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

bookmark

江都,元戚里,新的槐裡侯田睿府邸。

田信的兩個堂弟田廣、田成一左一右攙扶祖父田維走入寬闊暖閣,入冬以來江都溼氣入體,田維早年逃難途中也有舊傷,此刻才過幾年好日子的老身板裡外刺痛,表現的憔悴無力。

田維勉強坐在溫暖石板火炕上,田廣又將一領輕薄的蠶絲被披在他身上,田維環視廳中,大兒田睿坐在右側前排,外孫楊衡也眉目堂堂坐在外圍,兩個孫兒一左一右攙扶自己。

左側前排是即將出嫁的田嫦,以及三子遺留的孤女田娟,她們身後是田維小妾懷裡抱着的孩兒,這個幼子前段時間已經有了名字,叫做田增泰。

有氣無力喘息,田維目光落在田睿臉上:“昨夜夢中見兄長等故里鄉人,兄長苦無血食。”

田睿忍着悲痛詢問:“父親如何回答?”

田維目光落到咿咿呀呀的幼子方向,反而另起話頭:“三郎僅有孤女在世,百年之後也無血食,向我哭訴。我有意使阿成出繼,做阿敏的嗣子。”

他身側田成一愣,田睿不作考慮:“此孩兒夙願也,三弟確該立有嗣子。”

這五年來他也努力過,也納了一名襄陽大戶出身的小寡婦做小妻,可至今未孕,沒能擴大族裔,自然給三弟過繼的人選只能從兩個兒子裡選。

見提到亡父的祭祀事宜,田娟不由低頭默默垂淚,若不是田信爲田敏夫婦一家繪畫遺像,她已經快遺忘父母、兄長、姐姐的面容。

楊衡當即取來紙筆,田睿轉身去拿厚厚的族譜,這是重新謄抄的族譜,上面蓋了陳公國奉常衙署的官印,以銀板做封面,是銀冊族譜。

以此做區別,田信一支是金冊。

就這樣,田睿書寫一封上表朝堂需要備案、聲明的奏表,次子田成就出繼到弟弟田敏膝下。

田敏生前身後並沒有爵位,所以過繼過去不需要辦理複雜的爵位承襲手續,屬於族裡內部事務;只是田成本人目前屬於槐裡侯第二序列的繼承人,出繼到田敏膝下,就剝奪了槐裡侯的繼承權。

可是呢,如果今後田廣一脈有意外絕嗣的風險,真出現這種情況,槐裡侯爵位出現近支爭奪繼承權的情況,有現在這封文書做證明,田成一脈的繼承權是高於小叔父田增泰一脈的。

三恪家族冊封以來,對軍功爵位的繼承法律有了一次正式、全面的律例調整。

原則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以及近支入嗣三條優先有序的繼承原則。

當然了,女婿入繼這種敏感、違反普世價值觀念的條例並沒有出現,也沒有女子繼承爵位的相關條例。

女子、女婿繼承爵位這類事情太過敏感,田信連那麼一點點話柄、言論都不敢宣傳。

按照如今現行的《爵律》,獲取爵位的當事人只要還有男性後裔,那麼就能一直傳承下去。

犯有各種死罪的情況下,食邑減半進行襲承,食邑降低到百戶以下,削爵,改封爲世襲的上士;每發生一次襲承,繼承人要繳納食邑稅租五年的收益爲繼承稅。

相較於前漢的爵位繼承法度,這個繼承律令實在是優渥,不出意外的話,不會出現絕嗣剝除爵位的情況。

而前漢只有父死子繼這麼一條,還得是嫡子繼承;所以張良後裔滿天下,可就是因爲爵位傳承的那支嫡脈斷絕,加上整體大風向不好,留侯國就除國了。

如今田維健康每況日下,臨末要解決家中譜系問題,田睿作爲二代中僅存的人,只能配合。

按着陳公國奉常衙署的規定,以及分戶法的規定,再等幾年田成成年,另立戶口別居,會給田成重新謄抄一部銅冊族譜。

今後田成一脈再有分家的話,只會記錄在田成手裡的銅冊裡;除非某個族裔封侯獲得爵位,否則不會頒發新的銅冊、銀冊。

根據奉常衙署的規定,田增泰屬於別出庶子,成年後除非擁有縣侯爵位,否則只會頒發銅冊,不可能給銀冊。

今後田睿一脈的一代代嫡子分家後,纔會得到銅冊,其他一代代的庶子,是不具有銅冊的。

而銀冊,也始終只有這麼一冊,除非後裔中有晉爵縣侯的。

按着這個法規,今後田信有爵位的子嗣都是銀冊,無爵位的子嗣也一律是銅冊;田信亡兄一脈今後得到入繼,也將持有一部銀冊;田紀已經封侯,也將持有銀冊;武當侯相田允並無爵位,所以是銅冊。

陳公國的奉常衙署自有相關法度管理陳國公室、宗室,持有銀冊就是公室成員,持有銅冊是宗室成員。

銀冊、銅冊持有人,自然能控制冊中記載的族人,除非對方不想子孫錄名其上。

銀冊、銅冊是要在奉常衙署留下副冊的,爲免以後公室、宗室人數暴漲,增加管理難度和壓力,又有一個三代除籍的規定。

比如第一代田信某個沒有獲得爵位的兒子,屬於第二代的他將擁有銅冊,這個銅冊傳承到第五代時,只會記錄第五代的兄弟、堂兄弟、從堂兄弟、族兄弟,並以此向上、向下拓展、清理。

換言之,只會記錄持冊人‘誅九族’範圍內的族親,也符合五世而斬的習俗。

田維想做的不僅僅是給三子過繼嗣子,還想徹底將大宗、小宗問題解決。

他忍着身體種種不舒服,繼續說:“兄長絕嗣至今,我甚是愧疚,以至於最近屢屢託夢於我,自不能再做拖延。兄長一脈實系大宗,我本有意使阿聰一脈過繼兄長名下。只是世道不寧,阿聰、阿亮相繼夭亡,令我痛心不已,就有使阿信出繼之意。”

雖然二兒子田聰已經病死在遷徙的路上,長孫田亮也跟着病死夭折,哪怕不在了,可終究是自己的兒子、孫子。

這麼過繼出去,今後族譜、宗法、禮法、認知觀念裡,就不是自己的兒子、孫子了。

在冥世相見,也不再是父子、祖孫關係。

心中難免哀傷,可田信正在做的事情,實屬幾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現在必須要做一個分割,從宗法、禮法上做個切割,讓田信一脈過繼到早亡的兄長名下,讓大宗、小宗之別徹底落實。

這樣一來,田信與田廣、田成將由堂兄弟關係變成從堂兄弟,從三族範圍內變成六族範圍,再過一代人,就成了九族範圍;再過一代人,就出了九族範圍。

這年頭人口稀薄,再大的罪行往往都是誅殺三族了事,原則上不主張牽連家室、親族,甚至只殺男丁留下女子。

強忍着不適、疼痛,田維這裡做出的決定,就派人火速送往南陽交給關姬,請託關姬用最快的方法送到關中。

其中還有田維的一點點請求,他希望田信能出席田嫦的婚事,給站站臺,免得被宮裡人欺負。

至於能否等來田信參加葬禮,田維不做期盼……來回關中的路,實在是太遠太難走了。

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二百零八章 二選一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三百九十章 蝴蝶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三不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三百一十五章 繞擊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