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

bookmark

洛陽西郊,顯陽苑。

中原決戰一觸即發,曹丕爲砥礪銳氣,召集勳戚及公卿百官子弟一同狩獵於顯陽苑。

次日一早司馬懿馳馬奔來時,曹丕狩獵興致已然敗壞,他左腳踩在馬紮矮凳上,右手提着百辟刀,怒不可遏:“遲疑什麼!”

董昭、蔣濟、夏侯楙等人垂首不語,見無人勸諫,宿衛虎士出列緝拿,將跪成一團的大小五十餘名哭泣、顫抖的吏士提出去,就在司馬懿途徑時,在他面前一齊斬首。

司馬懿乾嚥一口唾沫,昨天殺了近三百人也能不皺眉頭。

可曹丕動手殺人,哪怕殺一個人,也是很恐怖的事情,反正他害怕。

他的一個弟弟也在狩獵隊伍裡,迎上司馬懿邊走邊說,講述事情的因由。

簡單來說,就三個字:鹿跑了。

曹丕率領貴戚、官吏子弟來打獵,說大了是宣揚尚武風氣,鍛鍊公卿、勳戚子弟的軍事素養,是關係國家穩定的大事。

所以這項活動儀式性更重一些,爲狩獵成果圓滿,自然要安排官吏圈養獵物,在需要使用時投放出來。

荒廢已久的顯陽苑裡原本不缺獵物,林木高深,多藏有猛獸。

這裡已被軍隊清理幾遍,沒有猛獸,也沒有獵物。

需要的獵物是別處運來的,很不巧,如此盛大,象徵意義極重的狩獵儀式裡……圈養麋鹿的木欄昨夜被鹿羣撞壞,所有的鹿都跑了。

鹿跑了,象徵意義十分惡劣,狩獵儀式成了笑話。

肯定是督管園林、鹿羣的官吏中藏着奸細,故意來壞事!

沒人敢勸諫盛怒狀態的曹丕,司馬懿來了,也保持沉默,等待曹丕的傳見。

沒等到曹丕的傳見,先聽到林間大帳裡曹丕發出的怒吼:“可恨!傳鮑勳來見!”

曹丕身影出現在帳門,雙手撕扯,一疊紙張書寫的奏表被他撕碎,丟在在地上。

曹丕也見到人羣裡身形高大的司馬懿,強忍着怒火,返回帳內整理情緒,正式傳見司馬懿。

帳內,曹丕滿臉寫着不高興,生悶氣,彷彿一個陰謀集團策劃了顯陽苑鹿羣出奔事件,就是要讓他出醜。

見狀,司馬懿心裡發苦,還是將書寫好的奏報親手呈送。

這是經過張遼簽字的逃軍處置報告,三天時間裡陸續逃走兩百餘人,抓獲同謀者三百人……于禁當時帶回北方的兩千吏士,有四分之一參與了這起叛逃事件。

若不是無法滲透前軍,若不是有宛口長城爲阻,這五百同謀吏士就有可能裹挾數千、或數萬軍隊叛逃。

司馬懿不敢擡頭,看不到曹丕的臉色。

曹丕本懷着怨氣,現在眉目舒展,反倒有些雲淡風輕的笑意:“傳於禁。”

命令下達後,曹丕神色釋然:“仲達,田孝先受來敏羞辱後,乘船返回封邑。當時他持槊擊水,盡得武學之妙。期間並有歌訣,于禁稱之爲《太極入道歌》。”

“是,臣亦有所聞。”

“《太極入道歌》零碎不全,乃系殘篇,確有一些意境在。于禁本該敘功,可他欺我。”

彷彿爲了證明什麼,曹丕解下百辟刀,從一側架子上取下倚天劍,他左手持劍鞘,右手持劍做了幾個劍招轉換:“所謂的活人劍、死人劍不過是剛柔不同。于禁年老,只會輕柔劍招,沒學會剛強殺伐劍招。”

司馬懿做思考模樣,曹丕卻輕輕哼笑:“他還勸朕,說什麼百鍊鋼成繞指柔,讓朕研習輕柔劍招。還以殘缺的《太極入道歌》勸朕寬宏,朕寬容於他,亦寬厚對待鮑勳,可此二人是如何侍奉朝廷的?”

“鏹!”

