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

bookmark

昆陽城西門外,另一座滍水橋。

這裡漢軍並未設防,是留給昆陽守軍自行撤退的生路所在。

可昆陽守軍不珍惜,反倒方便了張郃的前鋒部隊,他雖執掌三萬餘洛陽中軍,可此刻能抵達戰場,由他親自指揮的也只有看看五千步騎。

當北府兵營地舉火示警時,張郃還在等待夏侯尚派遣的伏兵,不到十個呼吸的時間,張飛比鄰滍水的北營跟着舉火、擂鼓。

哪裡還能再等?

魏軍各隊相繼吹號,向着一切有燈火的區域發起進攻。

張郃本部千餘人擂鼓向前,以鼓聲爲標誌,向各隊傳達本陣所在。

隆隆鼓聲中,張郃這裡順利破開簡陋柵欄,突入營中與漢軍甲士廝殺起來。

也有零散的分隊越過北營,向昆陽東門外的張飛本營發起騷擾,皆明火執仗,夜中難辨虛實。

張飛瞪着眼睛觀看營外遊動的火把隊伍,對身邊虞翻說:“先生,此必疑兵。”

虞翻拄矛在手:“衛公,還請撥付五百甲兵,虞某去會會這股敵虜。”

“先生怎可冒險?”

張飛將戰盔往腦袋上一戴,扎着盔帶:“我去廝殺,先生居中調度,統兵接應。”

“不可,些許賊虜,怎勞衛公親往?”

虞翻擡手抓住張飛肩膀:“要去也是虞某去,衛公千金之軀,如何能涉險?”

十幾個中高級軍吏跟在身後,正要請戰,張飛眼睛微微上翻想了想:“不若我與先生各領三營兵,分左右解救北營,看看這魏軍是何來頭。”

他言語間臉色狐疑,想不明白曹洪怎麼敢來夜襲。

曹洪那裡的情況也不算機密,只是大雨阻礙路途,無法包圍、吃掉曹洪。

思來想去,也只能推測爲曹洪、司馬懿的本部兵馬來襲,也只有各自的本部,纔有這種夜襲能力。

不是精兵,是沒資格打夜戰的。

對尋常郡國兵來說,能夜間行軍,就已經是其中一等一的頭籌強兵。

葉縣,關羽登高而望,神色平靜毫不意外,現在的魏軍也只能打夜襲戰。

魏軍的精銳部隊士氣相對穩定,又有地利優勢,不敢打正面野戰,只好靠打夜戰來激勵郡國兵。

不僅是激勵郡國兵,也要激勵魏國朝堂裡的公卿……如果公卿們都對大魏沒了信心,那發生其他一些詭異的事情也是不難理解的。

等宛口周邊開拓、立穩之後,魏國境內坍塌死亡的情報網必然會自動復甦、凝聚,向漢軍繼續傳達軍事情報。

關羽未觀戰多久,就見東邊馬超左軍營壘區域也是擂鼓、立起更多的火把,向關羽示警。

難道這是魏軍各部的聯合反攻?

不可能,在孫權沒有下場,沒有把吳軍拉到戰場周邊時,魏軍發起決戰的機會很低。

決戰可以打,打之前,漢軍要先廢掉吳軍,魏軍則要逼着吳軍上前消耗。

如果吳軍始終不參戰,那決戰就很難爆發,會不斷延遲。

不解決吳軍,誰都不願意放開手腳打。

澧水東岸,曹休親率千餘騎匯合越騎校尉薛喬所部,集合騎兵五千餘,用餐待命,等待戰機。

撤到東岸的閻圃、李緒、李禎及樂綝殘兵重編後,此刻又對馬超大小七座營壘發動夜襲騷擾,也僅僅是騷擾。

曹休大本營舞陽以南的各營魏軍已在三更時收拾行裝,連同汝南的裴潛部,也收拾行裝向東撤。

裴潛從後方縱馬趕來,面容悲慼:“長平侯,真要委汝南、義陽三郡於吳賊?”

