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

bookmark

錦繡的衛公大纛立在山樑,有箭矢穿過留下的孔眼,也有火箭燃燒痕跡。

作爲一軍根本的大纛,自不怕火箭燃燒,有基本的防火手段。

張飛拄矛眺望戰場,視線之內右軍、虎牙軍、田豫徵東軍混在一起,大小六十餘個方陣逐次展開,十分穩固。

而漢軍陣列外圍,是數不盡的魏軍的騎士,實在是太多。

凡是魏軍騎士所在,就是黑黃一片,人馬黑壓壓麻漆漆。

大口喘着氣,張飛擡手握住胸口一杆箭,輕易掰折丟棄在地,他腳下戰死的魏軍屍體交疊,一名躺着的魏軍軍吏一臉血污,胸口被一口劍貫穿,被釘在地上,口脣張合,用圓溜溜的眼睛望着張飛,想要說什麼。

張飛側頭,可見己方穩固的陣列羣中,曹彰百餘騎已被合圍,無力突圍,也跑不動了。

追隨曹彰的騎士要麼戰死,要麼突圍而出,如今就剩這麼一點精疲力盡的殘兵。

田信健步來到張飛邊上,提着葫蘆不時飲兩口,看明白戰場局勢後:“可留其半。”

十萬步騎,留下五萬人,已經是稀世大捷了,不亞於襄樊之戰的斬獲。

張飛也伸手從親兵手裡拿起圓肚長頸酒甕來一口,斜眼打量紅漆鏡甲,就臉上沒有血跡的田信,一時間有些無語。

再看田信身後,有人抱着鷹臉戰盔,有人抱着閃電尾戰盔,還有拄着方天戟、日月雙槊、雙鞭的親兵,有的親兵揹負標槍,甚至還有兩個親兵扛着一面鏡面鋼盾。

除了這些,還有劉若、費耀、司馬懿戰旗被帶來,旗幟半卷在旗杆上,由親兵扛在肩上。

張飛看不出田信的心思,甚至看不出田信的情緒。

沒有勝利的喜悅,也沒殺戮之後的激亢,更無右軍引發的惱怒。

彷彿一個田間勞作的農夫,正端一碗避暑漿水飲着,打量田地收成。

不像一個將軍,更不像參與廝殺的猛士。

也看不出田信對自己的情緒,是親近,還是疏遠?

張飛心裡沒底,對戰場勢態不做評估,解釋說:“是某爲仲翔先生復仇,壞了大計。”

“不,翼德公此言有失偏頗。”

田信又飲兩口糖水,指着曹真所在的土山說:“兔子急了也會咬人,何況十萬帶甲之士?既然不能全殲,與其損傷數萬將士,還不如就此圍三缺一,給一條活絡。”

換一口氣,田信擠出笑容:“以一萬傷亡換俘斬五萬,便是全勝。若不給活路,逼迫曹真殊死反抗,我軍或許要用四萬傷亡才能全殲其軍。”

四萬傷亡,撐死能救活一半老兵,餘下兩萬人要麼陣亡病死,要麼殘疾。

魏軍殊死搏鬥的話,即便全殲,扣除陣亡、殘疾,己方又能獲得多少可用的俘虜?

全殲曹真的代價有些大,如果一死一傷,邊上還有曹休、張郃、孫權這些人。

如果給曹真一條活路,己方打個俘斬五萬,正好能消化乾淨,不會撐着。

張飛有些詫異,想不明白田信正值好鬥的年紀,怎可能有這麼深沉的耐心。

見田信似乎真的不計較自己急躁進軍引發的戰局變動,張飛訕訕做笑:“孝先廝殺勞累,不若某督兵上前廝殺,孝先據此高處指揮調度?”

“我還能戰,我與翼德公分向殺出,可好?”

田信回頭看一眼北方漫山遍野追捕潰逃魏軍的部屬,跟在身邊的只剩下左衛營、右衛營,以及充當總預備隊的田紀徵北軍三個營。

哪裡還敢放任張飛繼續上陣廝殺?

