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無能爲力是袁氏

bookmark

代表着袁氏最重要的城池,被他奪下了,雖然代價很大。然而對於曹操威信力的復撿和加持,是巨大的。而鄴城一而再三的從袁氏手中失去,袁譚身爲袁紹的兒子,還以爲這事傳出去還能號令羣雄嗎?!只怕冀州的郡縣都不會再服他了。

袁譚真正惱怒的是這個!

曹仁一面謹守城池,一面準備爭奪河上,而城外的夏侯淵則分了重兵駐紮於城外,這是互爲犄角之勢。

而鄴城外,經過兩天兩夜的戰爭,是屍橫遍野,到處都是焚燒過的痕跡,到處都是血,是坑坑窪窪,慘不忍睹的局面。

袁譚守着在城外,咬着牙看着鄴城被曹仁所奪,這心裡當真是百般滋味,他眼神複雜的看着這鄴城,這心裡是怎樣的一種感受?!

袁譚哪裡甘心,三番幾次的到鄴城下來唾罵,逼迫曹仁出戰,巴不得要將曹仁給罵個狗血淋頭。

曹仁也不生氣,反而上了城牆,對袁譚道“今日得城者,仁也,然而,昔日奪去鄴城府庫,並將之搬空的人卻是呂布與司馬懿,而汝身爲袁本初之長子,一不能奪城,重振袁氏族業,二不能奪回鄴城之府庫,只敢在此辱罵,有何意義?!袁譚,你竟不知這城中留下來的只是一個空殼子嗎?!司馬懿與呂布進過鄴城,豈會留與珍寶與吾?!你真是糊塗!府庫被燒盡,那淳于瓊與高覽方纔脫身,不顧城池之毀,這等叛將,你不去報復,反而在此與我纏歪?!我不欲與你爲敵,你且退開。我只想與司馬懿,張遼決一死戰!”

袁譚聽了,心思不屬。

“袁譚,你叛曹公之事,姑且不提。仁自以後再與你計較此事。只是,想汝也爲袁氏貴子,名門之後,曹公重禮欲下與你,你不珍惜,反而被司馬懿三言兩語而挑撥利用,天下蠢豬如你,你,竟不如豬耳!”曹仁冷笑道“爲免鄴城內痛恨與你,你還是早早滾開吧,休在此處丟人現眼!”

說罷放下一箭,這是藐視之意,也沒理會他,徑自下城去了。

鄴城內已經如同地獄,百姓們惶惶不安,聽到袁譚在外,也沒什麼反應,事到如今,這鄴城的人心,早已經對姓袁的沒有任何感念了。就算以前有,也曾期盼過,現在,也半點都不剩下了。被折磨的久了,連感念都是奢侈!

他們只想着如何活下來,而經過曹軍一番屠殺,所剩下的已不到一半百姓,一個個的如同豬狗一樣,只祈求活命,不敢求其它!

曹仁將鄴城內的貴族豪族挑出,一一將他們的家給封了,然後搜出不少書信來。他都一一封存,也沒有再難爲他們,只是限制了他們的行動,並沒有趕盡殺絕。

曹軍上下的一口氣經過一戰,已經泄出,沒有必要再擴大了。

現在最重要的是面對鄴城,好好守城!

“將軍,袁譚已離去!”副將對曹仁稟報道“他會聽嗎?!”

“這個蠢材,永遠拎不清自己應該做什麼,是有什麼重點。被人利用至此。”曹仁都不忍直視,忍着心中的怒意,道“他聽與不聽,都不影響大局。此間之事,不在於他,而在於司馬懿。若不能除此人,終究是心腹之患!”

衆人對於袁譚也是又恨又覺得他實在太蠢。

所以爲什麼要背叛曹公呢?!現在這麼隨着司馬懿打醬油,還是沒能拿下鄴城,反而被人利用的團團轉,他真的是丟了西瓜,卻連芝蔴也沒撿着。

如今看着他們拿下了鄴城,自己在那開始感覺到不對勁了,又有何用?!

