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河上之戰是根本

bookmark

而失勢這件事,只會更糟糕,更難過。

袁尚喃喃道:“……尚無處可容身人也,若是走之,可去往何處?!失了冀州,喪家之犬而已!”

說到此處,不禁姍然淚下。

現實就是殘酷的,他來不及爲袁紹悲哀,更來不及爲失去的鄴城和冀州悲哀,現在的局面已經糟糕到連容身之處都沒有了。

竟是喪到此種地步!

“如今鄴城已落入曹仁手中,無論後面如何,恐怕都不易奪回,在此也只是憑白消耗而已。”左右心腹道:“鄴城的爭奪,是司馬懿與曹仁的爭奪,將軍恐怕是沾不上邊了,在此,極易被人利用,甚至可能會被消滅。將軍果真想要死於此處嗎?!未免太過委屈。”

袁尚心中難受至極。他此時此刻哪裡還有什麼志氣和驕傲,全被輾碎的半分不剩了。

沒有實力,連光芒和希望也都已經散去,剩下的只是末路和窮途而已。

“鄴城已失,袁譚又犯蠢,”左右心腹道:“恐怕會將氣撒在主公身上。不若早早離去吧。否則,主公可能會被袁譚所害!袁譚絕非有謀略和容人之心之人。若是他勝了,也許還有給與主公寬容的時限,然而,此種情境,看他所爲,只怕會對主公不利啊。”

袁尚道:“尚將往何處去?!”

“去遼東吧。”左右部將道:“袁熙已投去,不奔兄弟,又將奔何方?!”

“公孫度是能容人之人?!”袁尚道:“尚只懼爲其不容,反受其殃。”

“袁熙能順利離開烏桓,恐怕是有人要保他,否則,他早已經是烏桓手中之傀儡。”左右道:“幽州受烏桓所苦,若息了冀州之務,豈有不整治幽州事之理?!袁熙定還有用處,方纔能得保。去投他,準沒錯。若說忠厚之人,除了袁熙可以爲主公所依靠,還能有誰?!”

袁尚良久方道:“你們是說,袁熙還有利用價值,所以是司馬懿在保他?!”

左右道:“這只是我們的猜測,然而幽州這地塊,司馬懿焉能沒有算計?!用袁熙是最好的人選。”

袁尚不知怎麼的,竟是苦笑一聲。袁熙到了此地步,還有利用價值,那麼他呢?!他只怕是不死不行的。沒有人可以容他。

袁譚如果不叛曹操,其實只要肯低頭,還是能被人所容。袁熙就更是如此。他的利用價值更高,並不妨礙他以後的存活。只有他,當初袁紹爲他所正名的繼嗣之主的身份,反而令所有人都巴不得他死。

袁尚真的不知道現在這狼狽樣,還能有什麼活路,去了以後,真的能被人所容嗎?!

就賭上袁熙對他有兄弟情,哪怕顧忌着袁熙,也不會輕易害了自己?!

說來說去,他還是要依託兄弟,纔有苟活的可能。

只是袁熙也是無根浮萍,能否真的保得住自己,都不好說!

“罷了,便依你們之計,速速離開要緊,這裡,已非久留之地!”袁尚看這局勢,現在也怕了,留下來摻合什麼?!當炮灰而已。可能連摻合的資格都沒有,袁譚就首先不容他。

當下衆人議定,悄悄的留下了空營,火速的悄悄的離開。

袁譚走後,高覽來看淳于瓊,他人已經醒了,但這傷重,因爲疼的不能動彈,臉上都沒有血色。只是心氣還是在的!

他已聽聞袁譚過來辱罵問責問罪,心中是既氣又悲,心中何止是氣苦二字可以形容?!

高覽最知他的心情,便勸道:“養傷爲要,何苦與這樣的人生氣?!這袁譚如今,也不過是無頭蒼蠅,行事完全無度。我等與袁氏故舊已了結,實不必爲這樣的人生氣,好好養傷要緊!”

