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乙利用邢有利條件發展農牧業,使商朝經濟得到恢復與發展。
他又通過在戰場上得到的經驗,用皮革發明了鞍墊,這是一種可以讓人更加穩定,舒適地騎在馬上的工具。
鞍墊的出現,逐漸讓商朝的騎兵數量足以與那些長在馬背上的北漠人媲美,商軍通過步騎車協同作戰,在雍州的部分地區取得了不少的勝利。
祖乙三年,龍魚死,祖乙立刻遷去臨近的庇,將在邢都的大量財富保留了下來,邢在不久之後就遭洪水淹沒。
祖乙遷庇之後,任命巫賢爲卿士,營建都城,立宗廟、築社稷、造營室。社會經濟發展非但沒有因爲遷都而停滯,反而得到恢復和發展。
祖乙七年,祖乙以鎮壓黎人叛亂爲由,出兵下青州。還以借道爲由,強行控制了泰山山脈南部的徐州之地,不過之前被祖乙給予極大甜頭的徐州諸國並沒有多說什麼。
最終赤巨氏,黃祿氏滅族,商軍控制了濰水以西的土地。
祖乙頒佈新政,令主要人羣已經商化的上青州徹底併入冀州,而爲間接統治山東半島(下青州),也就是現在的青州,扶植願意歸順的萊夷管理濰水以東的黎人。
祖乙令在濰水以西居住的部分東夷人遷入豫兗二州,將商人遷入,至於留在本地的東夷人強制移風易俗,逐漸同化融合。
————————
在這時,有名樵夫喚做萬年,極具聰明,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砍完就坐在樹下休息。他眼望著樹影出神,不知不覺過了大半個時辰,他發現地上的樹影悄悄地移動方位。
萬年靈機一動,心想,何不利用日影的長短來計算時間呢?於是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儀器——日晷。
後來,他又將傳統計天時的儀器——漏刻與他所發明的日晷進行比較,發現二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他對此非常疑惑,花了好久才搞清楚原因...
原來,傳統漏刻大多使用單隻漏壺,滴水速度受到壺中液位高度的影響,液位高,滴水速度較快,液位低,滴水速度較慢,這樣是會有誤差的,於是他對目前的漏刻進行了改良,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的漏刻。
萬年帶着日晷和多層漏壺去見祖乙。祖乙明白此事重大,可以利於萬民,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並派了十二個童子服侍萬年。
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完善以干支紀日的歷法,爲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萬年同意了,至此年復一年地完善曆法。
一日,祖乙去了解萬年完善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着: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祖乙頓感日月起落之法則就在面前,便知道萬年沒有辜負自己的期待,而後便悄悄走了,沒有打擾他。
祖乙十九年,祖乙因舊傷復發而去世,他在位期間任用賢臣巫賢,勵精圖治,挫敗外敵,振興商朝,史稱“祖乙中興”,號爲仲宗(注1),死後由其子祖辛(名爲旦)繼位。
見文武雙全的祖乙終於去世,商朝內部的反商分子鬆了一口氣,開始蠢蠢欲動,企圖挑戰新商王的權威。
特別是杞國人,他們祖先投降商湯得以倖存建國,本以爲可以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誰曾想成湯死後,情況急轉直下——杞國被商族諸侯暗中欺壓,商王對此不管不顧,杞國弱小,只能忍氣吞聲。
直到杞人聽聞西北戰事,他們又充滿了希望,覺得自己的苦日子終於到頭了。
祖辛二年,杞伯與黎王益後裔,當時是徐伯的徐翀一同發動叛亂,妄圖憑藉黃河將商王封鎖在河北,讓商王令無法抵達河水以南,到時候諸侯割據,羣雄並起,河南守軍方寸大亂,而後黎王順勢南下,迴歸中原,黎人橫行霸道的時光重新歸來了。
但杞伯忘了,杞國究竟有多弱小。杞人甚至連豫州都沒出去,就被周圍諸侯打退了回來。
最終只剩下徐翀一隻獨木,苦苦支撐來自四面八方的圍攻
幾個月後,祖辛率軍平叛,徐杞二伯被殺,杞國被廢,殘餘的杞人逃入泰山山脈之中。徐國倒是沒有被滅,因爲它由極高的戰略地位——位於泗水與淮水的交接處,並靠近揚州,祖辛擁立了親近商朝的徐肈做徐國國君。
祖辛憑藉這次機會,建立起了自己的權威,也震懾住了那些蠕蠕而動的野心家,並收穫了一個壓制揚州黎人的絕佳橋頭堡,他心底裡一定是非常感謝杞伯的吧。
祖辛順延祖乙的政策行事,青徐二州從東至西,商化程度愈發深入。
祖辛很是滿意,準備着手對揚州動手時,一份來自雍州的軍報緊急送入宮中,報告說前線開始出現銅皮戎人,有的甚至需要將士們砍三劍才破其皮入其肉,商朝武器裝備的優勢要被追平了!