“此國家方略之計,議定於廟堂,非我能更易。”

曹休自淝水一戰以來,臉上已瘦了兩圈,眼神也不復之前的明亮、有神采:“可是有難處?”

“是,自軍令傳至汝南以來,各營不分吏士,皆哭嚎悲慼,如今營中哭聲相連……多有吏士棄軍逃亡,各營軍正也多視而不見,或思歸心。”

裴潛神情哀怒:“國家棄三郡軍民於賊,焉能指望三郡軍民懷報國之心?”

豫州輔兵軍團,已瀕臨崩解,已經到了執法軍吏懈怠軍法,不願執法,放任麾下吏士逃亡的地步。

執法軍吏家屬多在譙沛,或在鄴城,他們逃不了,他們逃了,他們的家屬逃不了。

現在是不願執行軍法約束軍心瓦解的吏士,也不敢執行軍法。

執行軍法的話,很有可能引發豫州輔兵軍團譁變,甚至集體易幟。

這樣的軍隊,如何還能調到許都一帶佈防參戰?

調他們去許都一帶,放任吳軍進佔義陽、汝南三郡……這讓全軍吏士怎可能安心開拔?

可能前腳走,後腳吳軍就會執行孫權的命令,將三郡搬空,讓這些軍士與家人永久分別。

以關羽的人格魅力,尚且不能讓軍士拋棄家屬,更別說此刻的魏軍將領。

裴潛的悲傷無濟於事,除了潁川郡、陳郡、樑、譙沛的輔兵還保留建制外,餘下三郡籍貫的吏士在夜色裡或一鬨而散,或結伴出逃。

豫州輔兵軍團兩萬餘人,從鄧艾出逃開始至今就此瓦解。

曹休有辦法麼?

沒辦法,這是曹操也沒辦法的事情,誰都知道軍役幸苦,曹操本人更是清楚,哪怕很傷心,還是選擇執行軍法,懲戒逃軍行爲。

現在沒時間懲戒,也沒有精力追究逃軍行爲。

正所謂法不責衆,執法成本太高,高的承擔不起。

就這樣,在魏軍、漢軍、吳軍眼皮子底下,第一支成建制的軍團瓦解了。

得悉此事,曹休、裴潛只能後撤,放棄等待。

等到天亮,也不見得有騎兵作戰的機會,還不如早早後撤,接替曹仁布防於許都一帶。

曹休只能多佈置疑兵,讓參戰襲擾馬超的閻圃等人大張旗鼓的向東撤離,即希望引馬超追擊,也希望早點結束這裡的事情,把這片爛攤子甩給吳軍。

吳軍如果不接手,那漢軍乘虛而入,順着汝水上游往下打,吳軍拿什麼來頂?

之前吳軍吃掉多少,都有可能被漢軍打的吐出來。

這是汝水、淮水走勢所決定的,也是漢軍、吳軍之間戰鬥力決定的事情。

說不好壽春、合肥,也會被打順手的漢軍奪走……漢軍奪走好,這樣漢軍、吳軍就要糾纏不清,吳軍最少能拖住五萬左右的漢軍,這可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漢軍野戰部隊。

丟棄三郡,換漢軍分兵五萬,正面戰場上漢軍減少三萬、五萬,會產生本質的變化。所以這件事情感情上很難接受,可算一算賬目,怎麼看都不虧。

另一邊司馬懿擊潰吳懿營兵,但吳懿的屍首還是被漢軍搶奪拿走。

wWW ☢Tтká n ☢C○

但司馬懿得到了吳懿大帳裡來不及銷燬的漢軍軍書,桌案上正擺着一團沾染酒氣的帛書。

司馬師隨同參戰,見了這份帛書,驚喜道:“父親!快看!”

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九十二章 勢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三章 嚮導官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七百零八章 僵局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