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重提反貪,帝國疆域的極限

反腐?

張異愣了一下,怎麼好好扯到這個問題去了?

他低頭想了一下,搖頭:

“腐敗確實是每個王朝都有的問題,幾乎無可避免!尤其是咱們大明,這腐敗比起其他王朝尤其嚴重!”

老朱愣住。

他今天來找張異,腐敗問題只不過是隨口一說,卻沒想到張異會給他如此答案。

偏偏他無法反駁,因爲張異能說得如此斬釘截鐵,大概就是未來會發生的事。

一股怒火從心頭起,朱元璋勃然大怒。

他怒的不是眼前的張異,而是未來的子孫。

“腐敗這種事,無論哪個王朝都有,但咱們大明尤其嚴重!

這其中的原因,根子還落在深宮中那位身上!

他的剛愎自用,還有那種大家長的自信,就是大明吏治腐敗最大的根源!

工部這點小問題,其實並不算大事!

以後的妖魔鬼怪還多着呢……”

朱元璋一口氣,差點被張異堵得上不來,他沒想到張異竟然將問題指向他自己?

他深吸一口氣,說:

“你給朕多說說!”

張異道:

“小子在天書上看過一句話,倒是可以給叔叔分享,那句話叫做:不要考驗人性,人性經不起考驗!

這世界上最愚蠢的一件事,就是去拿人性來考驗,然後將問題歸咎在人的本性善惡之上!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隨波逐流的凡人,也經不起考驗!

此事放在那些貪腐的官員身上,也是如此!

官員們爲什麼會腐敗,其一是因爲利益動人心,其二,是因爲相比起得到的利益,他們認爲風險很小!”

朱元璋點頭,張異這些話他再同意不過。

他並不相信人心至善,他對於官員這個階層,也天然帶着警戒的心理。

他不相信官員能經得住誘惑的考驗,唯有嚴刑峻法,殺得他們心驚膽寒,讓他們在貪腐之前,好好想想自己應該做什麼?

難道是自己殺得不夠,朱元璋眼中殺意熾烈。

張異繼續說:

“控制風險這件事,無非就是讓官員知道貪腐的後果,以宮中那位的脾性,這點肯定做得到,而且他的手段恐怕也會更狠!

可爲什麼如此殺伐之下,大明未來卻會成爲官員貪腐之最?

其實真正的問題,出在第一點,利益……

上次我用糧倉和狗來比喻,叔叔您不服氣,那我這次用皇帝和他的兒子們做比喻好了!”

朱元璋和朱標聞言,不由坐直身子。

張異怎麼隨便扯一扯,就扯到他們家去了?

“以前咱們說過,咱們那位陛下因爲出身的緣故,他對於家有很大的執念,先不提前朝皇帝,就說其他皇帝對於君王和太子之間的關係是怎麼處理的?

太子是君王的繼承者,但也是威脅君王權威的人!

所以一般情況下,皇帝立太子,但也會扶植一個能和太子抗爭的皇子,讓雙方去爭鬥,內耗,以完成制衡的目的!

可朱家皇帝怎麼做?

他和前朝任何皇帝不同,他認同了嫡長子朱標的地位之後,卻是將資源全部堆到他身上!

其他兒子,從一開始,他就絕了對方的念想!

過幾年,他也會將皇子們全部封王,送出去就藩!

但爲什麼會如此?其實說白了,他也明白皇位對於一個皇子來說,是實在太過誘惑,但凡他表現出一絲猶豫!

肯定是兄弟互相殘殺的局面!

在這件事上,雖然出了朱允炆這個意外,但總體而言皇帝做得是不錯的!

他至少將朱家兄弟之間的和平,維持到他閉上眼睛!

皇帝這種做法說明了什麼,說明他也知道人心不可考驗!

所以他沒有給任何皇子考驗人性的機會,直接一開始就就讓他們出局!

可!

在官員這裡,他卻一直反覆考驗官員的人心,所以這制度不崩壞纔怪!”

