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

bookmark

約在子夜時分,路招、馮楷二軍後撤返回張遼大營,此刻張遼已統中軍出發,留護軍薛悌、監軍王凌督後隊。

王凌果然站出來:“江東,國之藩籬也。國家消耗錢糧使我軍來此,意在庇護藩屬,宣揚國威而已。若是輕易退軍,爲藩屬所輕事小,若使藩屬兵敗亡國,則有傷國家體面。”

“我欲助戰藩屬宣揚陛下恩德,戰後也好與水師同返廣陵。諸君可願相隨?”

路招、馮楷見薛悌不發話,留守的將校也沉默看他們,只好齊齊拱手:“謹遵王使君之命是從。”

七月十五日四更時分,天色伏曉之際,王凌、薛悌統軍一萬六千陸續抵達灄水東岸三十里處,正生火用餐,人馬喧揚,彷彿張遼主力盡在此處。

漢口大營下游三十里處正是灄水口,原關羽大營已被朱然佔據,大營在灄水西岸,吳軍遍佈灄水兩岸紮營、過夜。

灄水口下游的江渚上,蔣欽一早江霧瀰漫時就巡視水寨,這是趙累的水寨,哪裡有暗樁,哪裡水淺,對趙累所部水師來說一清二楚,完全可以乘着江霧襲殺過來,不怕船隻擱淺。

不需要朱然詳細布置,自四更時各軍飽餐,各軍以精兵披甲列陣上前,餘下軍隊充作輔軍,或拆卸紮營的木料裝船,或揹負曬乾的蘆葦捆跟隨大軍前進。

要強渡漢水,沒必要非要突破漢口大寨,只要已蘆葦束捆綁做筏,就能輕易渡過漢水。

一葦渡江,大抵如是。

也在四更時,漢口大營鼓點聲中,全軍將士飽餐後,帶着乾糧出營。

上游馮習七千人也乘坐竹筏出現在二十里外,登陸結陣,緩緩向決戰之地進發。

南岸步騭說服賀齊,欲與黃權說和,放黃權率軍退去,黃權自然拒絕。

見他拒絕,吳軍當即一分爲三,部分守武昌,主力步軍繞開營壘去攻夏口,另有朱桓部水師則出樊口,走長江繞遠路去上游參戰。

北岸,田信與李嚴早早抵達適合兩軍決戰之地,這裡南北寬七八里,南邊是長江,北邊是湖泊、沼澤,吳軍步兵想要來奪漢口大營,這八里寬的江邊灘塗地就是必經之處。

這裡是不毛之地,大雨洪水蔓延時,往往和江渚一起會被浩瀚江水淹沒。

“今日依舊是西北風,利於我軍。”

“我欲佈置疑兵於湖澤之西,待步軍廝殺相持時,點火縱煙遮蔽視線,而我則突陣斬將攪亂敵陣,那時候我軍四千騎士分作八隊,可大破敵軍!”

田信指着北邊蘆葦密佈的西側講述,又指着正面戰場說:“此處地狹,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而非兵多者勝!”

李嚴看己方左翼蘆葦湖澤地:“君侯,若佈置疑兵於此,敵軍兵衆,自來搜索。”

“不怕,馮習部會向此處行軍,吳軍若分兵來襲,泅渡湖澤而來,多是散兵、輕兵,非馮習敵手。”

田信說着扭頭看己方右翼,那裡是長江,是關羽水師與蔣欽水師決戰之地。

這一戰必須打贏,李嚴、黃忠、劉敏、梅敷、趙嶽各軍潰敗,丟失了絕大部分的鐵甲、重裝器械、弓弩,南岸也是,撤回北岸的軍隊幾乎全部無裝。

僅僅是遺失的鐵甲,目前估算最少也有三萬套。

現在不怕吳軍來戰,就怕吳軍冷靜下來後相持,等吳軍消化繳獲的漢軍器械後,那戰鬥會更困難。

整個荊益二州全力生產,需要幾年才能生產出來三萬套鐵甲?

沒有鐵甲,怎麼北伐中原?