淳于瓊罵又不好罵,只好嘆道:“袁氏覆滅只在眼前了。可憐袁公生子都是如此,無一人可以守住一隅。竟是連守一隅的能力也沒有啊。”

哪怕只是守住一州苟延殘喘呢。

看這樣子,是根本不可能了。

“你既已知,不要多想,實不該與此類人生氣!”高覽道:“他行事無常,恐怕翦滅之日只在眼前了!”

“大禍臨頭還不知,竟來問我等之過,只會亂他自己部下的人心。”淳于瓊冷笑一聲,道:“自取滅亡之道,我看他是活的太膩了。”

背叛了曹操,雖與司馬懿達成暫時的同盟,可是司馬懿什麼也沒有承諾給他。現在呢,他反過頭來攻擊河上,腦子壞掉了!

曹氏與呂氏哪一個能容他?!

他真的是不知死活。

淳于瓊雖是理智,知道自己不能氣,可還是氣不過。心中大罵袁譚真的是蠢材,無可救藥!

高覽正勸着呢,張郃過來了,道:“……剛斥侯回說,袁尚空營,已然離去!”

“……”二人一愕,這袁尚反應倒是快。莫非是早就已經準備好,要找個時機離開這裡麼?!

“要追否?!”高覽遲疑的道。

“只怕袁譚會追,我軍何苦去追?!”淳于瓊諷刺的道:“兄弟不和,已要圖於自保,不用追都無妨。”

張郃道:“我軍只盡力守住河上。”

輕重還是能分得清的。現在最重要的重點是守住河上,而不是將精力放在無關的袁尚之上。

就算他跑了,還能掙扎多久呢?!

以他現在的喪家之犬的局面,就算離了這裡,能號召些人,召集些兵馬,也只是一盤散沙!終究已造不成大害。

既是如此,便不必急於一時而趕盡殺絕。

高覽聽了,心裡不知是什麼滋味。

到底是曾跟隨過袁紹的人,雖然那時候袁紹自負而陣營混亂,但也沒有到這種時候的蒼惶可悲。現在,這樣又算什麼呢?!

個人自奔個人的前程去了,自保去了,然後袁氏的一切,都不要了,捨棄了。雖知是不得已,珍重生命之意,然而,這難免叫人不齒,覺得袁紹很可悲,也許死的早也是一種幸福。

不然活着,見到自己所積累的一切,一點一點的分解,消散,又該是怎樣的悲哀和凌遲之痛?!

等袁譚發現袁尚不見的時候,心中更是大怒,急命人去追殺,卻因爲現在局面太亂,而根本都沒有追到。

袁譚氣急敗壞,怒罵道:“原來與吾暫時結好,就是爲了逃走這一步。這袁尚,當真是雞賊至此!”

他當然不肯就此罷休,竟遣了好幾支兵馬去追,去找。到最後甚至是親自帶了兵馬去追去找。

沒有找到的時候,這心情便更差,氣急敗壞的辱罵袁尚恥爲袁氏之子云雲……

司馬懿早就聽到了此事,也料到了袁尚走了以後袁譚會如何做。

“軍師,袁尚可要截殺之?!”謀士們道。

“不必,”司馬懿道:“等了了此間事,袁尚已經是窮途末路,何需現在就截殺。況且沒了袁尚,袁譚更不好牽制。”

有袁尚在,袁譚一半的注意力都在袁尚身上,這是他的侷限和牽制,袁尚的存在,誰都取代不了。

衆人一想也是,袁尚就算跑了,所能製造的後患也很小了。

至此之時,袁氏所能造成的壓力已經很小很小。

“只是袁譚也不知何時會離開這冀州,若他也逃回青州自守,恐怕纔是大後患。”衆謀士道。

“他怎捨得這冀州?!”司馬懿道:“袁譚若是果決之人,哪裡會有今天?!”

他若是果決之人,能決斷的時候,早已經自絕貪心,先求自保,自己先退回青州去了!