張異從皇子身上,繞回官員本身。

朱元璋對他的說法不如上次那樣排斥了。

他說:

“你說來說去,其實還是說官員的俸祿問題,可一個朝廷一品九百石糧食,一個普通官員一年六十石糧食,真的不夠?”

張異笑:

“夠不夠,不是皇帝說了算!

而是大部分官員覺不覺得夠?

一個九品官員五石糧食一個月,大約是六七百斤糧食,這夠不夠,肯定夠呀!

但咱們看看大明的官員他們要花錢的地方有多少?

咱也不耍流氓,就基本的生活開支,規避不掉的那些!

官員除了溫飽之外,尚且有三種開支!

第一是衣帽,咱們大明講究禮儀,什麼時候穿什麼衣服,那是都有定製的!

可叔叔有沒有想過,這些衣服價格幾何?

衣服又不是隻需要一件,而是夏天,秋冬,皆有不同的要求!

且去一些特殊的場所,也需要特定的衣服!

這些衣服的料子,板式可是不便宜的!

而且又不能不買,因爲如果你穿錯衣服,還有可能被皇帝責罰!

您算過這筆費用?”

朱元璋沉默,張異繼續說:

“衣服之外,出行!

外邊那個路況您也是知道的,就官員的服飾,肯定是不能走路去上班的,不然路上的泥濘就足夠他們好受!

回頭因爲衣衫不整,被皇帝責罰,那是可能出事的!

可如果不能步行,需要什麼呢?

轎子要有吧,可這東西不便宜,還要養轎伕!

如果不行,多少得趕驢車,驢子的草料不是錢,僕人不是錢?”

朱元璋啞口無言,張異繼續算賬:

“接下來,是辦公,相信叔叔也是知道的,官員的那份俸祿,可不僅僅是養家!

如果想要處理好朝廷的政務,他可是要養半個衙門的人!

因爲如果不養活這些人,他很有可能因爲處理不完身上的任務,而導致被責罰!

所以只是這三個,就是剛需,我說得沒錯吧?”

老朱還有些不服氣,但張異直接用話堵死他的發言:

“我知道您想說,有些人不這樣,可那些人是聖人!

您不能指望天下人都是聖人!

您都當不成堯舜,憑什麼要求下邊的人個個當聖人?

叔叔,咱們在這裡討論的不是對錯問題。

小孩子才說對錯,大人想的是如何解決問題?”

朱元璋被張異懟得半天說不出話,他必須承認張異說得有一定道理。

人性經不起考驗!

當張異這句話的底層邏輯得到他認可之後,他無法反駁張異的理論。

既然人心不可考驗,那面對利益自然也會一樣。

朱元璋本質上,是一個相信人性本惡的人,至少他對官員階級的看法是如此。

“如果人性不可信,那就算給他們再多錢,他們也會貪墨!”

張異嘿嘿笑,他就知道黃和會這麼說,他回答:

“話是這麼說其實也沒錯,可是每個人的犯罪成本不一樣!

就如在亂世,大家易子而食,可叔叔您能說天下百姓是壞人嗎?不是,是人沒被逼到那個份上!

其實利益,貪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碼!

譬如大哥如果去工部,我相信他就不會貪污,爲什麼,因爲那幾十幾百兩銀子,對他來說犯不着冒險!

可是如果大哥面對的誘惑,是幾萬,幾十萬兩呢?

叔叔的看法,也是小看了天下人!

小道雖然相信人性不可考驗,可也相信大部分人的底線其實還是有的!

對於大部分的官員來說,給他們一個體面的生活,然後再通過律法去增加他們的犯罪成本!

這就是小道認爲的合適的解決貪腐的路子!

雖然不能禁絕貪腐,但可以做到一個相對清明的朝廷!

而當今陛下的做法,就是逼着那些還在易子而食的災民不能吃人,卻不給他們解決餓肚子的問題!

問題是,如果不是逼得沒辦法,有多少人會選擇吃人呢?”

