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

bookmark

到底是年紀大了,陸鳳儀在堅持着說完後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力不能支。朱由棟遂吩咐吳有性趁着夜色趕緊的把老先生送回去:雖說老頭子八十多了,但是能夠讓人家的晚年少點煩惱還是應該做的。

在吳有性離開後,看着大廳裡躍躍欲言的衆人,朱由棟一甩衣袖:“今日之會,其一,內容不得外傳。其二,大家回去好好想一想,然後三日內向孤提交如何整頓黃冊庫的意見。今日就到這裡,都散了吧。”

“是……我等恭送太孫。”

回到後面的寢宮,在宮女的服侍下更衣、沐浴後,吃了一點夜宵,又讓王承恩去找了一個擅長按摩的宮女來給自己按頭。這麼折騰一番後,鬱悶的心情和疲倦的身體總算都好了一點。然後他讓所有人都離開,自己再一次陷入了雙肘靠膝,雙手撐額的長考狀態。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作爲陰差陽錯被選中的穿越者,朱由棟從來都不認爲自己一個人全知全能可以包打天下。從他轉生到這個時代後,已經反覆思考過自己的路要如何走。而且多次思考的結果其實都是一樣的。

大明擁有這個時代最多的人口,最勤勞聰慧的人民。只要能夠充分發動他們,能夠安心的依靠他們。在未來與其他穿越者的戰鬥中,朱由棟或許會有失敗,但絕對能夠迅速的重新站起來!

可是這已經基本崩潰的黃冊庫,讓他非但不能去依靠百姓,還得面對全國到處洶涌的流民潮。

而且,從黃冊庫的癱瘓便可以看出,整個大明的官僚機構,從上到下,已經全部爛完了。如果不把百姓安居樂業和官僚機構清廉高效這兩個目標達成,呵呵,不要說和其他穿越者競爭了,恐怕自己都要做亡國之君了!

看來自己的皇爺爺看得還是比自己深遠啊。當自己還執着於搞點科技發明,賺點小錢,或者在木邦、寬甸這樣的小地方小打小鬧的時候。這位爺爺已經強行把自己推到了更高的位置,只是爲了讓他看得更多、更遠!

大明的官場從整體上來看,確實是爛完了。但就個體而言,確實有很多有理想的官員爲了挽救這個國家而付出了實際的努力。

比如海瑞。

海剛峰做應天巡撫的時候,深知黃冊庫的問題。也清楚由於黃冊的失控導致民間出現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爲了扭轉這一局面,他採用了一個很笨,但確實有效的方法:一件一件的慢慢捋。

可是一個人的力量能有多少呢?就是你海瑞不要命的幹到死,又能捋清楚多少?而且,他這邊剛開了一個頭,近乎滿朝文武都齊齊對他施壓。最後他也只能黯然去職。

真正做出了成績的,是張居正。

一條鞭法的核心,就是化繁爲簡。什麼田賦、徭役、加派,統統合而爲一,統一折算成銀兩。農民以後交稅什麼都不用算,就單交一筆錢就行了。

作爲穿越者,朱由棟是非常贊同這個想法的:這個時代,百姓識字率低,由於統治成本的原因,皇權又無法下縣。你稅種越多,各級小吏和鄉里的村霸便容易上下其手。最終的結果是朝廷沒收到多少錢,普通農民紛紛破產。而稅種化繁爲簡後,各級官吏想要上下其手,這難度就增大了太多。

尤其是允許徭役折銀這一政策,那是大大的善政。一個農夫要出去服徭役,家裡缺乏勞力容易導致家裡的人餓死不說,還得自帶乾糧,搞得不好死在外面。這對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來說,徭役就是雙重乃至多重傷害,一個不小心就家破人亡。而當允許徭役折銀後,小農的利益就得到了有效保護。而只要普通小農不大量破產,國家的根基就還是穩定的。

可是小農不破產,士紳們怎麼擴張呢?

所以,一條鞭法毫無疑問的觸動了官僚士紳階級的利益,但在張居正在世的時候,有政治強人強行施壓,一條鞭法還是有效推行了下去。但是當張居正死了之後……

對張居正的身後,朱由棟是很惋惜的。但在短暫的惋惜之後,他陷入了一個新的長考:爲什麼海瑞剛剛開了個頭就被迫辭職,而張居正卻能強硬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兩者對比,那當然是張居正比海瑞有更大的權力,當朝活太師,有明一朝唯一一人!

可是問題又來了,張居正再怎麼權力大,就算像他自己說的‘我非相,乃攝也’,是攝政王吧。但他的權力還能大過皇帝?可爲什麼後來皇帝卻無法保護一條鞭法,以至於在張居正死後不到二十年,一條鞭法就近乎名存實亡了呢?

反覆思考後,朱由棟眼光一亮:張居正不光是內閣首輔,文臣之首。在他執政的時代,他還有軍隊的支持!

其他的不說,戚繼光、李成樑,那個時候都唯張居正馬首是瞻。而那兩位的部隊是當時明帝國最能打的。所以,管你官僚士紳有再大的不滿,真要撕破了臉皮往死裡整的話。你們只能不斷的用奏章、輿論來批判張太師的靈魂,而張太師卻可以用武器來批判你的身體。

張居正之後,驚魂未定的文臣們迅速隔絕了武將和皇帝的聯繫。從此之後,皇帝再想振作,也是沒有辦法了。

想到這裡,思路似乎清晰起來了。

天朝太祖一語道破的真諦,我怎麼就忘了呢?這句話,不光適用於打天下,更適用於守天下!只要我有足夠的力量,管你什麼豺狼虎豹、魑魅魍魎,統統一刀砍下去……這個世界就清淨了。

哼!等小爺掌握了足夠的力量後,你們這些大明軀體上的蛀蟲就會發現,張太嶽對你們算是溫柔的了。在當前生產力不夠發達,農業稅確實沒法免除的情況下。小爺的學習目標可是歷史本位面上我大清裡的雍正。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火耗歸公。

雖說雍正推出這三條,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割漢族地主官紳的肉去養那幾百萬不事生產的八旗子弟,但這三條政策真的很好,是不是?

一條鞭法你們都不喜歡了,這三項政策你們肯定更不喜歡是不是?可是在歷史本位面上,面對雍正的赫赫屠刀,你們最後不都捏着鼻子認了麼?

雍正能夠辦成的事情,我這個穿越者沒有理由辦不成。只要,只要能有一支絕對忠誠於我,並且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軍隊。

當然,光有軍隊還不行,還需要其他很多配套的東西。比如說,後世研究就發現,一條鞭法就算張居正能多活幾十年一樣會失敗,因爲這個政策受限於明代政權體制,天生的在技術操作上存在較大的隱患。

但是這些,對於穿越者而言都不是問題。

“哈哈哈哈哈~~~”隨着南京皇城裡的更夫敲響五更鐘的時候,南華宮的書房裡,響起了一陣孩童暢快的笑聲。

“王承恩!”

“小爺,奴婢……哎喲,小爺,您的頭髮?”

“嗯?吾的頭髮怎麼了?哎,沒事,快點,撲紙磨墨,趁着這會腦子裡的念頭還算清晰,吾要給皇爺爺寫信!”

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五八零章 歐洲的科學家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四八四章 一塊都不能少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