曹仁不挑一挑他,都覺得他實在太蠢。

可是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司馬懿,這個袁譚,他實在是懶得去對他。他永遠不是重點,也永遠分不清重點。

袁譚有時候,就是這樣。雖然之前被司馬懿說動要共同對抗曹仁,可是看曹仁拿下了鄴城,他又覺得有點不對勁了,心裡不是滋味。

若是一條道走到黑,他也許還能見到時機,可是這個人,太急躁,也太會見風使舵。總是在關鍵時刻做出最令人窒息的操作。

如果此時,他依舊與司馬懿合作,先把曹仁給打敗,自己再拿下鄴城,也是一種策略,但是他不。他此時已經有點後悔,被司馬懿給說動。

曹仁這些話,的確是說到了他心裡去了。

於是,他做出了一個更令人窒息的操作,他帶着兵馬,不去圍鄴城,而是,到了河上去要淳于瓊和高覽,要他們問罪。問什麼罪,是問丟失鄴城之罪!?

司馬懿聽聞了此事,不禁一樂,意味深長的道“……袁本初生子如此,嗯……”

餘下之言都未道盡,但衆謀士都一言而明瞭。

不過還是擔心的道“他後悔了,軍師,倘他反刀相向於我軍,只怕情勢變得複雜。”

“鄴城已是一座空城,我軍守在此處,並非是爲了重新奪回鄴城。既是如此,便是別無所求,有何可懼?!”司馬懿袒然道“在此,只是爲了困住曹仁而已。我軍不懼消耗,該畏懼消耗的是曹仁。至於袁譚……如今威信喪失,哪裡還有他的餘地,跳樑小醜而已。”

鄴城再次易主,卻與袁氏諸子無關。那麼,袁譚還能號令於誰?!

他再作下去,身邊的將領和跟着他的青州將領也會一一叛去!

這個人實在是反覆橫跳,十分無常,沒有一個始終堅定的目標,甚至連盟友也沒有。這樣的人,有前途嗎?!

他必會遭受來自內部的叛變。或遲或早而已。

袁氏子的光芒終究會淡去。而這北方,從這一刻開始,徹底的與袁氏不相干了。說白了,就是曹氏與呂氏之爭。

誰能佔得上鋒,誰就能令餘下城池不戰而降。

所有人都會觀望。都在等待。

可惜,這袁譚,不光反覆,連看局勢的眼力也不具備。完完全全的就是草包一個!

現在這個時候,與徐州兵翻臉,他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

說他是蠢材,司馬懿都說的過於客氣了。此人在袁紹死後,這份蠢,暴露無遺。可見以前是有袁紹與衆謀士託着,他還顯得有幾分才能。而現在,所顯露出來的,何止是平庸二字可以衡量?!

司馬懿知道張遼自會應付,因此竟不將袁譚當回事。

袁譚混到如今這個地步,也的確是令人唏噓。

營外,是袁譚的大軍到來,袁譚在外大聲叫囂,叫淳于瓊與高覽出去見他謝罪,解釋鄴城之事。

張郃聽到稟報,都氣笑了,對左右古怪的道“他有什麼立場來此問罪?!莫非以爲高將軍與淳于將軍守鄴城是爲他而守?!鄴城關他袁譚有什麼相干?!”

“只怕是爲撒氣而來!”左右道“見鄴城被曹仁奪去,心裡丟不起這臉面,所以來尋隙問罪。”若是淳于瓊與高覽爲他而守,早就放他的兵馬入城而守了。這袁譚是不是腦子有問題?!這個時候來河上滋事挑釁?!

“可笑,”張郃道“若是袁公在世,還能來問罪。他算什麼?!”

蔥薑蒜都算不上!

左右道“將軍還是莫去爲好。只恐他拎不清,還要羞辱將軍!”

張郃道“無妨,郃並不懼他。今日除非是袁公來問郃,郃才稍有愧色,否則,誰來都不好使。”

袁紹已經死了,但就算袁紹沒死,來問他的罪,張郃也僅僅只是有愧而已,也更改不了現在的志向和選擇。

男子漢大丈夫,豈能輕易變節。變節之事,也是經過深思熟慮,方纔所爲!既已有所爲,便絕不會再更改。

袁譚這人,張郃真是對他無語至極了!

