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

203年10月,李素以“休假”的名義,再次抵達了揚州,並且即將首次抵達他的封地會稽郡——

五年半之前,李素帶領大軍平定江東的時候,親自主持的最後一場戰役,僅僅只是跟周瑜的太湖決戰。那場打完之後,後續的掃尾工作就交給了黃忠太史慈和顧雍,

所以當年李素的足跡,最遠只到吳郡,烏程縣再往南的地區,他並沒有去過,更不可能渡過錢塘江踏足會稽。

時過境遷,五年半之後再來,李素又帶了不少幕僚和水軍將領,其中甚至還包括已經被打服了重歸漢室的周瑜,不得不說命運有時候實在是難以捉摸。

那可是當年在太湖戰場上被李素摁着暴揍的敵將。

另外,李素還帶了同樣來冬季休假的弟子諸葛亮。諸葛亮也只有這幾個月的假期可以自行瞎逛,等來年開春,諸葛亮就要去青、徐督軍、並繼續負責地方上的安撫和戰後重建工作。

對於諸葛亮而言,他也是趁着這個冬天,先觀摩一下恩師是如何建設自己的封地的,可以吸取一些經驗,

明年回到琅琊和東海之後,他也可以考慮在徐州北部沿海新建良港,發展海運,跟李素一南一北配合,爲大漢將來的繼續東進做部署。

李素這次帶來的武將,主要就是太史慈和甘寧,畢竟將來要跨海對付公孫度,陸軍將領實在沒有用武之地,暫時帶這倆就夠了。

太史慈祖籍東萊,對青州沿海的情況比較熟悉,而且早年跟隨糜竺的時候,也在遼東和糜竺老家、東海郡朐縣之間跑過多次海路,當時還幫糜竺把東海的徐州百姓海路移民到遼東。

所以,太史慈在年後也會跟着諸葛亮一起北上,到時候可以統領青州沿海地區和徐州東海郡駐紮的海軍,確保海防,將來伺機而動,負責對三韓作戰的北路海軍。

而甘寧就留在長江口李素即將建設的新駐地,將來負責長江口北岸的徐州廣陵郡沿岸駐軍,乃至整個揚州的沿海駐軍。

……

李素諸葛亮一行,帶着數千精銳護衛,九月二十離開的雒陽,二十三日抵達陳留郡汴梁後,李素先留下老婆孩子,又拜望岳父停留數日,探視其病情、對醫官做了點指示。

一直留到十月初,李素才從汴梁繼續沿着運河南下。之所以連住十天,主要是他內心也隱約有種預感: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見到蔡邕了,以蔡邕的健康狀況,估計撐不到公孫度覆滅。

後續的南下行程,李素走的是運河,這和五年半之前下揚州時所走的路,也大不一樣。

畢竟當年從司隸到揚州,主要得先走陸路到南陽,然後走淯水、漢水、長江順流而下。現在雒陽到汴梁既可以走虎牢關,也可以從孟津走黃河水路順流而下。

www✿TTkan✿C〇

後續汴梁轉入鴻溝之後,再隨機應變、在汝潁之間切換也非常便利。這完全要得益於劉曹決戰之前、諸葛亮建議劉備在大軍相持時挖討虜渠,改善了汝陽周邊的航運。

汝潁入淮後,淝水、邗溝都可以通長江。邗溝在周泰平廣陵的時候,被戰時疏浚了一下,以便於運糧。

而淝水在芍陂那一段的人工河道,也被稍加疏浚過,正是最後統一決戰前,李素殺曹休、曹仁那一系列戰役時的舉措,爲的是確保糧道絕對暢通。

(注:淝水的芍陂這一段,是春秋時楚國孫叔敖修的,所以跟吳國的邗溝一樣,某種意義上也算人工運河)