倚天劍入鞘,曹丕疲憊落座,哂笑:“朕學劍招有何用?朕本意是學會田孝先武學,以推廣軍中。可於禁聽說活人劍能延年益壽,就一心鑽研此物,他無非是想多活幾年,想以此討好朕。”

“不思國家危難,卻行此獻媚之舉,令朕作嘔。”

“哪有什麼純剛、純柔劍招,一切精妙武學不過剛柔並濟而已。田孝先用日月雙槊,陽朔偏剛爲少陽,月槊偏柔爲少陰,可見一斑。”

“可於禁不理解,還自以爲是,罔顧朕對他存以厚望!”

曹丕絮絮叨叨說着自己的看法,司馬懿不時微不可察的點頭以示認可、領會,只是心裡有些酸。

跟曹丕的心情比起來,前線殺死三百企圖叛逃的叛軍也不算什麼事兒。

司馬懿不提,聆聽曹丕的傾訴。

隨着于禁到帳外,曹丕才停止傾訴,卻晾着于禁,準備解決這個心病,對司馬懿,及一同進來的蔣濟、董昭、劉放、孫資說:“今虎狼環伺之世,朕欲效仿先王,以狩獵砥礪國之爪牙。”

“可鮑勳在奏章中如何說的?”

曹丕質問去看,記憶力超羣的劉放回憶,默誦:“臣聞五帝三王,無不明立根本,以孝治天下。陛下仁聖聖明,有同古賢。臣冀當繼蹤前代,令萬世效法於今也。如何在殯喪之中,修馳騁之事乎!臣冒死以聞,唯陛下察焉。”

劉放面有慚愧之色,再有四個月,曹丕的孝期才結束。

這是抓着曹丕的臉打的啪啪響,曹操孝期還沒結束,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曹丕本人蔘與打獵、作樂,就是不應該的。

未及多久,侍中劉曄,與侍中、兼駙馬都尉鮑勳一起來到帳前。

連着于禁一起被曹丕傳入帳中,大帳裡鮑勳面無畏懼之色,反倒一副理直氣壯來跟你講道理的架勢。

彼此是世交,曹丕當太子時,鮑勳被選爲太子府中庶子,是曹操欽定的太子輔臣。

只是曹丕、鮑勳之間有太多的爭執,光是郭女王的弟弟貪污,鮑勳拒絕曹丕求情開始,彼此之間就相互看不順眼。

鮑勳這個駙馬都尉,管的就是曹丕的宿衛、儀仗……很不巧,顯陽苑狩獵活動,負責曹丕宿衛工作的鮑勳,恰好有資格制定狩獵計劃。

公卿百官還在洛陽、鄴城坐堂辦公,現在能來的近臣都已來了。

曹丕開口:“今國事洶洶,狩獵尚武益於國家。還是音律更高一籌?”

見無人接話,劉曄搶在鮑勳之前回答:“狩獵重於音律。”

排在劉曄身後一個班位的鮑勳緊隨其後回答:“夫樂,上通神明,下和人理,隆治致化,萬邦皆寧。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況獵,暴華蓋於原野,傷生育之至理。迎風沐雨,豈非違背四時之順乎?昔魯隱公至棠邑觀獵漁,《春秋》譏之。雖陛下以爲國務,愚臣所不願也。”

接着鮑勳又彈劾劉曄:“劉曄佞諛不忠,阿順陛下過戲之言。請有司議罪以清廟堂。”

見帳內無人反駁,鮑勳聲音更大,面朝曹丕:“臣聞古之聖王不以禽獸害人,今陛下方興隆唐堯之教化,又以獵戲多殺羣吏,愚臣以爲不可。”

彷彿唾沫星子都能飛濺到曹丕臉上,曹丕挽袖擦臉:“鮑勳陛前失儀,出任右中郎將,以期反省思過。”

他始終面無表情:“于禁謀反,誅。”

鮑勳猛地側頭去看于禁,張張口鬍鬚抖動,面有愧疚之色。

于禁只是眨眨眼,有釋然之色,長舒一口氣,閉上眼睛神色安寧。

宿衛虎士上前來拖于禁時,于禁身體直愣愣栽倒,不再動彈。

想到關於孫權的一些密報,曹丕眼皮一跳,擡手顫音:“于禁畏罪服毒……念先帝老臣,送交其家,自行殯葬。”

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三章 嚮導官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六百章 缺糧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二十四章 彩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二百八十六章 要挾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八百二十一章 餓虎出籠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九十二章 勢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二百零七章 捨不得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四十章 糜芳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七章 夷營督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三十二章 貪第九十三章 畫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