朱元璋低下頭,沒有回答張異的問題。

朱標在一邊觀察自己的父親,卻知道皇帝這次是聽進去了。

上次張異和他說的時候,老朱還會牴觸。

“讓人不貪,是違反人性的,這件事不可能禁絕,只能講究成本!

大部分人的要求不高,可能你多給他幾石米,天下就有五成本該貪腐的人因爲攝於枉法不敢下手!

有五成人不貪,那剩下的五成之人就有人監督!

可若因爲省了幾石米,天下有八成人在貪污,按清廉之人,反而成爲異類!

人是一種羣體生物,他們有個本能會追隨大多數人的做法!

如果人人都貪,那還在堅持的人就會迅速被同化!

所以,怎麼把好人變得多多的,把貪污之人變得少少的

這纔是我認爲的解決貪腐的方法!

這不比花着朝廷的錢,去養着宗室有意義?”

張異提起宗室,還忍不住吐槽兩句,老朱臉微微紅。

宗室的禍害這件事,他到現在都沒放下,今日既然問了,他想幹脆也問清楚:

“那你認爲如果你是皇帝,宗室的問題怎麼解決?”

張異沒好氣懟了老朱一頓:

“有什麼不好解決的?

往前算前朝,哪個王朝會因爲宗室出過問題,宮裡那位不就是吃飽沒事幹,想要自己的兒孫世代相好,才養出個禍害來?

其實血脈這東西,出了五代,基本都不認識了!

他倒好,還想養着子孫世世代代!

這是就是標準的算學沒學好,還自我感動的類型!

這事要解決,在俸祿和爵位上下功夫不就行了。

爵位隔代遞減,幾代之後就不管了,那不是挺好的……”

朱元璋嘴角抽搐,他也知道宗室這個問題放在前朝根本就不是個事。

可他不是捨不得嘛?

人最難改變的,就是成見。

希望多子多福,子孫延續下去,那就是老朱的執念。

不過被張異諷刺了一頓,他自己也有些心虛,老朱訕笑,看來這宗室之法,確實不能實行呀!

“如果他實在管不住手,將子孫往外送唄!

世界那麼大,就跟以前分封天下一樣,將宗室分出去不就好唄!”

朱元璋臉色微變,這可不能亂封呀!

從大秦開始,天下從分封變成郡縣制,在華夏千百年來,早就深入人心。

再分封的話,那是開歷史的倒車。

朱元璋的表情落在張異眼中,他大概也知道對方想什麼?

張異笑道:

“叔叔可知道一個王朝的疆域由什麼決定的?尤其是咱們這種郡縣制的封建王朝?”

這個問題老朱倒是真沒想過,他瞬間變得饒有興趣:

“你說?”

“是從京城出發,皇帝的政令能不能一個月之內到達地方!

如果到不了,那這個地方大概率是不能納入王朝的控制,因爲鞭長莫及,地方上的百姓對朝廷也沒有歸心!

其實別說遠方,就在咱們華夏之內,也有王權不下縣的說法!

所以您去糾結外邊的那些領地是不是分封,有何意義?

美洲那個地方,朝廷管得到嗎?

別說日本,東南亞的暹羅,朝廷管得到嗎?

不行吧,勉強設置郡縣,我要是皇帝,勉強去設置郡縣,還不如拿來賞給子孫!

不是宗室的問題不能解決,將老朱家的旁系都安排出去,讓他們在藩屬國就藩好了,周圍都是老朱家的血脈,

這不也從一方面間接解決宗室問題?”

張異的看法,和老朱當初的設想不謀而合,他頻頻點頭。

帝國疆域的極限,是京城的政令出去最多一個月能到的地方,這個總結對朱元璋而言,猶如醍醐灌頂。

既然疆域是有極限的,想要影響疆域之外的領土,爲大明所用。

那隻能是如春秋戰國一般,分封天下。

而將老朱家的子孫分出去,這確實是一個好棋!

如果讓老朱封異姓王,那比殺了他還難受。

但如果說讓子孫將世界上其他好地方給佔了,他心裡是不排斥的。

張異也許只是隨口一說,可朱元璋腦海中,已經有一套戰略形成!

