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

bookmark

當夜田信借宿關羽府邸,在偏院裡接待記憶中的二表兄楊正楊仲衡。

一名與楊正熟悉的親兵引領楊正,楊正留着兩撇小鬍子,頭戴二粱進賢冠,腰懸寶劍,走路帶風。

司馬懿穿戴細布灰袍,也是腰懸長劍,手裡木盤端着一卷卷竹簡。

他打量背插無當、夏侯旗幟的武士,見這些人或性格散漫,或板着臉,卻無嬉笑打鬧的……而其中關中口音的幾個人對楊正也只是敷衍,並無親密巴結之態,有些離奇。

要麼是楊正一族跟田氏一族並不像楊正宣傳的那樣親密,要麼是因爲驕傲,這些武士不屑於討好田信的親族。

即膺服田信一人,或服從田信至親,對稍遠一些的親族並無敬畏之心。

庭院裡,田信穿着露出膝蓋的寬鬆細麻短褲,上身是背心,剛沐浴,正用牛角梳子按摩頭皮。

“阿信?”

楊正難以置信打量田信,除了面目隱隱有些酷似外,其他什麼都跟記憶中的田信大相徑庭。

田信合攏手裡摺扇,眯眼打量楊正:“二兄?”

楊正上前兩步指着田信頭髮,苦惱哀痛:“阿信折辱自家,又是何苦?”

“事已至此,何必在意這些微末細節?”

田信展臂邀請楊正到客廳落座,司馬懿也脫了鞋子端着木盤跟上。

剛落座不久,虞忠就端着一盤茶具來烹茶,虞忠穿赤邊白絹甲,背後刺繡虎頭,惹得司馬懿多看了幾眼虎頭刺繡。

楊正收斂情緒,從袖中遞出帛書:“阿信,母親很是牽掛,自阿信揚名荊豫威震天下以來,母親才漸漸心安。季衡可是在荊州?”

田信翻閱姑姑的信,嘴上回答:“季衡兄在麥城陪伴祖父膝前,伯父之前在漢北督修鎮遠城,餘下昆仲或在軍中效力,或在外做吏。年幼者亦求學在外,多不能陪伴祖父,多虧季衡代勞,我等才能全心全力報效國家。”

收好這份點綴淚痕的帛書,田信詢問:“這夏公國是怎麼一回事?”

“是這樣的,陛下代漢以來,得聞阿信所制新夏曆,欲推廣全國,又感阿信簡化文字功在千秋,故遙拜阿信爲大魏夏公,位列三恪之首,儀同諸侯王。”

楊正說着還朝北方雒陽方向拱拱手:“並以野王五縣爲夏公國封邑,得沐陛下恩德,愚兄僥倖拜爲夏相,爲阿信署理封邑軍政事。”

說着朝司馬懿展臂:“此溫縣司馬翼,字文匡,乃愚兄所徵主簿。”

司馬懿高舉木盤,目光崇敬:“臣司馬翼拜見公上,此公國五縣戶田副冊,懇請公上檢閱。”

“這不妥。”

田信感覺不到楊正的善意,更感受不到這位司馬翼的誠意,連感染都無法感染,再看那放光的熱忱目光,怎麼看怎麼奇怪。

又瞥一眼楊正:“二兄身上也淌着田氏之血,是我家外子。當夏相沒什麼意思,不若過繼田氏以做別枝,去做這大魏夏公吧。”

“阿信,古有蘇秦爲五國之相,又有薛君孟嘗君相秦。”

楊正勸說:“今漢魏爭奪天下實是國家之事,阿信身兼夏侯、夏公之爵乃系私事,此衆望所歸也。”

“我又素聞漢主寬宏,想來不會計較這等微末之事。今後夏公國戶口租調、徭役徵發皆受阿信掌控,此大魏所裂之土,乃田氏之私土。阿信公私分明,誰又能置喙多嘴?”

“二兄還未喝酒,怎麼盡說胡話?”

田信語腔不快,伸手接住虞忠遞來的茶杯,小抿一口細細品味,多看了幾眼司馬懿:“司馬文匡,你與司馬八達是何關係?”