李素這次特地走這條路,顯然是存了順便檢閱水利工程效果的心思,重溫一下他和諸葛亮師徒的種田成就。

他們的一舉一措,都是利傳後世的,不僅僅是爲了一時的統一戰爭軍事需要!仗打完了,百姓還能長遠受益。

鴻溝、汝潁、淮河、淝水,一路走了一千多裡水路,由黃河到長江,花費還不到十天,基本上相當於後世隋煬帝修的通濟渠加邗溝全程了。

十月十五這天,渡江在即,揚州布政使顧雍提前得訊,親自到丹陽郡長江邊的牛渚迎接,給丞相接風。

顧雍也清楚,李素來了之後,他這個揚州布政使,很快要調回中樞,補上一段九部尚書的履歷,便於將來升任三公。

要做三公,怎麼着也該確保既管過至少一整個州的政務,又管過中樞的部,這樣纔不會眼高手低。

主政地方,補足的是一個官員接地氣的能力。主政朝廷各部,補的是官員看問題的全局眼光。既接地氣又有全局眼光,上去後就不容易誤國。

顧雍知道李素生性奢靡,所以接待上費盡心機。

好在揚州已經五年沒有打仗,充分的民生恢復,早已讓這裡自給自足有餘,還能對外輸出物資、反哺朝廷的其他重大行動。

顧雍在照顧排場的時候,也儘量與民休息,花小錢辦大事。

他知道李素喜歡江鮮海鮮,就大量冬捕名貴魚鮮海貨供應,這些東西少歸少,卻不搜刮民財,也不破壞生態,讓百姓漁民撈到之後記得留着、供政府採購即可。

於是,李素就做到了頓頓都能保證初冬肥美的長江刀魚,毗陵湖一漢斤一個的大閘蟹,還有東海長江口活着帶海水拉回來的真鯛、巴掌大的鮮活鳳尾蝦。

其中,刀魚和真鯛確實是漢朝已經被列爲名貴珍味之物,其餘兩樣則是很小衆的,完全可以視爲怪癖。但誰讓五年前李素來時就吃過呢,顧雍就記住了。

這也不是他討好上官,沒那麼庸俗,純粹是同門師兄弟之間禮尚往來一下——顧雍是蔡邕的得意弟子,可不得算李素的師弟麼。所以他這是自費招待師兄和師侄。

不過,顧雍的準備,也有一些沒有想到的。

比如他覺得會稽那邊如今條件還挺艱苦,都是山區爲主,不像丹陽和吳郡地處太湖平原,相對魚米之鄉。所以,李素多半該在金陵駐留數月,顧雍連府邸都收拾準備好了。

但是,酒桌上他問起李素南下的行程,才發現李素早有打算,根本沒打算在金陵久住。

李素直截了當說了自己的規劃:“這兩年奉陛下之命東進,第一件事就是要安撫青徐兗三州,其次就是要在大江江口新建港口城池,再營造海船船廠,貫通大漢的南北海運,讓東部沿海各州更加長治久安。

所以,趁着冬季農閒,我打算儘快趕到會稽,在婁縣、海鹽或是句章,先考察擇地建港。”

顧雍對這事兒沒有概念,不過他對揚州治下的地理區劃還是知道的,不由問道:

“既是要在江口造港,選婁縣不就行了?那兒最正對江口,轉運便利。而且婁縣海鹽都在吳郡,只有句章在會稽。”

顧雍提到的這幾個地點,大致相當於後世的崑山、嘉興和寧波,已經是長江口最沿海的了。

至於後世的滬江,不好意思,漢朝確實不存在,絕大部分還在海底呢。只有後世松江和寶山兩個區,因爲地勢相對高一點,露出了海平面。

不過如今這倆地方統稱華亭,而且不是縣,只是個鄉鎮。華亭鎮是婁縣下面的一個濱海漁鎮。

李素:“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當然要多留幾個點考察一下,以備不虞。海運和港務的事情,元嘆你不懂,不是地處河口就行的。還要看是否深水適泊,通盤考慮。”

李素這番穩重的考量,顯然是來之前路上,就跟諸葛亮科學評估過的。

在大江大河的河口直接造港不是不行,但那樣必然要解決泥沙淤積,得年年清淤維護航道。長江每年帶來的泥沙也是非常巨量的,這個工作就會很複雜,長期維護成本不可小覷。

這絕對不誇張,可以設想一下,比漢朝晚一千年的宋、元時期,海港依然要面臨這個問題,比如宋元的時候對外貿易最大的是泉州港,那地方色目人聚居極多,都是阿拉伯胡商。

但元被明驅除之後,大明因爲仇恨蒙元的色目人助紂爲虐,把那些爲虎作倀的傢伙都驅除幹掉後,明人不再維護泉州港的水道,後來有明一朝閩地最大的外貿海港就南移到了廈門,就是因爲泉州淤塞了。

