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

bookmark

隨着田信回到上林苑,陸議也已經出發了。

賀景押運新鑄錢幣的任務十分重要,所以趕在南山秋雨降臨之前穿過武關道,故而提前出發,現在是陸議追趕賀景及昭毅率。

與陸議是否見面已不重要,需要陸議在江都述職時表態的內容,早已經商議妥當;需要上表的公文,也早已經送到陸議手裡。

見與不見,也不是很重要。

可這一別,估計最快三年才能見面……以嶺南的溼熱、毒蟲種種傳說,任何一個去嶺南的人,實際上都已經有一種上戰場覺悟。

得益於石灰的大量製造,嶺南的生活區域有消毒、殺蟲,可疾病感染的概率仍然不容小覷。

縱然如此,田信還是有些惆悵,又是單獨一個人,用餐時鬱郁不快。

這次用餐時,側室夫人龐飛燕即將臨盆,這是一樁大事,因此其母習夫人從豫州返回,來到關中照料這唯一的女兒。

龐林夫婦兩個只有這麼一個女兒,有太多人勸龐林娶納側室、小妻;這對習夫人來說是一件左右爲難的事情。

從娶納側室繁衍子嗣、延續家族的大義大孝來說,她不應該反對,也不能反對。

可問題是龐林自己也不願意,原因有太多,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關係莫逆的大舅哥習禎在去年病逝。那些人勸不動龐林,只好在習夫人這裡下功夫。

習夫人覺得不高興,就跑來關中就近照料女兒。舉事之中,若龐林招納側室,對她來說最重要的血親就剩這麼個女兒了。

關姬這裡更簡單,這個家庭裡終究出現了一個跟她無關的重要成員,也擔心龐飛燕那裡出個差錯,索性帶着兩個兒子回扈侯國避嫌。

畢竟習夫人不願三千里從豫州跑到關中來照料即將臨盆的女兒……怎麼看,都有點防備她的意思。

受不得這種若有若無的猜疑氣氛,索性離開,帶着倆兒子去躲清閒。

小妹又跟着蔡昭姬學習,一來二去弄得自己孤伶伶一個人吃飯,與陸議分別又沒能見一面,怎麼想都覺得有些不暢快。

他長吁短嘆之際,陸延端着一盤公文走來,見田信無心用餐就將公文擺到近處:“公上,臣檢閱積存公文,有兩道公文最爲緊要。一者是趙公請代王殿下就藩表,欲請公上一同奏表;一者是魏主遣使遞交請帖,邀公上至夕陽亭會面。”

田信伸手接住這兩封綢緞裝裱的奏摺,馬超是慣用的紫色,曹丕的請帖摺子是水綠色。

隨意翻開這兩封折貼,觀其大略。

馬超以齊王劉永就藩爲例,希望能讓自己的女婿代王劉理早早離京,以方便他就近教導,鍛鍊體魄。

“齊王乃衛公之婿,籍此話事,趙公所請,意在幷州啊。”

田信不由感慨,輕輕搖頭做笑,馬超還是那個馬超,靜不下來,逮到機會就要搞事情。

馬超有劉理這麼個代王女婿,現在把劉理弄到身邊培養,用意太多了。

既有方便壓制、砥礪劉理,使女兒、女婿早早鋪墊感情的用意;也想借劉理的名頭,在接下來滅魏戰爭裡搶佔方面指揮權。

只要對魏發動滅國戰爭,那劉理就有理由就藩代國。

田信沉着推敲,眼睛眨動又輕輕搖頭呵呵發笑:“不對,孟起將軍這是雄心不減當年。”

陸延一驚:“公上?”

“不是你想的那種雄心,他呀,一貫習氣如此,爲逞能罷了。攻城略地、斬將破軍之功,已不放在他眼裡。如今呀,就是想做一件驚世駭俗的事情。”

漢室的三恪,已經是當世繞過漢高祖‘白馬之盟’的唯一辦法,所以馬超不可能封王,或拿到等用於三恪的地位。

給漢室立再多的功勞,也不可能給他封王。

所以馬超現在的追求已不是軍功,而是要展現自我的存在感,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並獲取當世人的認可。

這種認可是什麼?

當然是……擅自開戰,獨力橫掃河東、太原、雁門、代郡、雲中等地。

也不算擅自開戰,馬超假節,有開戰的授權;把女婿劉理弄到身邊,那就有宣戰的理由……即爲了光復自己幷州牧的轄區,也爲女婿就藩。

所以,馬超要把劉理弄到身邊,就是在試探自己、朝廷的態度。

自己沒看透這一環節,可自己老丈人絕對能看到、察覺馬超的心思。老丈人那裡同意,等於默許馬超合情合理合法的開戰,只要馬超能抓住戰機。

現在魏國大將軍曹真即將赴任太原,曹真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把六郡理順,從民政到軍事,需要一年時間才能形成有效統合。

而馬超這裡有自己提供後勤,又經過一年休整,等明年開春就能發動一波有效、強力的進攻。

那老丈人會不會同意?

應該會,魏延已經去了徐州,徐庶接替馬良就任兗州,關東方面在明年,也就有發起進攻的力量。

河東、太原等太行山以西的地區,是魏國得以延續的屏障;意味着明年馬超若開戰,他纔是魏國警惕、抵禦的首要目標,極有可能遭受司馬懿主力騎軍的圍攻。

而關東軍向北進擊,缺乏主力騎兵的關東軍……不對,如果張飛、徐庶、魏延向西進攻雒陽呢?

所以老丈人會同意馬超的請求,就爲了製造一個攻取、光復雒陽的戰機。

想明白這一茬,田信不做猶豫,在馬超的奏表留下的空白處,簽字‘陳公信’、‘附議’,然後將這紫色奏摺遞給陸延:“用印,明日發往江都。”

沒必要冷落馬超,就跟老丈人那裡……哪怕沒有好處,也會同意馬超的請求。

這是馬超性格使然,對朝廷來說,同意馬超的請求,最差情況也就是個沒好處也沒壞處;可反對的話,絕對會遭馬超惦記。

被惦記着,那就別想安穩過日子。

處理了馬超的奏摺,田信又看曹丕的請帖,夕陽亭是個好名字,位於弘農、雒陽之間的位置。

算起來,當年雒陽政變時,董卓就提兵駐紮在夕陽亭觀望雒陽局勢的變動風向。

現在曹丕也邀請自己在夕陽亭會面,不知道是刻意選這個地方,還是無心之際選了個位於彼此中間的地點。

這沒什麼好擔憂的,自然是答應下來。

隨後翻閱其他公文,也就一一進行處理,但心情更糟。

麥城造紙坊荒廢后,南陽、關中的造紙坊發展緩慢……所以公文用紙有所不足。

就連這些送到自己面前的公文紙,質地已有明顯的變化,顯得粗糙。

大概也就明年時,新的造紙坊才能克服地域差異,恢復紙張生產。

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十八章 先登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三章 嚮導官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七百九十一章 謀算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二百三十八章 肥水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六百章 缺糧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二百章 遺憾第四百六十一章 妥協的結果第三十五章 攻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二百章 遺憾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八百六十五章 折中處理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