他喜怒形於色,那種有種高興的樣子,惹得張異發笑。

黃叔叔在做白日夢,張異表示理解。

就如前世的他,也曾經想過要將華夏的影響傳播出去一般,這是個美好的夢想。

只是夢想終究是夢想,他們也只是在隨便聊聊而已。

既然如此,爲什麼要去打斷眼前這個老男人的幻想?

要不,再給他添把火?

第232章 謎底揭曉,所在之處便是家第112章 講義氣的孔訥,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60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第5章 都是送命題第27章 試藥,孔家和張家第140章 催眠術,改造衍聖公第456章 行動收網,苦一苦功臣第486章 夜半槍聲,追殺與反殺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553章 爲民請願,蒙古人回來了第260章 道門中興,壓倒性的勝利第392章 我爲華夏護龍氣,騙你下山第572章 原來我是張三丰第298章 我心裡的魔,那是真的第571章 貧道乘風去,不做世間人第226章 野史上的老朱,不是離別的離愁第250章 君王封神,咱是漢家人第224章 兩小無猜,卻也般配第148章 他出事,你們都要死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159章 徐家的規矩,出賣朱老四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488章 相認,您果然是朱元璋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84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十萬水軍下揚州第444章 亂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133章 皇帝的公平第122章 算學裡的國運,滅國之策第497章 執子之手,不求淨土第505章 瘋子遇上瘋子,開宗立派第175章 小道看你,命不久矣第374章 敵人在百姓之中,攤牌的意願第532章 常茂的死因,不能改變的結果(二合第8章 史詩級坑爹,手把手教皇帝對付張家第224章 兩小無猜,卻也般配第334章 讓你拋磚引玉,不是讓你拍死老子第340章 再見馬皇后,紡織機問世第459章 徐家丫頭的小心思,另一座詔獄第224章 兩小無猜,卻也般配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381章 給朕當道士去,倭寇來襲第468章 這傢伙太難殺了,關於產業鏈第341章 在座各位,都是垃圾第522章 被流放的國師,千里尋夫(二合一)第200章 百姓苦,跨階級的愛情第474章 裝病不如裝死,徐達吃大鵝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312章 紅顏禍水個屁,明朝不好玩第357章 紅鸞劫,破局之道第314章 世界觀崩塌,朕的責任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530章 不速之客,張異的秘密曝光(二合一第404章 非禮觀音奴?皇帝釣魚第506章 人是我殺的,屍體是皇帝埋的第180章 氣死老朱,貧道的理想第244章 龍虎山的崢嶸,天師的蛻變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500章 挑撥離間, 妖僧姚廣孝第504章 改朝換代算啥本事?來改天換地第542章 皇位的滋味,只有一次機會第184章 投資皇帝,當爲國師第334章 讓你拋磚引玉,不是讓你拍死老子第15章 被流放的逆子,他還藏着秘密第374章 敵人在百姓之中,攤牌的意願第402章 大基建的想法,兒臣想去日本第27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道賊張異第267章 史書中的情報,殺倭寇第411章 落地鳳凰不如雞,人工呼吸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119章 果然是那小子幕後算計第518章 獨家的震撼,汪廣洋的逆鱗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298章 我心裡的魔,那是真的第57章 道爺我叫張三丰第81章 我臉皮厚,我不尷尬第573章 問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結局)第171章 龍虎山的“雷法”,你媽要死了第489章 國師和國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65章 熊孩子也會傳染,人情冷暖第430章 有生之年生擒王保保,情報天才第223章 工具人張異,妙雲想修道第119章 果然是那小子幕後算計第2章 天師,天豈有師乎?第6章 這點賞賜,打發叫花子呢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498章 成吉思汗不曾到達之地第56章 吃燒鵝的丫頭和逛青樓的道士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489章 國師和國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第406章 你定親了嗎,細說身材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514章 沉默的大多數,報紙的誕生第365章 天豈能無師?隱約的大勢第238章 買賣神仙,咱們封神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皇帝第119章 果然是那小子幕後算計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