努爾哈赤迅速的做大了起來……

小爺的任務是如此的繁重,時間是如此的緊迫,怎麼能夠讓建奴拖住小爺的腳步?

不過,到底朱由棟這會兒才四歲。即便他在萬曆面前表現驚豔,但在不能自曝的前提下,上下嘴脣一碰,就讓萬曆把李成樑這種國家大將從遼東調回來,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只能是曲線救國:皇爺爺,您不是要孫兒提要求麼?那孫兒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請讓我大明最負盛名的統帥,李成樑伯爵,擔任我的老師吧!

這個要求,着實讓萬曆很爲難。

中原政權,能夠威脅其生存的力量,從來都是來自北方。具體到這個時間點來說,兩百多年的軍事、經濟、文化打擊累積下來,正北方向的蒙古已經衰落、分裂得不成樣子了。而東北方的女真人卻頗有一點方興未艾的感覺。所以,現在大明的邊防壓力,主要就是在東北。爲了皇太孫的教育,就把國家最重要的邊防大將抽調回來,這要是以後出了事情,算誰的?

再說,李家是遼東的超級大地主、大軍頭。麾下的家丁都上萬了。你說調回來就調回來?

而且,明代的皇子教育,啥時候開始是武將能夠摻和的了?要不是李成樑有寧遠伯的爵位,一個武將想在非出徵的時間點單獨面見皇帝?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到底是穿越者,雖然對歷史大勢的瞭解遠勝這個時代。但到了具體實務的時候,朱由棟考慮得絕對沒有萬曆周全。

“這次招汝契回來呢,主要就是很久沒見到汝契了。看到汝契身體如此康健,朕心甚慰。”

“勞煩皇上掛念,老臣感動莫名!”

“嗯,汝契啊,現在遼東的形勢如何啊?”

“請皇上放心,遼東的邊防問題,主要就在女真人。最近這些年來,建州女真非常恭順,海西女真四部屢遭重擊。至於野人女真,離我大明甚遠,無所慮也。”

“嗯……建州女真這些年恭順是恭順了,但是汝契在遼東要注意女真諸部之間的平衡。不能因爲建州女真的恭順就對其疏忽大意。”

“臣遵旨。請皇上放心。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臣是一直牢記在心頭的。”

“呵呵呵,那就好。汝契啊,你今年都七十八了吧?”

“多謝皇上記得老臣的年紀。”

“嗯,沒想到昔年威震遼東的寧遠伯,今日也是耄耋老人了。”

“皇上,臣雖老,但仍能……”

“誒……”伸出一隻手,打斷了李成樑的話,萬曆道:“李家世代爲將,乃是我大明的棟樑之一。哎,朕的愛將子茂若是沒有陣亡的話,現在也該有五十五歲了吧。”

“老臣謝過皇上還記得犬子,如鬆他若是活到現在,確實當有五十五歲了。”

“汝契節哀,你的兒子可比朕多啊。嗯,不算子茂,都有八個呢。”

“呵呵,老臣慚愧。”

“你的小兒子今年多大年紀?”

“臣的九子如楠,今年十八歲。”

“你的長孫呢?”

“呃,老臣惶恐,臣的長孫世忠,今年三十二歲了。”

“哈哈哈哈~~汝契啊,朕也不跟你繞彎了。實話跟你講,朕的太孫朱由棟,計劃明年正式就學。朕需要一些重臣子弟,來做太孫的侍衛。你的長孫年紀太大了一點,你的小兒子年齡正合適。讓這孩子轉職錦衣衛,先給個百戶的品級吧。怎麼樣?你可捨得?”

“太孫有需要,臣有什麼捨得不捨得的。只是皇上,老臣實話實說,因爲如楠這孩子是老臣六十歲纔得到的兒子,所以從小溺愛了一些。現如今十八歲了,弓馬都稱不上嫺熟,比起他的幾個兄長來,簡直是我李家之恥。所以,若是要太孫的侍衛的話,莫不如讓臣的長孫來伺候。”

“這……汝契啊,太孫今年才四歲啊。”

“爲皇上效力,臣不會去想那些沒用的東西。”

“好!汝契啊,朕除了要給太孫選侍衛之外。還需要給太孫尋找陪讀。這陪讀嘛,大內的內書堂會選擇一到兩名聰慧點的小宦官。此外,英國公、成國公府上年齡合適的子弟也會選上一兩位。但是朕還想在你的子孫裡找一位年齡合適的。”

“老臣多謝皇上關愛。如此,臣有一孫,名純忠,今年六歲。與太孫年齡相仿,可以爲太孫伴讀。”

“呵呵呵,好。汝契啊,朕看你雖然精神矍鑠,但到底是年紀大了。雖說遼東須臾離不得你。但這人哪,年紀大了身邊怎麼能沒有兒女照顧?朕把如柏派到遼東去做個參將吧。如此,也可就近照顧你一些。”

“浩蕩天恩,直讓老臣感激涕零。臣定爲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一零三章 我們的海賊王(五)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一二九章 東林陷入頹勢(四)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一零二章 我們的海賊王(四)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一二九章 東林陷入頹勢(四)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五十七章 慈慶宮的墮落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勞動法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七七九章 雙方繼續加碼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