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了皇后寶座的何蓮,竟萌生出一個離奇的想法,何不把枕邊的這個男人打造成“妻管嚴”?
女人吃醋,本也正常,但要把身處萬千溫柔鄉的皇帝鎖緊,恐怕實屬不易。
何況,漢靈帝本就有顆“驛動的心”,何蓮本又無才無德,除卻牀上那點兒功夫,琴棋書畫可是一樣不會,如此能耐,又怎能栓住夫君的心思?
見漢靈帝依然風騷地四處沾花惹草,何蓮心中自然咬牙切齒,管不了老公,也只好拿手無縛雞的後宮女子出氣了。
就在這個風口浪尖上,剛進宮不久的王美人王榮懷有身孕,因畏懼何氏,便服藥想自己打掉胎兒,但是胎兒安穩不動。
王榮又多次夢見自己揹負着太陽行走,便認爲這是吉兆,於是再也沒有想打掉胎兒的念頭。
同年(181年),王榮生下皇子劉協,何氏於是派人用毒酒毒殺了王榮。
漢靈帝知曉後,來到王美人的宮裡一看,只見王美人四肢犯青,就知道是中毒身亡,於是大怒,飭令徹查!
查着查着,查到了何蓮身上。
靈帝叫人傳來何蓮。
何蓮跪在靈帝的面前,靈帝說,“你大膽,敢施毒於我的美人!”
何蓮狡辯,她說,“那天她瞪我一眼,你說,瞪人也不犯哪條律法,我打她罰她,也不是那麼回事,我只好給她點兒毒藥嘍。”
“大膽!”靈帝說,“你這個狠毒的婦人!來呀,把她打入死囚牢!”
上來兩人,把何蓮拖了下去。
正在這時,宮殿裡一陣的搖晃,靈帝大驚,說,“這是怎麼了?!”
敢情是4.1級地震。
上來一個太監,說,“這是上天對陛下警訓。”
“啊!”靈帝吃了一驚,說,“警訓我什麼?”
太監遲疑一下,說,“警訓陛下懲罰了皇后。”
“懲……”靈帝說,“她毒死了寡人的美人,寡人不懲罰她,與天理何融!上天警訓我什麼?”
太監狗眼一抹一抹的,遲遲嗚嗚地說,“誰知道了,那您說,上天不是警告這件事,那是警告什麼,問題是,您剛剛把皇后下了獄的……”
要不怎麼說是昏君呢,一個普通的小地震,太監捋杆爬到懲罰何蓮那裡,他就信了!
靈帝的口氣軟了下來,他說,“寡人只是讓人把她押起來,還沒有罰她呢?”
太監說,“對於皇后來說,押起來就算懲罰了,陛下還要怎樣?”
“啊……”靈帝這時真有點兒發矇,他說,“一個大活人,讓她給藥死了,不得抵命啊?”
太監說,“一個下賤的美人的命,怎麼可與皇后的命相抵?要是那樣,上天就不會警訓陛下了。”
靈帝懵逼逼地想了想,揮了揮手,說,“傳旨,把皇后放出來。”
太監用公鴨嗓應了一聲,走出去,到天牢裡傳達皇帝的旨意。
其實,何蓮早就和宮內太監們狼狽爲奸,沆瀣一氣,只不過太監奸詐地利用了這次地震,找到了開脫何蓮罪責的藉口。
沒有這次地震,他們也能找到其他別的理由。
漢末,宦官和後宮勾結,幹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情,真是罄竹難書!
何蓮被放了出來,依舊做她的皇后。
靈帝怕王美人生下的孩子再有閃失,就送到母親董太后的宮裡,由母親親自養育教導,別人不可着邊,稱爲董侯。
這個孩子就是漢獻帝劉協。
…… ……
女人太監一臺戲,遲早是要出問題。
搬來太監充當“救火隊員”,何蓮雖然保住了自己的皇后,卻也爲之後近百年的動亂,早早地埋下了禍端。
在黃巾起義,涼州等地也陷入持續動亂之中的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劉宏去世,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
此時的漢家大將軍何進、何蓮那位殺豬的老哥,手握重兵,於是,朝中一個招呼,懵懂不清的小侄子劉辯順勢登上了帝位。
可接下來,如何瓜分政治蛋糕卻出現了問題,當然,困擾東漢百餘年的外戚內宦紛爭,再次拉開了帷幕。
既然帷幕已經拉開,政治站隊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我們這位已是何太后的屠戶女,終於還是逃脫不了腦殘本色,令人意外地靠向了風情萬種的閹黨拍檔戰隊裡。
幫外不幫親,何進一看妹妹這架勢不對,要殺了那些閹人,並把這個想法對他的妹子說了,沒想到,他妹子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似的,說出許多閹人殺不得的理由,堅決不讓哥哥殺閹黨。
妹子這樣阻攔自己,自己沒法下手,豬油塞了一頭顱的何進,竟然自作主張,喊來了遠在西涼的軍閥頭子董卓(看來,腦殘是家族遺傳病)。
…… ……
董卓這人,別看長得人模狗樣,可一肚子都是壞水,慢悠悠地看了一場觀虎鬥的好戲,然後順其自然地接管了“比賽”。
當然,董卓鐵騎進京,何蓮女士和她的寶貝皇帝兒子卻沒有得到善終,隨着這場本不該出現的動亂,終是魂飛魄散。
董卓對朝廷欺凌暴虐,殺了何氏專橫跋扈的哥哥,廢黜劉辯的帝位,改立爲弘農王,擁立劉協爲帝,是爲漢獻帝。攙扶劉辯下殿,北面稱臣。
何氏哽咽流淚,大臣們含悲忍痛,沒有人敢說話。
董卓又議何氏逼迫董太后,致使她憂鬱而死,不符合兒媳婦侍奉婆婆之禮,於是,將何氏遷到永安宮。同年九月初三日,董卓派人用毒酒毒死了何氏。
何氏死後,與漢靈帝合葬在文昭陵。
董卓又讓漢獻帝到奉常亭爲何氏舉哀治喪,公卿百官都身着白衣來參加葬禮,不合乎作爲太后治喪的禮儀。
如此看來,荒淫的漢靈帝,慢悠悠地將搖搖欲墜的東漢王朝推向了懸崖邊緣,可相依出場的這位含着殺豬刀出生的女人,倒也暢快地一屁股將這個殘喘的王朝踹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當然,這場漢末腦殘女接棒無德男的接力賽,也爲接下來的三國亂世大場面,落下了深刻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