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欲相持二

bookmark

隨着呂蒙突然病故,前線軍隊節制成了一個孫權立刻需要解決的問題。

西線有陸遜所部兩萬人攻奪宜都郡,東線有漢津孫皎、潘璋、蔣欽三萬人,又臨時派遣偏將軍朱然去漢津助戰。

軍職上來說,西線陸遜是僅次於呂蒙的右護軍,東線軍職最高的是徵虜將軍孫皎。

從個人感情來說,孫權自然是想以同學朱然接替呂蒙,可朱然目前缺乏資歷、戰功,難以服衆。

如果這場仗大敗而歸,戰敗的罪責足以壓垮朱然,徹底毀了朱然。

足足思考了一個晚上,孫權決定自己幹。

與關羽決戰於當陽周圍,戰敗必然是大敗,沒人能獨力承擔這麼大的責任。

這麼關鍵的一仗,萬一讓陸遜或孫皎指揮取得大勝,那又會是一個新的周瑜。

既然家底要敗,別人來敗,還不如自己親手來敗。

可能是帶着這種想法,或者懷有某種傳承於父兄的自信。

十月初四日時,孫權留豫章太守孫賁率所部萬餘人監視江陵,親率戰兵六萬走沱水北上,沱水是沮水、漳水匯聚而成。

換言之,道路泥濘河水上漲未退之際,孫權以水軍優勢快速移動,成功佔據幾十人守衛的麥城。

麥城在沮水、漳水之間,周圍還有一系列小城池、軍屯、民屯據點,悉數爲吳軍佔據。

陸遜也率萬餘精兵從西而來,漢津方面可能是朱然起到督促作用,孫皎率部渡過漢水,與朱然、潘璋合計三餘人也向西進軍。

江陵、襄陽之間的荊襄古道南北貫穿當陽,當陽縣城就在荊襄古道之間。

漢津、荊城在當陽正東,有一條官道相連,這是當年長阪坡之役劉備戰敗,向東逃奔的路線。

那時候關羽率水軍在樊城殿後,走水路要去江陵與劉備匯合,劉備護送百姓先行,戰敗後逃奔漢津時恰好與關羽相逢,於是直接去了江夏。

而漢津一共有兩條官道,一條是穿過荊城向西匯入荊襄古道的當陽;一條是向西南轉而向西,匯入荊襄古道的烏扶邑。

烏扶邑是個小城邑,因地理位置緊要,糜芳在原址增築爲軍事戍守城,遂改名糜城。

孫權陸遜仰仗水路運輸,在沮水、漳水之間設立營壘,有沱水往來運輸物資,七萬大軍集結、分佈麥城一帶並無後勤壓力。

而東線孫皎所部三萬人爲偏師,離開蔣欽的水軍掩護,故行軍緩慢。

隨着路面漸漸乾燥,十月初七時,關羽終於派發援軍抵達江陵。

來援的是校尉趙嶽,同行的還有王甫,並帶來田信急需的軍事情報。

田信看着簡陋軍事地圖,倍感荒唐:“孫權進據麥城?”

王甫頷首:“正是,君侯使龍驤軍馳援入駐糜城。”

頓了頓,王甫又說:“君侯有意調將軍率部協防糜城,與龍驤將軍伺機參戰。”

現在江陵安全了,有風險的反而是糜城那兩萬降軍,田信直問:“可是要遷降軍回到江陵?”

王甫微微頷首:“有此類考慮,具體如何,還要看君侯如何佈置。”

見田信考慮這個事情,王甫補充說:“是否遷移就在這一兩日內,還請將軍選練壯士,最少要有三千甲士參戰。”

在關羽、王甫眼中,現在的江陵亂糟糟,許多事情摸不着頭緒,沒有準信。

田信先是委託潘濬徵發兩千輔兵,後面自己又動員將士子弟千餘人充作刺奸隊,十月初三日的戰鬥中又一度武裝健婦參戰,甚至還武裝了三營降軍交給於禁統率。

除了田信外,潘濬、關夫人、黃權都會給關羽發送軍情、書信,各方面信息有交疊、錯誤,所以江陵現在有多少可戰之兵……對關羽來說是個謎。

就連田信取得的戰果,未經過可信軍吏的佐證,目前也是個謎。

不是不知道,只是暫時沒有證據證實。

王甫抵達江陵後,自然能看到繳獲的吳軍鎧甲、戰具,田信引領王甫查驗繳獲,並放任王甫四處詢問。

而田信則來到軍營召集那日隨他出城殺敵的八百壯士,引得營中降軍圍觀,俱是驚呼不已。

只見隨田信而來的親兵部曲或抱着十幾匹粗帛,或端着一盤鑄造的金幣。

每枚金幣一兩重,有‘虎牙’二字,每一百枚金幣盛放於一盤,由一名親兵端着,遠近望着都是金燦燦一片。

許多軍卒這一輩子就沒見過黃金,此刻爭相圍觀,或爬到柵欄上眺望。

八百壯士集結在校場,其中只有三十餘人負傷,重傷、戰死折損也只有四人,在場有七百九十六人。

田信解下頭盔遞給族兄田紀,昂首闊步站到校場木臺上,對面前三步外聚集而來的軍士笑說:“諸君曾隨某出城邀戰破賊軍先鋒,按約定待援兵抵達時俱給金一兩,帛一匹。今日援軍始至,金幣業已鑄好,故召集諸君以兌現諾言。”

這是一羣沒有上下級明顯組織的精銳散兵,有的只有基層什伍長,和寥寥無幾的隊率。

此刻俱是歡呼,各自的聲音被其他人聲音掩蓋。

田信擡起雙臂輕壓,笑着環視這些雙目有亮光的青壯年漢子:“君侯已有調令,田某不日將率軍協防糜城。諸君若想隨我出征,傍晚前可來軍營找護軍羅瓊登記姓名。錄名軍冊,從明日起就是我麾下虎牙軍士。”

說罷田信右臂握拳,歡聲笑容:“列陣,領金幣!”

小有爭執後,八百人排成十六條隊列,依次上前領取金幣,僅有一兩重的金幣握在手裡,此刻是那麼的沉重。

田紀懷抱戰盔,左手按着腰間劍柄,一臉不捨糾結:“將軍,他們拿了黃金,足以置辦一份產業,又怎會追隨我軍出征?”

爲了這八百枚金幣,田信沒少看潘濬的臉色。

糜芳的金銀、內宅早被田信查封,可潘濬不樂意拿出五十斤黃金酬功。

本以爲八百人會在前後殘酷戰鬥力折損最少一半,誰也沒想到田信只用他們打了個頭陣,隨後就一直充當總預備隊。

這黃金、布帛,賺的實在是太輕鬆了。

田信身邊的部曲親兵心裡也都不樂意,可田信自己都沒有一枚金幣,部曲親兵也沒有參與到一線戰鬥,也只是不滿,連嚷嚷、議論的資格都沒有。

目送八百人離營,可能有些人今晚就會把金幣、粗帛花銷乾淨,田信並不在意士卒能不能攢下錢。

攢不下錢的士卒,纔是驍勇敢戰的士卒。

此刻田信可以明顯察覺到圍觀降軍的躁動,對羅瓊說:“護軍,我這五十金買馬骨的計策如何?”

羅瓊笑容洋溢:“將軍安心,明日傍晚前必能募集一營驍銳。”

第二百九十章 不得已長平侯施計第二百七十五章 集結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九章 局勢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八十二章 貓第七十二章 勢不集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一百九十章 楊儀第八十六章 互贈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九十一章 易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