但廈門的情況也沒好多久,明朝亡後,清朝禁海封鎖明鄭,沒幾十年廈門也年久失修廢棄了。再到近代才重新修復開埠。

泉、廈兩地,分別還只是JIN江和九龍江的入海口,閩地多山,植被覆蓋也不錯,按說水土流失很少,泥沙淤積都如此嚴重,要是按長江口的泥沙淤積量,只會更加麻煩。

(注:漢字地名大家看地圖就知道了,因爲寫出來可能會宣傳外站,所以拼音替代。)

而且,李素不得不考慮其他問題:如果他願意下本錢,好好疏浚長江口,長期維持一個深水良港當然沒問題,最多就是效率低,成本高。

但是,把長江口每年帶來的泥沙,大量疏浚掉之後,長江口的陸地還會不會自然生長呢?未來千年之後,是不是那個江口直轄市就永遠不存在了?一直被疏浚挖成海底。

所以,爲了不干擾地理的自然發展,還是搞個低成本一點的方案吧。

顧雍並不懂地理,不過他也意識到,李素對這個項目很看重,所以,可能要開支遠遠超過預期的人力物力。

聽李素介紹的情況,長江口以北的海域和江口以南的海域,需要的海船船底結構都不一樣,所以必須造個轉運港來打通南北海運。

一個港口和船廠花錢花人力再多,總比另外挖運河要便宜,能讓東部沿海全部走海路往來,那還是值的。

顧雍盤算之後,不得不說:“會稽郡小民寡,若是真要大興土木,恐怕會耽誤農事,否則,不太可能在兩年內完工。吳郡倒是人丁多些,有近二十萬戶,若是最後選址在會稽,可要從吳郡調撥人手服役?”

李素對這個問題顯然也是來的時候就想好了,便謝着婉拒:

“吳郡看似是江東人口大郡,其實也是該的,都是震澤膏腴之地嘛,百姓田地充裕,沒必要折騰。會稽確實人少,十萬戶都不滿,要大興土木,充分開發,確實需要移民,不過來源就不用元嘆操心了。”

李素這次來沿海各州整頓,也想過要把開發南方的事兒提上日程。因爲按照歷史原本的軌跡,漢末出現三國割據後,東吳就在瘋狂開發南方。

後來進入兩晉南北朝,更是因爲北方大亂,永嘉衣冠南渡,大量人口充分開發南方,才提升了後來華夏土地的人口容量。

現在,統一提前實現了,但也就沒有統治者肯在開發南方上充分花精力了。李素也不能坐視歷史上漢民族本來就能自然實現的發展,因爲他的擾動反而無法實施,所以親自補上這一課也是應該的。

當然,李素有規劃地開發,肯定比歷史上東南六朝那種建設要更加穩妥。歷史上衣冠南渡是沒辦法,北方受到了破壞。李素現在要在不損害北方發展的情況下,和平發展南方。

所以,只要對北方地貧人擠、田地不足的地區,進行組織移民即可,有足夠田種的北方州郡,不宜被折騰。

顧雍想不到李素準備從哪兒移民,就虛心求問,李素也不藏着掖着,把他離京前跟劉備商量好的辦法說了:

“當初從曹操手中光復的最後五州里,冀州豫州和徐州都是被戰亂破壞得很嚴重的,其中豫州最嚴重。這三州又幾乎都是平原,如今地廣人稀,農田豐足,所以不必移民。

青、兗二州是最後曹昂和平歸順的,兗州西部的陳留、東郡稍稍打了幾仗,其餘七八成的郡沒有經歷戰火。青州更是完全一仗沒打。

所以按照去年年底統計上來的戶口,兗、青人口保存是最多的,也是目前大漢東部各州僅有的、貧民男丁分不足一百漢畝田地的。

今年的南下移民計劃,陛下已經準了,兗州提供一小部分,青州提供主要部分。涉及到的郡包括兗州的濟南郡、泰山郡,青州的齊郡、東莞郡和城陽郡。各自至少移民一萬戶南下吧。

其中濟南郡和齊郡,因爲分別曾是曹操、曹昂和袁譚的治所核心(曹操在黃巾之亂後當過濟南相),這些地方新向袁曹的死硬士紳也最多,需要遷移分化,才更好確保地方長治久安。曹昂既然投降了,也該有這個覺悟。

