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

bookmark

長安城,從人口、城池規模籠統算起來這座大漢西都目前只能算是一座小城。

其城牆還是三輔大亂以來,鍾繇經營關中時重新修築的。

馬超等關中十部反曹操時,輕易奪取長安城,所以不要對這座小城的城防存有期望。

可長安意義重大,不僅是大漢西都,更關鍵的是這裡還有秦國鑄造的十二金人。

這是十二座或站立,或坐在銅鑄椅子上的空心銅像,坐像五座皆三丈高,立像七座有五丈高,田信預估每座銅像約在三四十噸之間。

董卓缺錢銷燬熔鑄了一些金人,鑄造了十分劣質、沒有字紋,如同戒指一樣的惡錢……董卓都對金人下手了,今後經營關中的各方勢力,自然不會放過這些明晃晃的錢。

好在有董卓開了這個頭,不管是李傕郭汜,還是鍾繇馬超,又或者是後來的趙儼、曹真,以及曹操本人……在極度缺錢的時候,這些人會不會融掉金人鑄造錢幣?

反正董卓開了頭,什麼都能往董卓頭上塞。

於是乎,擺在田信的就剩下兩座最大的金人,其他金人、銅馬、銅鐘之類的大型銅製品都在過去三十多年裡被收集、熔鑄成錢幣。

田信也是第一次來長安城,目的就是看看這兩座青銅人像。

老丈人給了自己每年繳納六百萬五銖錢的任務……這不僅僅是朝廷繼續容忍北府的費用,更多的是一種老丈人的期待,有一點請求的意思。

六百萬五銖錢,青銅質地,每個出廠重量在四克,一公斤、四漢斤青銅也就能鑄造二百五十個五銖錢;六百萬五銖錢,重在二十四噸,摺合百萬漢斤青銅。

將這兩座僅存的金人熔鑄,大概能得到最少七十噸青銅,近三百萬漢斤的青銅。

去年朝廷財政吃緊,特別是夏季鑄造的一批直百錢,質量已達到近年最低,單個重量不足兩克;到年底時才稍稍好轉,恢復到二點五克。

每批鑄造的錢幣,每個錢幣重量差距的一絲一毫,在百萬鑄造量面前,都會放的很大。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不外如是。

在數量和質量之間,田信猶豫良久,準備選擇質量,給朝廷上繳最上乘,每個重量在四克的錢幣。

份量十足的錢幣,嶄嶄新金燦燦的青銅錢幣,最能讓當代沒見過世面的人立馬感受到盛世的氣息。足額的鑄幣,就是自己執政最大的誠意。

民間存有許多的銅器,所以不缺鑄錢的原料,難題在於用什麼能從百姓手裡把不能流通的銅器換過來,鑄造成可供流通的錢幣。

得想辦法把民間的銅器換過來,朝廷以直百錢換銅器的那一套政策不可取,除非真的活不下去,否則沒人願意拿家藏的銅器去換直百錢。

心中做出決定,田信詢問隨行的中樞官吏:“我意已絕,今年於關中、南陽、湘州、嶺南共鑄千萬枚五銖錢,意在鑄幣精良、足額,類比前漢。今銅礦、器皿不足,諸卿可以良策援我?”

這是個重要的政務,田信回關中時就做了通報,羣策羣力,做各種準備。

當即,擅長鑄幣的正三品四品中納言嚴鍾就站了起來:“公上,臣以爲關隴屢經動盪,百姓以布帛貿易。待今年麥熟,可磨製麪粉,與百姓平價交易銅器。”

銅器,就配方來說很少有純銅的,普遍是青銅合金。

雖說都是古董,可……目前可供流通的錢幣更重要,對民生經濟、國家執政信心來說,份量十足的鑄幣最能彰顯這些作用。

“臣以爲不妥。”

從四品參政董恢突然開口表態:“今敵國在側虎視眈眈,西部鮮卑又有大變,竇賓率河南地已臣屬國家。若魏出兵河南地,國家有出兵救援之責。若今以糧易銅,待戰事起,軍乏糧,何以戰?”

跟在田信身後的陸延左手握着文件夾攤開,右手抓一支竹節吸墨的硬筆刷刷記錄。作爲隨身主簿,陸延的職責不是發表意見,而是做各種記錄、中轉工作。

董恢之後,呂定也開口:“今軍糧儲備只夠三月用度,今年夏秋兩季糧秣,宜入庫貯藏,以備不時之需。”

哪有三個月用度,現在軍糧儲備只有防禦之用,也就夠在關中範圍內打一場迅猛反擊。

田信目光落到陸議臉上,陸議面露猶豫之色,顯然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如果把新麥加工成麪粉去換銅器,會直接影響儲備軍糧補足計劃。

稍稍沉吟,陸議開口:“臣以爲軍當有半歲之糧,可運南陽布帛至關中,以易銅料。”

回答時,陸議觀察田信神色變化,大概猜測到在想什麼的,隨即就低頭,不準備繼續強諫。

魏軍可能不清楚關隴有有多少軍糧儲備,可朝廷那裡絕對能估算出來。

河北去年遭災,不得已開倉賑濟災民……這種官方出糧賑災的事情實屬罕見,因此也能推斷出魏國的整體糧食儲備不容樂觀。

可己方不能跟魏國比,魏國可以殺百姓做肉脯,己方能學麼:魏國可以大範圍強徵郡縣、百姓存糧,己方能學麼?

軍糧不足,魏國那裡有的是辦法解決,破罐子破摔,總能找到一口吃的。

己方呢?

永遠不能忽視水面之下可能存在的鱷魚,比如現在……若朝廷跟魏相互配合,魏國出兵侵擾,朝廷則對南陽、湘州動手,搜捕北府吏士家屬,封插田信的產業。

若真到這一步,到底該怎麼辦?

所以一定要留下充足的糧食,讓魏國不敢點炮。

魏國敢點炮,那就一口氣橫掃河北,直接跟朝廷攤牌。

有足夠的軍糧儲備,哪怕家屬被扣留,隔着一條武關道,北府大半吏士也不可能立刻解散逃回南陽,所以很大可能會跟着田信賭一把,向河北進軍。

必須保證有反攻魏國的威懾力量,否則以魏國如今被逼到絕路的危險地步,極有可能串聯漢室朝廷,遊說、煽動江都的公卿重臣,爲他們描述一個新的局面。

如果有很大把握打掉北府……以魏國現在的形勢,那裡的公卿重臣不介意弄死皇帝,換一個皇帝向漢室臣屬稱藩。

而漢室呢?

老丈人終究老了,隨時有可能因爲各種自然、非自然的原因退下來,甚至無法全身而退。

田信對己方的弱點看的很明白,此刻就是想賭一把。

給一些人一個作惡的機會。

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四百一十九章 親親相護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宴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六百章 缺糧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四百七十四章 齊心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七百一十九章 梅花陣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