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龐統嘴快拉仇恨

bookmark

而且他們也相互不熟吧?!才第一回見面,能當着這麼多人的面這樣說話嗎?!便是關係好,要相互打趣,也絕不會在公開場合說這樣的話。

所以這個龐統,只一句話,二人心中都明白這個人,是個什麼樣的人了。自來熟,有才能,沒分寸。

這個性格,與不顧人面子的樣子,多招人恨?!

這兩人,還不算是爲點小事能弄死別人的人,但是心下也是不舒服。

他們心裡不舒服,也只是暗暗不喜這人,警惕些,以後少來往,少交談,避開他便是。但是這樣的性格,若是遇到老謀深算,口蜜腹劍,暗恨在心一定要弄死他的人,也就到頭了。

他這性格,真的是得罪死了人都不自知。與他一般見識的吵,顯得自己水準也很低,也不值當,反而也露了心中的怯。

可若是大度,誰也不是聖人,聽了這話,誰能高興?!

這樣的打趣是非常失禮的。尤其還是在這個時代。

就算是在現代社會,哪個有志氣的,又出身好的,願意去當上門的女婿?!

齊大非偶的道理,誰都知道。更何況還是這兩個出身不低的士家公子了。

而且你就算打趣,打趣哪一個都行,但兩個都打趣,這不是更添一層怨恨嗎?!弄的他們,像上門爲奴一樣,任人挑撿,不能主宰自己命運與婚配了的感覺。

兩人又不是呆子,傻了纔會追問何喜之有。能不扇他,就算有修養。

司馬徽與諸葛看了一眼龐統,有時候真的不知道這個人是不是真的愛拉仇恨,一個剛死了爹,一個來避難,這個話說的多難聽?!再落魄,慘敗,以這二人的出身,誰願意被人這樣打趣?!跟寄人籬下,看人臉色的要攀附權貴一樣,這本身就特別的無禮的話了。

袁耀道:“耀在喪中,喜亦有憂,又有何喜?!”

劉琦亦道:“雖有家,也有業,然也無處容身之輩,更談之何喜?!先生言重了。琦不過是寄人籬下耳。無憂便已是喜。”

這是不軟不硬的給懟回來了。

龐統便笑道:“兩位公子風度翩翩,不愧是名門之後。然,悲喜交加,亦是喜。”

二人都不忍直視這個人的性格,真的太烈了,特別不好相處,不是說別的,而是他特別想要贏的那種說話方式。

諸葛可不想看他們之間的眉眼與氣場,忙出言請二人坐要品茗說話。

書院中弟子們都已經站了起來,道:“先生,弟子等先退下了。”

“好。”司馬徽點首,微笑,師者重重。他在弟子們眼中是德高望重的人,不僅僅是因爲他的名聲與才能。

而是在做這件事之前,司馬徽與他們商議過,他們一致都同意並且參與了這件事的運作。編纂書,排版,揪錯字,印刻,都是他們一起合作辦的。說句實話,他們這些人,無論將來志向何方,其它大多數,都是呂氏的備用之才。

他們深信老師,敬愛老師,是因爲知道,師者,雖是傳道授業解惑之本行,然而,大師者卻遠不止如此,他會引領一個行業去前進。

司馬徽當然是後者,他是經世濟用派,雖非儒家,卻是孔子派,當然沒孔子那麼理想化,也沒多少教條,只要對天下有益處,他都跟隨。

司馬徽告訴他們,這件事不在於賺錢幣本身,而在於規範了書的行業,引領了開頭,以後書藉一項,因有利可尋,自有無數的商賈願意去印書授刻,向天下傳授,而也會有無數的才子,若不能爲衙門所用,也可專心於教學,或是出書,這是一個好的事情,所以,並不能因爲怕被人說賺了錢幣而不收錢幣,這不是妥當的行爲,反而有點虛僞。

