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

bookmark

孟春時節,氣候溫潤的麥城陸續綻放油菜花。

漳水東岸,將軍西南廣袤的平原、梯田上滿目金黃,僅這裡就有三千餘畝油菜花。

田信頭戴野花編成的花環,腰懸白虹劍穿素布單衣,眺望眼前的純粹金黃,開懷不已,精神放鬆,似乎與這片區域融合在一起。

閉着眼睛,能感應到蜂羣、風聲,也能聽到田嫣等幾十個孩童的追逐、奔跑的呼喊聲。

遠處,劉備、關羽漫步在田壟,不知道在聊什麼。

近處,關興、劉永、夏侯獻正合夥宰殺一隻三月大羔羊,一側關姬與唐公主燒火煮水。

最外圍,陳到統率白耳兵,以及薛戎統率宋兵,羅德統率陳兵各百餘人,也都生火煮水一副野餐模樣。

合格的親兵禁衛,執勤時水米不進。

此刻卻沒那麼多約束,這裡更遠處就是要隨劉備返回益州的五萬大軍。

湘州水師已經在油江口就緒,隨時可以運輸這五萬大軍返回益州。

此次與劉備一別,再見應該是在長安了。

荊州的種種紛爭,隨着潘濬出走告一段落,這回劉備再帶走部分人,紛爭也就宣告結束。

到現在爲止,三恪家族的封國主體還未確定,而荊州暫時歸三恪家族屯軍。

長江就是分界線,南邊的湘州暫時由黃權督管。

黃權的權力也有限,開春的上計會議,各郡稅收都已做了預算分派,湘州的郡縣主官調動又握在尚書檯,所以黃權唯一任務就是監管郡縣運行,保證稅租運輸和兵役徵發。

等三恪家族最終的封地確認,湘州、荊州也就能恢復正常了。

思索着這些事,田信攪動木臼,壓榨過濾桔汁。

等打通交州,一年四季就有甘蔗、荔枝、菠蘿吃了。

交州、廣州的象牙、犀角、珊瑚、寶珠、玳瑁其實也就那麼回事,還不如一筐荔枝暖人身心。

一桶果汁榨好,攪拌糖漿、蜂蜜後,喊來關興爲跟來的孩童分發。

這些孩子不是烈士遺孤,就是軍功貴族子弟。

他們由關羽選來,劉備、關羽漂泊半生,對孩子很是喜愛。

田信則坐在田壟便取出一塊銅版進行雕刻,銅版寬八寸長一尺二寸,他握手裡正雕刻……田字格,有拼音格的。

糧票是銅版雕刻印刷,每一套糧票有正紋、背紋、字、印一共四個雕刻銅版。

雕版的技術不難推敲,造紙技藝恢復也不難,可油墨秘方不容易仿造。

四種雕版就是四種油墨,雕版用的墨……除非有人大規模養蜂,不然很難仿製出來。

普通的墨來源很簡單,簡單到了大軍出征,軍吏蒐集樹脂點燃,扣個陶碗在上面,就能蒐集、製造簡單的書寫黑墨。

糧票究竟意味什麼?

能看出這一點的人都保持靜默,誰也不願意揭開這個秘密,也不想刺激田信,讓田信‘想起’雕版印刷的某些其他作用。

田壟中,劉備手閒不住,握着一捧油菜花負在身後推敲明年的作戰計劃。

今年向南奪取廣州打通交州,向東把戰線推到豫章實屬荊湘二州的局部戰役。

關羽、張飛、田信都不需要出動,出動的是馬超、黃權、關平、文聘、張苞這個五個人,還要算上一個運糧的李嚴。

長江水系運糧……純粹等於給李嚴分功。

關羽的任務是協調各軍,只要軍隊沒有內部隱患,不相互拖後腿,就算戰事不順,也能相互照顧退回來。

張飛是打通與劉封的聯繫,這個聯繫點在汝南,重新在汝南建立軍屯區,就能通過汝水、淮水與泗水的青徐取得實際聯繫。

起碼商業能流通,能把蜀錦賣出去。

田信的任務是發揮在諸夷中的影響力,爲南中戰場訓練一支可以進行山地、叢林作戰的輕裝部隊。

漢軍普遍重裝,戰術也圍繞重裝步兵展開,對輕兵訓練,輕兵戰術缺乏底蘊。

訓練一支萬人規模的新軍,從物資調集、兵役徵發、篩選,再到訓練,最短需要半年時間。

南中四季如春,秋季新軍乘船至巴郡集結,入冬前打南中之戰。

爭取在春耕前把南中豪強驅趕到山中,以一邊種田一邊設卡封鎖的方式卡死南中豪強的補給渠道,逼迫這些豪強出山,強制遷移到成都一帶充實人口。

南中的地勢決定了這裡很難打殲滅戰,能使用的戰略並不多,而設卡圍困,是最笨、最穩妥的辦法。

欺負的就是南中豪強缺乏攻堅能力,欺負土兵戰陣能力薄弱。

傳統漢軍可以達成這些戰術設想,但南中土蠻嘯聚山林,丘陵之中行走如飛,搞持續騷擾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同時這種長期封鎖,需要付出很大的時間成本。

如果有一支擅長山地、山林作戰的輕兵,與漢軍重甲一正一奇,恰好能相互配合,加速瓦解南中豪強的戰意。

只要這幫帶頭的豪強不打了,肯服軟,那就遷移到平原地帶安置,再處理南中土人。

南中戰場是給諸葛亮準備的,想來一重一輕兩種兵力配置,打烏合之衆只有地利的南中豪強,應能橫掃。

可之後的南中地區該怎麼處理?

土人是殺不絕的,殺了也沒用,地形封閉,就是把漢民遷移過去,長期封閉環境裡生存,漢民也會土蠻化。

修路的成本又太高,唯一解決辦法就是分封,大規模分封軍功貴族,然後執行推恩令。

百年時間內,足以保證南中大小部落、鄉邑的封君皆出自軍功貴族。

可總要找一個負責人,讓這個人帶着這一系的軍隊遷移到南中,以保持對土民的絕對壓制。

這是要遠離中原,終老於南中,誰願意去當這個世襲的公侯,爲大漢永鎮滇黔?

劉備去益州,帶走的有中軍、後軍編制,整個益州會有中軍、後軍、趙雲衛軍,魏延西府,這是四支戰略集羣。

留在荊湘的有前軍、左軍、右軍,北府兵。而永鎮南中的人選,只能從荊湘四軍中推選,只有這裡還存在小軍閥。

田信的北府瓦解了申儀、孟達、徐祚的部曲,現在正消磨陸議、雷緒的部曲,北府中沒有合適的人選。

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九十二章 勢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制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控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三百章 精兵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七百零七章 求戰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三百二十章 脅迫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