張郃正準備出去會會他,高覽已經來了,他的臉色依舊很難看,是經歷過激戰以後的疲憊,身體過於疲勞,壓力過於大之後未得到充分休息的反應。但他聽聞袁譚來了,依舊心有憤怒。見他執着於要見自己和淳于瓊,心中既悲又怒,便道“覽去見他便是。他還敢來問罪,最不配問罪的人便是他!”

張郃勸他道“他本就是故意來刁難人,高將軍何必理他,我去打發他走便是。”

“無妨,便是爲淳于將軍,也該罵回他去!”高覽道“覽受屈無妨,可是淳于將軍爲鄴城死戰盡忠,豈能被他所折辱,斷斷不能叫受這無端之氣苦。”

“也罷,郃隨汝一併前去。”張郃怕他有閃失,因此跟隨。

到了營外,袁譚果然大罵不止,看到高覽大罵道“我袁氏待汝不窮,爲何丟失了鄴城而奔命於此?!棄城而叛,可謂忠臣?!當初你受我父命來守鄴城,這鄴城便是這般守的?!”

高覽聽了不禁冷笑道“袁公可來問吾罪,只你不配!當初鄴城受危,覽領命前來,袁熙將軍尚知前來支援,只你,手握重兵,卻心中藏私,不肯來救。如今鄴城已失,你卻來問罪?!袁譚,你有何資格問吾之罪,覽與淳于將軍爲守鄴城,已盡力護持百姓,爲守城而力竭,淳于將軍還受了重傷。吾二人自問問心無愧,你呢!?心中可有愧疚?!”

袁譚聽了大怒,罵道“分明是投了敵賣城,竟還敢言問心無愧?!吾父若在,你焉敢如此?!”

“的確,袁公若在,焉敢如此?!只是袁公已不在,你又是什麼東西,竟來問我?!該守時不守,現在鄴城與冀州與你又有何相干!?”高覽冷笑道“見死不救之人,不配問鄴城和冀州!”

袁譚聽了大怒,拎着兵器指着他道“狗賊,叛了袁氏,還敢機巧言語如簧,出來一戰,譚必梟汝賊首,以謝我軍!以謝鄴城百姓!”

張郃攔住高覽,道“他來,何必理會他,高將軍只休息要緊!”

說罷,自行出戰,道“袁譚,要戰便與郃戰。欺負守城之將力竭之苦之人有什麼道理?!”

“張郃!”袁譚一見張郃心中更怒,道“揹我父,叛我軍,與張遼合夥,叛於顏良,若不是你這狗賊,我父斷斷不至於死!”

張郃冷笑,道“若非你見死不救,袁公的確斷斷不至於死!袁公悲哉,子叛部下離心,落於這等地步,也是冤枉!只是有你這樣的兒子,也不算完全冤枉了。”

這話簡直是指着袁譚的鼻子在罵他不孝。

如若不是他不救有私心,袁紹豈會落得這個地步?!

此等誅心之言,已是惹的袁譚暴怒,當下竟率兵殺來。

張郃哪裡懼他,當下便驅兵去與戰,交手幾合,張遼已然趕來,大罵道“無用匹夫,鄴城被奪,若有種,自行奪回便是,來拿舊部下撒氣又有何用?!被曹仁三言兩語挑撥至此,這等的豬腦子,還敢來現眼?!”

說罷驅兵與張郃一道掩殺之。

袁譚不敵,只得且戰且退且逃。

二人沒有追的太過,只殺散以後就守住了河上,沒再管袁譚。

袁譚奔走,有安置在河上的百姓見到,不禁悲怒從心中來,紛紛撿了石塊往袁譚軍投擲,雖然離的甚遠,是造不成實質的傷害,但污辱性卻極強。

袁譚部將與袁兵皆紛紛色變。有些想到還有家人和親人在鄴城中的,也不知是死是活,一時悲從中來,都面有哀色,兔死狐悲,沒人對百姓做什麼。

袁譚見這一幕,臉色也是倏忽變了。

軍心哪裡還有?!只掉到了谷底一般,連撿都撿不起來!

他心中惶惶,這件事,怕是又做錯了!

當下也顧不上別的,草草的領着人馬回了大營,卻是喪氣的不行!