印刻書的確賺錢了,但司馬徽都集中起來,讓書院管理,基本供應書院中的衣食,給與貧困學子一些貼補,其它的都用於書院開支了。

而這循環本身,就是一種有始有終的好的開始。很多事都是要這樣成就的。

好的老闆從不避諱利益,好的師者也從不避諱利益。反倒是天天談理想畫餅的老闆,以及只顧清高,古板刻畫的師者,更顯教條。

司馬徽很通透。並且從不以收取書錢爲恥。他不是追求小名而損大事的人。

劉琦與袁耀很喜歡這一位的渾身上下的氣質。他們上來,看着對面三人,一一拜揖,三人也都回禮。

司馬徽請二人坐下。

袁耀與劉琦看着這對面三人,明顯的觀感十分不同而特別的明顯。

現在好像有點明白,司馬徽是什麼人了,他不是隻顧教育的人,他也有自己的政治理想,若非如此,當初不會對劉表失望而不肯出仕。又轉道來徐州。來了徐州,他做了什麼,開書院,招弟子,培養人才。又插手出書事宜,引領教育,這分明已是大教育院長的作派,將來必是開山之祖。

而他又想留住諸葛,竭力長袖善舞,結交友人名士,多有因他而來者,他必留之。這遠不止是師者的作派了。

這些不是爲了呂氏,爲了他的政治理想,誰願意信?!

而諸葛不用說,一看就知道志不在徐州。

可是龐統不一樣,他是明顯的想要留在徐州的。眼中也有屬於他的狂熱。

可是賈詡幾次來尋諸葛,卻不來尋龐統。

二人也明顯的感覺到了原因,一是因爲龐統有心要留徐州,知道了他的嚮往,自然心定,二是因爲這個人明顯還需要磨一磨性格,這般的性格,真的很難辦。目前呂布不在,呂嫺不在,誰能殺殺他的威風?!叫他服?!

他能服誰?他就是個槓子,與他一樣的名士,他也不服,誰能壓得住?!

所以賈詡陳宮等人反而不願意來碰壁了。反正人也不會走。

袁耀深以爲,只恐他們在等呂嫺回來治順了他,治服了他,纔好用呢,不然這般的性格,真一起共事,他總一副,你們水平不行,得聽我的,我的策略纔是最棒的……講真,這樣的性格,不止作主公討厭,作爲同事也同樣的麻煩。

這個時候正是要上下一心的時候,誰有這個精力與他擡槓?!

所以顯眼可見的,這龐統也難怪這些年一直在流浪,無處可用,這性格的毛病,真的要佔大問題。

袁耀突然一樂,若說殺威風誰最擅長,除了呂嫺,天下應無人能出其右了。她那性格,真氣起人來,怕不是得把人氣死噎死。

要槓精不擡槓了,估計難度也確實是比較高。

司馬徽道:“兩位公子請品茗。初來便來書院,徽感蓬蓽生輝。”

“不敢當,我二人是慕名而來。”袁耀道:“尤其是劉公子,欲拜先生爲師。”

司馬徽訝了一下,看着劉琦。

劉琦道:“在荊州時,早該叫父親備禮請先生爲師的,不料竟拖至此。如今能有幸來此,幸也不晚。”

司馬徽笑道:“非徽自傲,若是當初,劉景升便是厚官重賜,也難以從命。”

“琦慚愧,淺薄之人,來此才知己之短也,”劉琦不忍道:“家父……”

“子不言父過,”袁耀笑道:“劉公子有苦難言。只是當初未成之事,今日一看,卻是緣也。”

司馬徽笑道:“不錯,竟應在徐州,既是如此,劉公子不棄徽才學淺薄,儘可來聽學。”

劉琦大喜,拱手正色肅然而立道:“拜見先生。”

司馬徽是真的願意收他爲弟子的,因此正面受了他的拜揖,等他行了禮,這纔將他扶了起來,道:“琦可多來聽學。”親密的關係,纔可直呼名,既是師徒,稱名換姓,不失禮。

“是。”劉琦高興的應了,“琦早慕先生之才,今幸能爲弟子,不勝榮幸。”

