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

bookmark

謠言的力量是無窮的,更何況是主動推動、散播的謠言。

當外部魏國、吳國散播的謠言還未進入荊州,更沒有進入益州的時候,益州就因劉備病重、漢口兵敗而陷入動盪。

水軍主力被殲滅,對荊湘二州來說意味着什麼?

今後面對吳軍侵攻,荊州方面難以抵擋,還有分兵防守魏軍……後勤壓力都留在了益州人身上。

朝廷東遷到江都,江都士戶不滿意……益州人多多少少也是不滿意的。

這個問題很好理解,朝廷東遷,有人滿意高興,就有人不高興;朝廷繼續留在成都,也有人不高興。

所以朝廷這種機構仁者見仁,不見得是人人喜愛的。

當然了,如果朝廷派出繡衣使者、校事郎外出採風,逮着士民詢問喜不喜歡朝廷,肯定都是喜愛的。

於是在動盪中,漢嘉郡郡守黃元也是憂慮不已,作爲一個軍功晉升的郡守,他的工作方式有些粗暴,與諸葛亮細膩風格形成鮮明對立。

因此公事上沒少發生糾紛……反正丞相府的糾察,在下級郡府看來就是刁難。

漢嘉郡本是蜀郡屬國改來的,屬國內多有夷人,更多世代紮根於此,生性好強的漢豪強。

想在漢嘉郡徵稅、徵兵,你工作就得粗暴!

要嚇住、懾服郡內百姓,他們才能服從命令,少生事端。

黃元有自己的行政風格以及理解;漢嘉郡偏偏又跟蜀郡、成都緊挨着,稍稍有點風吹雨動就能傳到諸葛亮耳朵裡。

一來二去,兩個人自然有了矛盾。

本可以柔和處理,避免糾紛的事情,卻因爲黃元的粗暴風格引發更大的麻煩。

可黃元也有自己顧慮,粗暴、簡單、高效已經是自己的工作風格,如果突然去講道理……那是不是人人都會來找自己講道理?那還怎麼施政?

改變風格,說的簡單,這是要命的。

辛苦經營的風格、形象都坍塌了,受人輕視,今後工作也幹不好,豈不是要提前退休?甚至因爲工作沒做好,被問罪、奪官、下獄?

哪怕黃元有心深入學習,強化素養,可貿然改變施政風格,會導致自己站不穩。

何況,屢屢被近在咫尺的相府問責,是個人都有火氣。

哪怕想改,爲了面子也不能改,要死扛到底。

於是乎,黃元封閉郡城,設卡驅逐成都方面的使者,一方面派人去成都拜謁劉備進獻奏表;另一方面,又將漢嘉鑄幣工坊封存,提取屯留直百錢,開始募集遠近夷民。

黃元形同叛逆,奏表一日時間送入成都,問候劉備安康,並表達對諸葛亮執政的惶恐情緒。

中軍、後軍大部分都安置於成都附近軍屯,成都常備軍並不多,只有羽林、虎賁、白旄以及王平的白虎營。

五校營、衛軍、宮廷禁軍已經隨着朝廷遷往江都,成都常備軍只有五千餘人。

但這五千人,足以打爆四五倍的敵人。

黃元不蠢,只是隔絕通道,驅逐成都方面派去的詢問、調查使者,還沒有踏出最後一步。

可這跟造反沒區別,已經是公然質疑諸葛亮的執政威信。

解決這個問題也簡單,只要面見黃元的使者,帶去一紙詔書、一道手令就能把黃元傳喚到成都。

漢嘉郡吏追隨黃元,不是黃元有魅力,而是謠言動盪郡縣,郡吏惶惶不安,想知道自己這個皇帝的安危罷了。

處理黃元不難,可這件事情暴露了更大的隱患……功勳晉升的郡守,不是諸葛亮能壓制的。

黃元尚且如此,那那些跟着田信崛起的郡守、郡尉,肯定也不好說話。

如今正是用人之際,能爭天下的能臣,有幾個甘於平庸?

容易控制的臣子,守成尚可,面對當今天下之形勢,這樣的平庸順服的臣子易於控制,也容易被敵人控制。

這是爭臣、庸臣的區別,各自優勢、劣勢是很明顯的。

單就說一件事情,孫權第一次背盟形成湘水之盟時,還有二次背盟時,孫權進展順利,不就是荊州各郡缺乏爭臣?導致關羽獨木難支?

這次孫權一把火燒掉漢軍戰艦,卻不敢深入荊湘境內,原因除了內部不穩,自己荊湘二州的郡守各個能征善戰也是一個原因。

孫權來了佔不到便宜,自然早早息了心思,調頭向東去了。

試想一下,如果今年各郡郡守還是郝普、樊友之輩,孫權豈會輕易退去?

因此爭臣有爭臣的好,只是眼前黃元……

“唉……”

又是一聲長嘆,劉備神情苦悶,沒把南中豪強釣出來,自己身邊卻發生這麼一件事情,實在是讓人措手不及。

早知如此,就該聽諸葛亮的,老老實實用正兵壓過去,也就多費點時間。

怎麼處理黃元,都是一件自傷的事情。

現在處理,能迅速消弭誤會……可就釣不出南中豪強!

如果拖着,坐視謠言醞釀,那麼稍稍一刺激,一切就能按着自己規劃的方向發展!

何況,就這麼拖着,黃元難道還真敢扯旗,向成都進兵?

只要黃元一日不舉反旗,那終究有迴旋餘地。

爲了以最小代價、最快速度平定南中,自己名譽受損也是可以承擔的。

就南中的地勢……主動進剿,兵少則難成事,兵多則受困於後勤。

這就是南中豪強之所以跋扈、張揚的底氣,就跟吸血的蚊蟲一樣,一巴掌拍死,血是自己的血啊!

劉備這裡犧牲名譽做誘餌,又跳出一個傻乎乎的黃元,益州形勢日益動盪。

諸葛亮也開始逐步壓制謠言,小範圍調動軍隊,似乎是爲了警告各方不要衝動。

這種時候,一個益州功曹從事常欣南下巡察各郡,跟往常一樣,常欣的任務就是採風,訪問士民當地官員的官聲如何。

實際工作,就跟當年那個被劉備綁着打一頓的督郵類似;只是常欣的級別更高,可以針對郡守一級立案調查,督郵也就在縣令、縣長面前擺擺威風。

按着以往慣例,常欣先來到東北角的犍爲郡,再南下牂牁郡,向西走朱提郡、益州郡,然後在最西邊的永昌郡邊緣繞一圈,然後北上進入越巂郡,最後走漢嘉郡,返回蜀郡成都。

抵達成都,向益州治中從事文恭述職,纔算完成這一年一度的巡視。

今年這種多事之秋,常欣來到牂牁郡時,聽聞牂牁郡郡守朱裹欲反……這還得了!

趕緊找證據啊!

逮住朱裹的主簿詢問口供後,常欣綁了這位主簿立刻就跑。

你是朱裹你怎麼辦?

常欣遂被朱裹攻殺,南中豪強叛亂就此掀開。

益州郡豪強雍闓起兵攻殺郡守正昂;越巂郡蠻王高定起兵響應。

南中四郡,永昌郡偏遠,又無郡守,並未參與這場叛亂。

而越巂郡郡守馬謖……很不巧,還未進行戰爭動員的馬謖,直接被高定圍堵在邛都。

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三百五十八章 孝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三章 嚮導官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五十章 計較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四百八十三章 忠孝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四十七章 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