而泰山郡城陽郡等地,位於兗青交界,主要是泰山和蒙山山區,也是黃河以南主要的山地。因爲地形崎嶇,良田較少,二十餘年來,一直是亂匪賊寇盤踞逃竄之地。早年有青州黃巾、兵敗便往蒙山山區流竄,後有泰山賊與曹操拉鋸多年。

我已令青州官員,今年儘量組織這些山區缺田百姓,強行遷走,就告訴他們南下之後,另外分田、朝廷出資供他們農具牲畜墾荒。

以後泰山蒙山等地,只留交通要道縣鎮、田地充足之處聚居。山溝裡不當道路,又缺田人多的,全部遷走。”

顧雍見李素如此胸有成竹,也就不再質疑,他只管做好交接配合就好。

李素要移民,他就安置,李素選了哪兒要建新城新港,他就調撥人力聽命。

第89章 李洛托夫雞尾酒第524章 撂最狠的逼,挨最毒的打第151章 借刀殺人奪寶番外第27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第66章 漢中太守假節鉞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第319章 高祖託夢該怎麼託第816章 斬了黃忠就好辦了第62章 誰告訴你造玻璃就能發財的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833章 秋天來了,收穫的季節到了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第110章 搜刮京師第93章 站好大漢忠臣的最後一班崗第530章 賈詡復出,連克二縣第109章 吃完上家吃下家第682章 冊封公爵第111章 何去何從第529章 不是徐晃無能,而是“陰間歸來”的賈詡太狡猾第70章 大功告成(第三更!)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566章 科場見聞第37章 平定遼東指日可待第756章 曹、關對決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800章 有超能力也不能膨脹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145章 一個時辰攻下西陵番外第2章 周瑜歸降第841章 最後的瘋狂備戰第203章 要當酋長必須讀書第839章 曹操:所有籌碼全押了,跟他堵命番外第25章 給蠻夷帶來文明第553章 我見猶憐,況老賊乎番外第62章 我們需要批量生產格拉摩根伯爵第268章 炒期貨的下場第475章 奢靡不亞於隋煬帝第65章 撈了錢就去禍害丹陽豪帥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537章 量子疊加態打野的精髓:只要我不出現,我就有可能在任何一路出現第67章 遊說單于第764章 似乎跟原來也沒什麼不同第601章 忍辱負重孫仲謀第53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第808章 陛下自己想變法,關曹操什麼事第673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第18章 舌戰羣儒-下第517章 天下諸侯都在忙着瓜分戰果第34章 沒有反賊殺害朝廷使者,咱就製造一股反賊第86章 此功當浮一茂才第28章 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番外第49章 殺之前先扒一層皮第656章 文丑:我與淳于瓊將軍同年同月同日死第129章 這!就是勸降!第283章 岳陽樓單扇赴會第650章 提前引爆了煙霧彈第633章 演技的關鍵是要自然第82章 拖人下水第367章 諸侯之間也是要競爭拉攏的第372章 收網第11章 要不先給個關內侯意思意思?第224章 真沒想到,劉備能來啊第212章 克竟全功思北歸第19章 咱也是官了第58章 跟海盜講什麼江湖道義第660章 不犯點兵家大忌,敵人都不敢跟我打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第659章 成廉:我有呂將軍給的一萬兩千騎兵,你能秒我?第219章 當你覺得我還要謙虛一下,這個要價就不算高了第2章 工具人師妹真香第658章 張遼:大家要有信心,呂布將軍會來救我們的第5章 水到渠成第318章 世界線收束第730章 光復兩千裡第202章 蠻將歸降,景毅授首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29章 世上再無三郡烏桓番外第67章 黃金帶來的底氣番外第14章 公孫度已死第130章 不過旬日下江州第11章 要不先給個關內侯意思意思?第300章 李傕問計賈文和第794章 學以致用劉玄德第124章 八艘飛甘興霸第460章 不再發生的魏晉玄學第236章 勤王綱領番外第25章 給蠻夷帶來文明番外第39章 一波三折第455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第691章 作的最高境界:不氣死老公不罷休第256章 有錢大家賺番外第18章 反殺蠻王尉仇臺第632章 到底是河北那邊被諸葛亮騙了,還是我們這兒被李素騙了?第756章 曹、關對決第1章 我不想被滅口第157章 臘月渡瀘,深入不毛第30章 原來大吃大喝也是在爲大哥辦事第619章 還是年滿三十歲再當丞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