“徽來徐州後也在自學更多的學問,在此,如魚在水,琦既來此,不必思寄人籬下之事,倒不如縱情於學問新學之中,將來自有一番學業可成。”司馬徽是極爲謙虛,他極會相人,若論學問和玄學方面,他真的是大家了,便是如此,也如此自謙自己不足,這樣的修養,真正的名士風流,劉琦與袁耀也是十分歎服,心中十分服氣的。

當然了,對龐統是另外的印象了。

“先生,耀可否常來與先生論道?”袁耀因在孝中,倒不好拜師的,況且,他本身師承也很強,若另再拜,便是對師承不尊,因此便只是如此。

雖都是士族公子,可是二人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是袁術的嫡公子,自小受袁術看重,潛心培養,所供與的資源,絕非劉琦可比。劉琦雖是劉表長子,然而幾乎是半放養狀態,一直忐忑小心,不敢太顯才,更不敢太露怯,他的性格與所得到的看重,與袁耀區別很大,縱然出身相似,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司馬徽笑道:“若公子來,徽不勝榮幸。定分席而迎。”

袁耀聽了也高興起來,“久慕先生之名,今日一見,也榮幸不已。若有夫子,當如先生這樣的春風拂面。當年孔夫子之雅儒,想來,也不過與先生如今這一樣了吧。”

二人是真的仰慕司馬徽的品行,學識的。因此說的當然激動了一些。

龐統笑道:“不料兩位公子無半絲驕氣,倒與統想象的不同。”

袁耀聽的心中都是一抽。這個人,可真是……

他都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真的。因爲他所接觸到的人,無不都是客氣與恭敬的。所以他甚至有點難以理解這樣的人,爲什麼說話總是這麼的……

劉琦倒是習慣的很,在荊州,說的是長公子,可是冷眼,各色人等都見過,所以初見後對龐統的印象在那,再聽他說什麼,也只是當沒聽見。

倒是司馬徽實不想二人誤會龐統,便笑道:“士統說話雖不遜,然卻也有才學和心胸,並非如口中所言。還請兩位不要在意。”

語言的發明是好東西啊,有人用它能把自己從三分才學粉飾到十分,也有人,能用它,將十分才學,降到一分。龐統就是這種人。一聽他說話,就真的是半點也不想了解他這個人肚子裡有什麼才學了,真的半點想與他交談的心思都沒有。

若說一個人的相貌醜到能讓人不用,這不可能。況且龐統其實真的不算醜,頂多比不上名士風流罷了。

但是,這性格,這嘴快說話不顧後果的性格,真的拉低了多少分去?!

就圖嘴快是吧?!

袁耀與劉琦對他沒什麼興趣,上趕着不是買賣不是,再說了,他們又不是求才若渴。若說論道,學習,完全可以找司馬徽,對龐統,也就不搭理了。

當然了,嘴上還是挺客氣的,袁耀笑道:“無妨,龐兄心直口快,我並不在意。況且我父之敗,的確是事實,聽的話多了,也就不在意了。”

這是說龐統與那些落井下石的酸人酸話一路子了。

龐統當然要說話,道:“袁公路之敗,也是可惜也……”

司馬徽怕他評判已故之人,這纔是真的將袁耀往死裡得罪了,便忙笑道:“袁公路一方豪雄也,然已仙去,爲尊敬意,士元,還是不必要評價也。”

龐統還是挺服司馬徽的,聞言笑道:“可惜了。”

劉琦看了一眼袁耀,心道,幸虧他知道袁公子是個什麼性子的人,若是那小心深恨的,日後要往死裡折騰龐統,也不稀奇。

以前他只覺得天下有一個呂布,已經是個奇葩的存在了。如今見了龐統才知道,還有更一言難盡的。

現在有司馬徽這個老友面前說話還算收斂,也不知道他不肯收斂的時候,說話是不是如刀鋒一樣,這個人,也不知道有多少宿敵啊。放到人羣裡,不合羣是小,得罪人是大啊。這張嘴,還不如是個啞巴。要是啞巴,說不定他早遇着明主了……

