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

bookmark

次日辰時,田信部曲已然啓程前往麥城。

馬良誤以爲田信已走,按約定時間來城外新軍營時這裡田信還在等他,只是正與關興一起早餐。

關興戴着田信的金質貂蟬冠倒是面目堂堂,見馬良乘驢車趕來,關興收好貂蟬冠一本正經坐在側旁。

“君侯何不在江陵多留幾日?”

馬良下車拱手走來:“良亦有許多疑惑之處欲請教君侯,既有學問也有政務、軍事,非徹夜相談不可。”

“馬府君客氣了,我思念親黨而已,再者逗留江陵也頗多不適。”

田信起身相迎,與馬良一同落座,關興也跟着起身,口呼季常先生。

待一齊落座,馬良正襟危坐,卻見田信遞來一雙筷子:“馬府君嘗一嘗,此物利國利民。”

“哦?這是麥粉?”

“是麥粉,細細研磨用紗網濾選的精細麥粉,這種美食叫做餃子,蘸醋食用爲妙。”

“餃子?”

馬良夾一枚蒸餃,在新擺好的淺碟裡沾了點醋,送入口中咀嚼,眼睛一亮臉上笑容自然許多。

聽到馬良的咀嚼聲,田信就知道他吃了芹菜餡兒的,用手指在桌上寫了餃子兩個字:“用麥粉和麪,麪皮裹細碎肉菜封口而成。”

馬良見桌上還有油炸的胡餅,拿起來一枚撕開,不想質地鬆軟,輕易撕開可見到萱軟、潔白的麪糰。

他食慾大開,撕一片送嘴裡,這是田信和麪時放了蜂蜜的油香餅,餘溫尚存,一口咬下蜂蜜微微甘甜,油脂芬芳,還有面皮油炸後的焦香,咀嚼後又有面粉固有的清甜。

“麥粉竟能有如此美妙吃法?”

“是,這是麥城今年新麥,也是近來才研磨、篩出面粉。”

田信口吻隨意,沒有發明、改進的喜悅:“軍中一石米一百二十斤,舂稻穀後存留粳米約在六十斤。況且大軍行進、征戰,舂米多不易。若是運輸粳米,又受不得潮溼、雨淋,不易保存。”

“君侯言下之意,可是麥粉易於儲運?”

馬良皺眉,這跟常識不符合,麥粉按理來說更怕潮溼、黴變。

“麥粉儲運最難,若是製成這樣的油餅則易儲運。若是和麪時多放鹽水,那麪餅更益氣力,也耐儲放。馬府君即將升遷左護軍,監護左軍、南陽各軍軍屯,我希望馬府君能勸勉各軍多種植冬麥。”

田信說着去看關興:“阿興早早回程,別讓餃子涼了。”

“是,興告退。”

關興對馬良拱拱手,才翻身上馬,領着兩名護衛提着食盒離去。

馬良這纔看明白,不是關興送早餐,而是田信這裡做好早餐喊關興來拿。

隨着關興離去,虞忠、李衡也牽來蒙多、白兔在一側等候,田信也抓起一枚油香餅說:“據我觀察,四斤油香餅可支撐甲兵一日消耗,若加上野菜、湯,三斤油香餅也可供應。明年我北伐關中,糧秣運輸艱難,得此物相助,或可成就大功。”

他自己咬一口,咀嚼,吞嚥:“馬府君可還有別的疑問?”

馬良低頭看手裡半塊油餅:“君侯,胡麻油製取不易。”

胡麻就是芝麻,畝產量不僅低,而且成熟期有前有後,十分耗費人力。

“馬府君,此事我已相告,能否做成就看馬府君本事。”

田信起身,咬着餅翻身上馬,安撫好動的蒙多,取下餅對起身面朝自己的馬良說:“胡麻油製取容易,還是軍糧運往前線營壘容易?此事知之者甚少,馬府君推廣冬麥、胡麻便好。北伐建功,自少不得馬府君一份。”

馬良要言語,田信卻輕踹馬腹,左手挽着繮繩,右手抓餅奔馳在前走了,十餘名健騎緊隨離去。

見捲起煙塵,馬良趕緊到小木桌上收拾存留的食盒,遮蔽灰塵。

做好這一切他手裡拿小半個餅往嘴裡送,再回頭去看時,已看不到蹤跡。

幕僚上前拱手:“府君,扈谷亭侯未免無禮。”

“無礙,田君侯性格率真而已,不應計較這等微末。”

馬良說着自己挽起食盒,裡面的油餅能吃三四天,先看看儲放效果再說。

對於馬良會不會盡心去做,田信並不在意,馬良只是後備手段。

麥城、昭陽邑屯種由自己說了算,多種植冬麥、菜籽、芝麻又不算多大的事情。

再說劉備、關羽手下那麼多人,許多事情真不需要自己親自管。

蒙多一路快步輕馳追上行進大隊,田信思索着明年的戰事。

自己沒必要操心東征戰役的收尾工作,該是自己的別人搶不走。

也沒必要操心馬良具體怎麼工作,能幹好自己需要的事情,那就給馬良面子,不然憑什麼?

也沒必要憂慮魏軍對南陽發動的秋季攻勢,如果事事都需要自己出面解決,那還要郡守、將軍做什麼?

劉備囑咐的話很有道理,自己應該去抓方面之事,節點上的事情選對人手負責就行。

仗打到現在,不需要自己去發明什麼器械,不然人力優勢的魏國更佔便宜;甚至水利、農耕器械也不要進行大範圍的改進,不然佔便宜的還是魏國。

戚繼光不愧是武道宗師,發明的狼筅堪稱武者斷頭機器。

如果自己哪天抽風把狼筅的概念、原型弄出來,那自己就真廢了。

別說幾百個,就幾十個手持狼筅的精銳士兵足以解決自己。

不發明軍用器械、不改進農業器械是底線,最好不要涉及。現在弄出一個油餅軍糧,能打贏關中之戰那就不虧。

關中沒打下,魏國也開始大面積種植產油作物、麥子,那己方油餅軍糧補給優勢就沒了,而魏軍今後的補給優勢會更大。

假如關中因別的因素沒打下,那下一次攻打的難度會更高。期間自己再研究、改進什麼東西,如果還不能奏效,那很可能會助長魏國的實力。

雪球不好滾,東征戰役打殘吳軍,可劉備想要鍛鍊的中軍、後軍折損頗大,南陽兵也慘,荊南五溪蠻、荊北的荊蠻都受到戰爭打擊,下回出兵的意願肯定會下降。

五溪蠻是恐懼吳軍的抽丁、奴役手段,才積極響應出兵。若是北伐中原、關中,這真的不關五溪蠻的事情,沙摩柯想打,部族首領不想打,那五溪蠻也無法參戰。

梅敷戰死,荊蠻元氣大傷,能繼續安撫荊蠻在平原屯墾、編戶齊民就很不容易了。

所以明年北伐時,五溪蠻、荊蠻也就只能做一做後方的運輸兵。

那麼漢軍在南陽能集結多少兵力?十萬,還是十二萬?

如果自己走武關道打關中,又能得到多少軍隊?

也不知道魏國有沒有平定涼州之亂,若涼州之亂席捲壯大,那明年北伐又將多一股生力軍。

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七百四十一章 以毒攻毒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想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五百九十七章 要命的誤會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二十章 夜中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九十二章 勢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