跟魏軍對壘,拼的就是重裝步兵。

吳兵對壘魏軍失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吳軍陸戰步兵披甲率遠不如魏軍,如果吳軍現在撤退,好好整編軍隊,就有了在中原戰場跟魏軍對壘、廝殺的資本。

不管是殺戮繳獲,還是俘虜降軍交易,丟失的鐵甲要儘可能的奪回。

淡淡江霧瀰漫在這片灘塗地,朱然立在戎車上緩緩前進,左右兩側是排成一個個方陣的吳軍步兵陣列。

從將校到士兵,解釋亢奮激動,幾天時間裡他們從北岸得到了上萬領鐵鎧。

鐵鎧是什麼?可比護身符有用的多,哪怕是俘虜轉化來的山越兵,讓他在鐵鎧、神靈護符之間做選擇,他也會選擇鐵鎧!

潘璋所部更是全員披甲,出現在漢軍左翼,踩踏着湖澤邊稀疏蘆葦叢前進。

八里寬的戰場,被吳軍步軍陣列擠得滿滿,李嚴座下白馬不安,打着響鼻:“君侯,不若暫退三裡?”

田信眯眼看三四里外破開淡霧而來的黑壓壓如山洪、黑線一樣的吳軍陣線:“敵在四里外,我軍在五里外,何懼?”

李嚴只好忍住,靜觀吳軍陣線前移,約一刻時間,吳軍推進到兩裡外,已能聽清潮水一樣的吳軍步點,而田信身邊正快速搭建指揮木塔,四丈高的木塔以拼接的方式組裝。

吳軍偵騎全線探出,漢軍騎士追奔驅逐,就在兩裡寬的空地上往來驅馳,稍稍吃虧後吳軍偵騎撤歸本陣。

“停!”

相隔一里,朱然傳令,鼓點聲變動,吳軍陣列逐次停止,大盾牌立在前排,後方輕裝輔兵擡着木料從方陣隙縫前進,又在盾陣前構築簡單的柵欄。

柵欄將成之際,吳軍甲兵席地而坐,休緩體力。

這個時候十六個漢軍千人方陣抵達,田信的部曲也抵達四丈指揮塔下,馮習部也朝着左翼陣地移動,吳軍很難將軍隊投放到左翼陣地,但左翼很重要。

戰場寬度有限的情況下,吳軍再多的軍隊也施展不開,頂多步兵方陣前後輪替參戰。

所以左翼陣地是吳軍最快打開局面的突破點,只要牢牢把握住這裡,吳軍只能硬撼漢軍步軍方陣。

約在卯時三刻,橘紅色太陽剛剛掛在天空上時,雙方水師部隊出現在漢軍右翼戰場,戰艦移動、結陣形成攻擊羣組。

吳軍水師要突破,要主動進攻;漢軍水師地處上游,又有西北風襄助,順風順水自然要主動出擊。

卯時四刻,朱然戎車出陣,緩緩朝漢軍指揮塔靠近,戎車上朱然左手抓護欄,右手拄着一杆杏黃旗,一身鎏銀明光鎧,車前只有兩名御手。

漢軍步兵也席地而坐休緩體力等待廝殺,田信策馬出陣,身邊跟着劉備新配給他的宗預。

見走近了,宗預纔開口:“君侯,來者系朱然本人無疑。”

“好,我去看看他有什麼說辭。”

田信驅馬上前,朱然率先開口,聲音洪亮:“來者可是田孝先?”

“正是……某家!”

相距二十步,就見朱然左手高捧一卷帛書:“我主吳侯景仰將軍,欲表將軍爲荊州牧、楚侯。”

“難道孫權就只剩這點手段?”

田信從背後摸出流星錘在手裡掂了掂:“我勸你早早歸陣領兵與我廝殺,不然當場打殺。”

隔着田信臉上的面具,朱然看不出什麼:“我以誠相見,將軍何不展露容顏?”

“待你成我階下囚,自有你好看。”

田信揚起手作勢欲打,朱然強忍着沒動,見田信沒打出流星錘,反而調轉馬頭自行去了。

“呼……”

朱然咧嘴洋溢笑容,手裡的杏黃旗也隨意插定在灘塗地上,亢聲揮臂:“歸陣!”

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六百一十一章 少府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可名狀之罪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六百七十章 鏡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六百章 缺糧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五百章 預估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