劉琦心中想着,又暗悔自己竟如此刻薄,一時又心道,這個人還是不要接觸過多的好,他讓人生怨氣與戾氣在心,影響修心。不好。

二人都有心要疏遠,而龐統卻還一無所知。司馬徽看了一眼龐統,心中也是十分鬱悶,他是待價而沽,可平定天下的才士,然而偏偏裹了一層最難看的包裝,他這張嘴吧,越宣傳還越壞事。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被重用了。

第385章 我爹是呂布385第470章 龐統恃才藐視衆第268章 我爹是呂布268第1114章 許都城下吊伐罪第691章 黃忠小船追周瑜第970章 郭圖怒錘殺逢紀第1145章 呂布悟道殺許褚第1019章 袁尚棄冀奔幽州第1154章 城門下屠戮一空第378章 我爹是呂布378第701章 淩統帶傷去救營第1050章 赤兔敏銳惹主怒第939章 祭亡靈得活人心第896章 對峙城門內與外第778章 盜賊起司馬防憂第1098章 重傷城破急撤退第1110章 公孫父子之小道第263章 我爹是呂布263第601章 猛虎難束司馬苦第534章 虛奴取名爲呂青第542章 龐統意氣風發醉第219章 我爹是呂布219第539章 封疆大吏定西北第923章 高覽怒斬殺二將第464章 遠離是非回徐州第849章 全軍覆滅袁尚怒第038章 我爹是呂布38第778章 盜賊起司馬防憂第677章 利用猜忌謀黃祖第423章 禍起蕭牆增內耗第002章 我爹是呂布2第816章 聞敗績馬騰驚憂第1088章 袁熙脫身往遼東第1109章 初定冀州人心浮第116章 我爹是呂布116第202章 我爹是呂布202第940章 逃出生天求袁熙第1157章 精疲力盡徐晃死第266章 我爹是呂布266(加更二)第993章張遼幼稚激徐晃第643章 孫乾籠絡衆將心第074章 我爹是呂布74第884章 司馬懿燒掉密信第642章 魏延鬱軍中飲酒第528章 書房議天下戰事第662章 孫伯符刺探軍情第427章 刻綱要水鏡捱罵第309章 我爹是呂布309第987章 曹仁有理說不清第1063章 袁尚狼奔圖自保第911章 鄴城破程昱驚心第958章 一挫三折破心防第1083章 徐晃突圍四千衆第533章 呂布次女取大名第637章 江上泊千餘船隻第365章 我爹是呂布365第1087章 烏桓招袁熙爲婿第1148章 呂嫺誓不共戴天第1143章 伏兵毒計陷呂布第065章 我爹是呂布65第978章 司馬懿子時出城第167章 我爹是呂布167第184章 我爹是呂布184第399章 我爹是呂布399第877章 角逐死力衝袁營第211章 我爹是呂布211第411章 關雲長攻破襄陽第657章 世間難得遇敵手第314章 我爹是呂布314第408章 廬江會合紀靈悲第022章 我爹是呂布22第789章 默契於心無需言第1081章 天克地克荀攸憂第238章 我爹是呂布238第1185章 張遼冷嘲司馬懿第599章 曹操患失威許都第780章 暗潮洶涌玉璽事第1184章 夏侯淵陣殺張南第816章 聞敗績馬騰驚憂第554章 司馬八子才俊多第621章 蒯越蒯良各有志第038章 我爹是呂布38第144章 我爹是呂布144第196章 我爹是呂布196(加更二)第147章 我爹是呂布147第219章 我爹是呂布219第961章 袁熙心生撤退心第257章 我爹是呂布257第156章 我爹是呂布156第411章 關雲長攻破襄陽第618章 劉表病危玄德疑第1037章 爭先後發兵鄴城第251章 我爹是呂布251第649章 銳不可擋剖蛇腹第907章 虛情假意應官職第636章 荊州危亂陳登憂第1075章 借刀殺人許攸死第216章 我爹是呂布216第788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250章 我爹是呂布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