在營中悶悶不樂。

袁尚聽聞,心中嘲諷,感覺他真的是個草包。在謀略方面,遠遠失格。

袁尚自知沒有實力,在此,怕是已經無能爲力了。

身邊人看着他心中苦悶,便道“在此已然無益。將軍,不如且走吧,趁現在亂時,走之。否則,就算不被曹軍與徐州軍害,恐怕也會遭受到袁譚之害!”

此時的袁尚哪裡還有實力能與袁譚火拼,更別提回冀州與鄴城了。

這裡,已經沒他什麼事了。

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第814章 聞線報呂布自喜第096章 我爹是呂布96第1096章 守城之艱鉅慘重第449章 臧霸倒吊馬孟起(補10月7日的更)第896章 對峙城門內與外第480章 臥龍遁天連環計(加更)第819章 三十里外迎呂布第1192章 欲投機馬騰昏招第1022章 顏良落荒而逃谷第835章 眭固夜訪司馬帳第563章 父女吹捧彩虹屁第427章 刻綱要水鏡捱罵第355章 我爹是呂布355第035章 我爹是呂布35第574章 撫民有功基業成第757章 強將與慫弱軍師第336章 我爹是呂布336第426章 劉琦背鍋擔虛名第797章 袁軍旗威風凜凜第876章 袁尚窮以逸待勞第737章 馬超冒雨窮追打第449章 臧霸倒吊馬孟起(補10月7日的更)第1171章 敲山震虎信之由第245章 我爹是呂布245第864章 難兩全絕境自刎第103章 我爹是呂布103第864章 難兩全絕境自刎第1095章 混戰中撿漏補刀第616章 與星飲醉懟曹休第333章 我爹是呂布333第156章 我爹是呂布156第335章 我爹是呂布335第893章 人信並獲逢紀喜第491章 天子血帶詔出許第780章 暗潮洶涌玉璽事第544章 龐統入西涼軍營第568章 龐統用計廢楊松第341章 我爹是呂布341第655章 雄蛟龍嶄露頭角第548章 長年紀不長腦子第447章 趙雲破困蛟龍陣第559章 袁紹傳檄誅曹操第505章 助脫困父女匯合第611章 呂布送行顯威風(大霧)第049章 我爹是呂布49第226章 我爹是呂布226(加更二)第114章 我爹是呂布114第1092章 曹仁欲破局圍城第258章 我爹是呂布258第269章 我爹是呂布269第771章 獨門技六寸金針第909章 爲義而死身後名第427章 刻綱要水鏡捱罵第255章 我爹是呂布255第677章 利用猜忌謀黃祖第993章張遼幼稚激徐晃第353章 我爹是呂布353第1058章 袁譚撕信兄弟裂第115章 我爹是呂布115第398章 我爹是呂布398第1176章 徐州軍軍營日常1第786章 蒯良解圍魯肅哀第785章 勢分強弱魯肅卑第1012章 司馬計火燒烏巢第034章 我爹是呂布34第655章 雄蛟龍嶄露頭角第1128章 臣以不滅爲恩賜第625章 張飛堵谷激蔡瑁第622章 伊藉求救關雲長第1105章 決堤之聲徹天地第106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09章 我爹是呂布309第465章 呂布半道劫淩統第569章 悔不入蜀而稱王第801章 各君子和而不同第163章 我爹是呂布163第533章 呂布次女取大名第082章 我爹是呂布82第741章 呂布來信遏漢中第899章 暗牌手張遼計生第645章 故佈疑陣待入甕第603章 呂布設宴請張繡第172章 我爹是呂布172第061章 我爹是呂布61第1060章 張郃大刀阻程昱第334章 我爹是呂布334第295章 我爹是呂布295第004章 我爹是呂布4第945章 曹真寫信尋袁尚第918章 沮授失望累積深第068章 我爹是呂布68第1195章 我王忠做不到啊第852章 敵軍入林探方位第129章 我爹是呂布129第060章 我爹是呂布60第400章 我爹是呂布400第1165章 呂布親焚英雄骨第687章 援兵糧草與外交第711章 難分高下約再戰第830章 馬騰提親呂布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