“臣之曾祖,乃漢徵西將軍司馬叔平庶子,臣之父祖不顯於世。”

司馬懿說着陪笑:“臣與司馬八達昆仲已出五服,少有往來。”

徵西將軍司馬鈞,有名的常敗將軍,都說這個人很能打,可每次都打敗仗,一次吃敗仗後下獄自殺。

司馬鈞之子豫章郡守司馬量,司馬量之子潁川郡守司馬儁兩代人開始轉型,不再當將軍了,這是個讓司馬家很難堪的職業。

畢竟祖上是漢初諸侯王殷王司馬卬,也是彭城之戰裡被項羽唯一殺死的諸侯王。

田信示意司馬懿飲茶,說:“我聽人說司馬仲達鷹顧狼視,面貌非常人。你可擅長繪畫?”

司馬懿乾嚥一口,放下手裡的木盤,接住虞忠用劍鞘遞來的茶碗,雙手捧着小飲一口細細品味,眉目舒展:“回公上,司馬仲達相貌尋常,臣之一族皆軀體長碩,面貌粗陋,並無出奇之處。若說有,司馬仲達眉目略細長,有別於其昆仲。”

“那司馬仲達平日又喜好什麼顏色的服飾?”

“呃,公上問此何意?”

“不要見怪,聽聞此人去歲末由督軍轉遷爲御史中丞,想來今歲必然出監各軍。若是與我對陣,若能認出他來,正好擒之!”

田信說着笑笑,目光落在司馬懿臉上,司馬懿訕訕陪笑,頭半低着,手端着茶:“司馬仲達生性樸素,喜好灰青之色,不喜鮮豔。恐怕仲達統軍時,也會扮作尋常軍吏,難以察覺。”

楊正這時候端茶飲一口,細細感受其中滋味兒,笑說:“看來阿信的打算要落空了。”

“唉。”

田信仰頭飲盡杯中茶:“我也是隨意問問,不過二兄,我不在意夏公國存滅與否。二兄若是想穿夏公的冕服,那不妨穿一穿,我這就遣人去抄錄族譜,另立別枝。正好叔父一家絕嗣,二兄過繼也在情理之中。”

楊正斂笑,田信瞥一眼司馬懿重新端起來的竹簡,自嘲笑笑:“世上只有夏侯信,今後只有陳公信,沒有夏公信。二兄若是有膽,就代我向曹丕捎句話。”

“阿信說罷,我自會委婉傳達。”

“也不是什麼壞話,就說戰事若順,我將親自去鄴城燒曹操陵墓。也讓他寬心,我只是縱火焚燒,我還不屑於挖人棺槨,欺辱屍骸。”

“阿信,這是什麼話?”

“這是我肺腑之言,曹丕自然能懂,他不會生氣。”

田信說着垂頭看楊正:“二兄啊二兄,難道我家的仇在你眼裡還不如一個夏相?”

說罷扭頭去看司馬懿,司馬懿又趕緊將手裡的木盤放下,拱手:“公上有何囑咐?”

“沒什麼囑咐,也勞煩先生給司馬仲達傳一句話。”

田信右手朝虞忠伸去,虞忠將半罐也就二兩約三十克的茶粉竹罐遞來,田信將這半罐茶放到司馬懿面前:“司馬仲達是曹丕近臣,自不可能爲漢效力。將這半罐茶粉給他,就說他喜歡的話,若機會合適,我在陣前邀他吃茶。”

司馬懿不解,雙手捧着:“公上這是何意?”

“別無他意,只是想看看鷹視狼顧是何種模樣。若死在亂軍中,豈不可惜?”

田信頓了頓,又說:“夏曆非我一人之功,曹丕想推廣於天下,放手推廣就是,無需掩人耳目立一個不倫不類的夏公國。你回去告訴他,世上的事情越直接越好。”

司馬懿用疑惑眼神去看楊正,楊正出聲:“是,這句話我也幫阿信轉述。”

田信側頭去看楊正,擡手摸了摸自己舒適短髮,又搖頭笑笑,起身離去。

虞忠也提劍離去,楊正神情哀傷,也只是垂着頭微微一嘆,把哀愁嘆出去。

自己又有什麼辦法?

第三十二章 貪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十八章 先登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六十五章 欲相持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可名狀之罪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六百七十章 鏡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三百五十章 授權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二十章 夜中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