到了青州,是他的天地,他想要守住青州一時不破,守個幾年都是可能的。因爲沒人能顧得上他,若是有能力,再發展上幾年,不管是曹軍還是徐州軍想要拿下青州,也得啃掉些牙齒。

但袁譚並不是這樣的人,他在這裡,是誤以爲自己有機會,看到了機會。

而局面,他根本看不清。誤以爲這是好時機。

可惜的是,對袁譚而言,現在的局面只會一步步的壞下去,而他,完全不能阻止,更別提預測了。

司馬懿寫了封信與袁譚,信中言,鄴城被奪,非你我所想,若叫曹仁佔據了鄴城,恐整個冀州都會成爲曹氏中人,君已得罪曹操,若曹仁拿下冀州,焉能不圖青州,此時若回,能一時得保,卻不可保一世也。

又說,袁氏之基幾喪殆盡,如今連袁尚都逃了,若是君都要退回,這冀州,幷州與幽州,只怕再無收復之日。君甘心否?!

若徐州兵在敗,許都再次強盛而曹操重新號令於天下,區區一青州,能抵擋幾時?!

因此便勸他務必要留在這裡,消滅曹仁,便是對自己最大的自保。否則,不光只是放棄冀州之事,局勢一變,青州也保不住了。

袁譚看了信,雖然惱怒於司馬懿,被人三番幾次的利用,甚至說中心事。

可是,這的確是扎中了他的心思了。

他是有心回青州去算了。

可是,回去以後能保有幾時呢?!

因此袁譚十分猶豫。

終究還是自詡實力強盛,誤以爲這裡還會有機會,因此,便是衆人勸他先行離開,不要被司馬懿利用,等着曹仁與司馬懿兩敗俱傷以後再出青州,再尋時機,袁譚也終究是不捨放下嘴邊的肉,沒有聽從!

袁譚非要留在這裡不可,還要摻合,一面還在到處尋找袁尚,以期能抓回,他身邊很多人都已經失望透頂。

有句話說的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明明連袁尚也跑了,這樣的局勢,竟然還以爲有機會,而一意孤行。這袁譚,有些人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看不清局勢,又如此的不聽勸,他們心裡當真是失望透頂。

就算之前沒有想要離開的想法,現在呢?!

隨着鄴城被曹仁拿下,隨着這局勢逐漸轉變爲曹仁與司馬懿的較量,而袁譚從局中人變爲了邊緣人這樣的變化,他們的心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並且是難以抑制的。

內不能團結兄弟,外不能抵禦諸侯污辱,又實力不濟,獨木難支,卻輕易叛逆,而不知團結長久的盟友,自視甚高……

這……

難道對自己還沒有清醒的認知嗎?!是不是真的以爲這個時候,還是袁紹在的時候的盛況?!

這裡,已經不是他們的主場了啊。他還不明白嗎,現在只被司馬懿一激,就已經完全的陷入到了自嗨之中去。

司馬懿對他甚至都不如曹操,曹操還有封賞和籠絡,至少還有好處,司馬懿承諾了什麼沒有?!連利益驅動都沒有。

袁譚,真的很難讓人不心生異心。

細數他一直以來所做的事,所作所爲,無不都昭示着他其實能力有限,頭腦有限,還善猜忌嫉妒,並且還分不清形勢。

前者,也不是大毛病,幾乎是每一個主公都有,因爲這是人性啊。既使是劉邦,也有,但他能聽得進去勸,雖然脾氣又臭又差,還不如街坊的老漢那樣講理,但是,至少他能看清形勢,又有決斷。

但最後一條,是致命的。對一個要爭霸的主公來說,這一條缺點就是致命的!

袁譚部下們都有些蠢蠢欲動,雖還未採取行動,也只是在猶豫,或者是說還在沒有更好的時機而已。或者是無處可去,或者是愁着無有投名狀,不知何往,這種心思浮動之下,袁譚卻全然看不見,不得不說,人要滅亡,先是從眼瞎心盲開始的。

連自己部下對自己離心都未曾察覺,離衆叛親離只有一步,這得自負到什麼程度,纔會有如此的自信?!