深怕張飛撲倒在地再也站不起來,張飛必須活着,張飛如果沒了,鬼知道馬超會膨脹到什麼地步。

不能只考慮眼前這一戰,要考慮五年後、十年後的事情。

跟張飛分掌兵權,就算有矛盾,也能擺出來商量解決。

如果張飛沒了,關羽歲數擺在那裡,那些人肯定會把馬超推起來,誰也無法猜測馬超會有什麼出奇的想法。

沒人能控制馬超,推馬超上來的人更不可能控制馬超。

與其到時候爲難,不如早作預防,將馬超壓死,讓馬超去跟趙雲作伴,趙雲自然會教馬超做人的道理。

田信做深呼吸,不時飲一口溫熱紅糖水,或者抓一枚果脯丸塞嘴裡咀嚼,目光打量戰場各處,落到了曹彰所在。

那裡曹彰百餘人已經棄馬,紛紛刺死自己的馬兒,圍成一道死馬牆。

回頭再看,關羽即將抵達戰場,魏軍各部也在調動。

不想張飛說:“孝先,曹彰終究不凡,不應死在凡夫之手。”

“好,我去送他一程。”

田信握着葫蘆走下山樑,身後親兵甲士緊隨,陳公戰旗移動,沿途廝殺勞累的右軍陣列左右分離,讓出一條通道。

他到來時,曹彰拄着一杆戟勉強能站立,揹負的曹字戰旗已經血染,佈滿箭矢洞穿的孔眼,本人軀幹、四肢中箭十二三,頭盔上橫着三支箭未能貫穿。

曹彰身邊的騎士多已受傷,疲倦不已,或用長兵支撐站立,或握劍坐在馬屍邊上發愣、等死。

見田信漸漸走來,曹彰失血過多反應遲鈍,用疑惑眼神看着田信,口乾舌燥說不出話來。

聽到難免關羽金鼓進擊之聲,前後左右也爆發出歡呼之聲,漢軍終於在關羽指揮下發動總攻。

已不影響這裡,田信擔心張飛上陣廝殺撲倒在地,關羽、張飛也怕他在廝殺時失手。

來處理曹彰,既有榮耀,也能讓大家安心。

見曹彰慘烈模樣,田信將自己喝了一半的葫蘆遞出,身後親兵上前接住,舉着給曹彰送過去。

如果漢軍兵敗,此刻的曹彰,就是那時自己的寫照。

相隔七八步,曹彰接住葫蘆聞了聞,仰頭飲一口,又飲一口,還飲一口,轉手遞給身後的甲兵。

他張開口顫音:“放子建一條生路,可好?”

“我無意殺曹子建,要看他如何選。”

田信說着從背後拔出青霜劍一拋,青霜劍在空中顫鳴,落在曹彰腳前,劍刃沒入土中半尺。

曹彰拔出青霜劍,緊握着,細細審視,說:“子建純良柔善,可惜生在亂世。”

“是呀,可惜生在亂世,也可惜我等生在亂世。”

田信轉過身去,仰頭看天際雲霧:“我不殺曹子建,你若有遺書,我遣人送予曹子建。”

曹彰擡手解開盔帶,從頭盔裡取出一封帛書遞給身後甲士手裡,潔白帛書被兩人血手染黑。

遞出帛書,曹彰轉身看着百餘血戰餘生的吏士:“諸君,我爲家國廝殺,死得其所而已。諸君又爲何載?不若存留有用身。”

“君侯?”

這些吏士悲呼不已,曹彰艱難盤坐在地,本想朝着東北鄴城方向,想了想還是朝着北邙山妻兒所在坐下,反握劍,帶着悔恨刺穿自己咽喉。

兩行眼淚淌出,染溼臉上血漬,淚水順着下巴滴落,鮮紅如珠。

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五百八十四章 實不相瞞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四百章 衛軍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七十四章 一杯酒第三百章 精兵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六百章 缺糧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六十二章 戰江陵五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八章 文字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四百章 衛軍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