茲事體大,祖辛不得不擱置自己的計劃,開始思考起應對措施,若是對外一敗塗地,也沒有整合內部的必要了,畢竟商朝不存在了。
祖辛欲找到一種熔鍊後能比銅更硬的金屬礦石,也就是巫族“銅皮”的下一個等級“鐵額”的“鐵”礦石,以繼續保持商朝的武器裝備優勢。
他下令全國尋找鐵礦石的線索,居然沒過幾日就找到了,原來在畿輔之地的西南角就有大量這種礦石,黃帝時期的風后就是利用這裡礦石中有一股被祖辛稱爲“磁力”的力量,從而發明了指南車,祖辛不由感嘆道老祖宗選的地方還真是人傑地靈。
祖辛將這礦石命名爲磁鐵礦石,將磁鐵礦石蘊含最多的山稱爲磁山,召集人手在這裡開採。
祖辛將採集上來的一些礦石,分發給冀州,豫州,梁州的州牧,告知他們利用磁力互相吸引,來尋找鐵礦的方法,幾個月後,三州各地陸續發現了新鐵礦,例如:豫州雒西鐵礦,冀州小孤山赤鐵礦等等。
祖辛認爲是時候進行冶鐵了,他將冶煉青銅的辦法稍加改變,就開始了冶煉:他將鐵礦石和木炭一層夾一層地放在鍊銅爐中,點火焙燒。但是不知道爲什麼鐵會沉到爐底而不能保持充分熔化狀態流出。他百思不得其解,無奈只好待鐵煉成,煉爐冷卻後,再設法拆爐將鐵坨取出。
結果這種方法得到的鐵塊表面因夾雜渣滓而很粗糙,狀若海綿,顯不出銅那樣明顯的金屬性,有的很脆,還不如青銅堅韌(後來,人們將這種鐵稱爲“塊鍊鐵”)。
祖辛進行了多次試驗,最終推斷是由於炭火溫度不夠高造成的,於是他把鍊銅爐加高、擴大,一款名爲“高爐”的裝置就這樣誕生了。
他利用高爐再次冶鐵,出來的鐵比先前好多了,但是也才堪堪抵得上青銅,祖辛還是得再改進改進。
祖辛十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成功完善了以干支紀日的歷法。當他把曆法呈奉給繼任的祖辛時,已是滿面銀鬚。
祖辛深爲感動,爲歌頌萬年的功績,便將完善後,即將發佈給天下人的商曆命名爲“萬年曆”,封萬年爲日月壽星。
祖辛十四年,祖辛病重,不久去世(病因疑似是吸入了鍊鐵時的廢氣),其子年幼,故由其弟羌甲/開甲/沃甲(名爲踰)即位。
對鐵的冶煉方法的探索進展緩慢,隨着祖辛去世又幾乎停滯,而前線隨着銅皮戎人的增加而岌岌可危,羌甲必須更換策略,穩固前線的情況。
羌甲決定發展農業,擴大商朝在人力上的優勢。
羌甲二年,羌甲以當前鐵的質量不佳,產量不大,放棄了將鐵運用在軍事上的方案,決意將當前已生產的鐵,與之後生產的鐵全部支援農具開發。
羌甲將現有的犁進行改造,原來木石材質的犁頭更換成木心鐵皮,“直轅犁”就這樣出現了,雖然現在的鐵雖然不及青銅,但開墾土地還是綽綽有餘的。
直轅犁的製造技術下發給各地,糧食產量節節攀升,新生兒也增多了不少,假以時日又是一代大商好兒郎。
羌甲五年,羌甲爲掩護農民撤離而壯烈犧牲,他在農具上的發展,使他被後人視爲農業生產的神靈,受商朝最隆重的祭祀之一——登嘗之禮(將新獲的糧食放於宗廟,讓祖宗嘗新。)。祖辛之子祖丁(名爲新)即位。
祖丁前往雍州,盡九牛二虎之力來抵抗戎人,爲商人爭取時間。
祖丁九年,祖丁在雍州戰死,其子年幼,由其弟南庚(名爲更)即位。
南庚認爲新一代商人即將投入雍州戰場,必將使戰線穩固,是時候對揚州動手了。
南庚三年,南庚將國都由庇遷至臨近東夷,位於徐州北部的奄,鞏固商朝之前在東方取得的戰略成果,在或服或叛的東夷心臟部分插進一把刀子,起到以收鎮壓的實效,並與徐國合作,沿着泗水向東南持續輸出商文化,揚州商化就此啓動。
南庚四年,南庚討伐歸順於驥孥的杞龍戎,大勝。
南庚在戰爭期間得到啓發,提出了能保護馬蹄,還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面的馬蹄鐵,與使士卒在騎馬時更能保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的馬鐙的設計方案。
他一次次親臨前線,對使用這套裝備的騎兵與馬匹進行考察,對二者進行改良,有時更是親自上戰場測試裝備。
南庚七年,南庚在一次騎兵對衝中戰死,祖丁之子象甲/陽甲(名爲和)繼位。
陽甲三年,陽甲西征歸順於驥孥的丹山戎,大勝。
陽甲七年,陽甲積勞成疾,病故。
至此,商夷戰爭歷經近百年,商王朝因九世商王的努力才未因此滅亡,現在還能稱得上是國富兵強。
但這九代商王的死因或多或少都與那暴戾恣睢的驥孥有關,再加上驥孥在雍冀二州滅絕人性的行爲,揹負着血海深仇的商人早已忍受不了,之前他們弱小不得不被動挨打,而如今他們可以大喊:“吾等已壯!”
他們無比渴望、急切需要着一位威強澼德,刑民克服的商王,帶領他們贏得一次偉大完美的勝利,克定禍災,終結亂世。
那麼下一代商王能實現歷代商人的夙願嗎?
陽甲無子,由其弟子旬繼位,是爲盤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