不自知的敗亡的開始,都是從一步步開始的。而現在,便是下滑的開始。而所有的上升不易,而下滑,卻輕而易舉,甚至會產生加速度……

曹仁已經率領了軍隊前來騷擾河上,張遼早料到曹仁會來,但是他們的反應如此的快,張遼便明白,曹仁是怕他們會迅速的挖開渠溝,用水淹鄴城,所以,曹仁才如此的果決。

沒有拿到河上,曹仁大軍當然是不安的。不速速的搞定這裡,怎麼叫坐陣鄴城,將這裡當成長久的據點呢?!

所以,河上之戰,將是雙方之後的長時間內拉距的根本!

第572章 司馬懿隱懟呂嫺第588章 禰衡撰文激曹操第104章 我爹是呂布104第246章 我爹是呂布246第759章 練兵奇才魏延怨第998章 呂嫺將至曹操驚第1082章 當斷則斷荀攸計第412章 急升帳呂布問策(加更)第1157章 精疲力盡徐晃死第462章 虎口脫險得僥倖第096章 我爹是呂布96第135章 我爹是呂布135第023章 我爹是呂布23第248章 我爹是呂布248第196章 我爹是呂布196(加更二)第593章 風雪突來定奇襲第570章 劉備未語淚先流第003章 我爹是呂布3第372章 我爹是呂布372第1067章 聞驚變虛實之病第465章 呂布半道劫淩統第380章 我爹是呂布380第458章 許攸有計卻貪心第578章 舌燦蓮花說袁紹第346章 我爹是呂布346第962章 司馬懿釋放煙幕第953章 萬人規模攻防戰第823章 有酒飲便是兄弟第1091章 父子雙勇阻曹軍第523章 天生與蓋世力氣第1059章 聲東擊西擊程昱第105章 我爹是呂布105第130章 我爹是呂布130第969章 逢紀讒言袁紹前第596章 曹洪出列戰趙雲第548章 長年紀不長腦子第1042章 遵父命梟殺郭圖第565章 借刀殺人蔡瑁計第783章 火熊起聲東擊西第551章 呂布戰馬超趙雲第170章 我爹是呂布170第178章 我爹是呂布178第585章 話裡有坑跳不跳第891章 成事一應在東門第999章 禰衡定計距顏良第418章 進退難周泰慌神第683章 淩統重傷諱疾醫第277章 我爹是呂布277第847章 禰正平初露鋒芒第234章 我爹是呂布234第1075章 借刀殺人許攸死第466章 司馬懿到徐州府第812章 呂嫺軍養精蓄銳第350章 我爹是呂布350第275章 我爹是呂布275第101章 我爹是呂布101第396章 我爹是呂布396第1004章 趙雲不正對顏良第128章 我爹是呂布128第242章 我爹是呂布242第136章 我爹是呂布136第249章 我爹是呂布249第1156章 舊光輝最後值守第817章 聞鉅變馬騰心急第716章 陳就投效高二孃第173章 我爹是呂布173第684章 陳登空手套白狼第707章 程普中計文聘至第216章 我爹是呂布216第1108章 司馬懿收服冀州第1092章 曹仁欲破局圍城第901章 雙張合臂激曹操第452章 呂嫺言盡道真心第659章 龐統以利說馬超第1193章 袁尚求助司馬懿第548章 長年紀不長腦子第777章 魯肅信先至司馬第1014章 馬騰先鋒變斷後第536章 司馬懿明哲保身第696章 紀靈詐開江夏城第1093章 油鍋之上是鄴城第545章 臧霸挽留趙子龍第1189章 陰陽大師的奚落第1043章 棄名留實往官渡第468章 呂布回徐約赴宴第757章 強將與慫弱軍師第438章 惺惺相惜趙子龍第494章 諸葛亮與劉玄德第928章 小人手段激袁熙第316章 我爹是呂布316第1020章 袁尚裹挾要出兵第833章 司馬懿接到程昱第1103章 慌不擇路回青州第1160章 人神合一真英雄第486章 悠情山水定戰術第262章 我爹是呂布262第736章 心安之計埋糧草第835章 眭固夜訪司馬帳第543章 血帶詔來至徐州第715章 周瑜壁觀放冷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