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

bookmark

“軌車?”

七盤嶺上,姜維遠眺霸塬,只覺得心曠神怡。

在信中聽了太多軌車的信息,現在居高臨下,可以看到緩慢運行的軌車,許多兩人合抱的原木就那樣壘放在車廂裡,難以想象的速度運輸。

不是太快,而是兩匹馬竟然能拉四條這樣的木材移動……擱在以往,十匹馬才能拉扯一條巨木緩緩移動。

四十倍的運輸效率差距?

七盤嶺下就有一條人型木軌,向北是灞水渡口,向南是七盤嶺路口,拐到東邊的木軌通向霸上。那裡有幾座石灰煅燒場,灞水河谷內還有采石場。

石料、石灰,都將通過木軌、水運到關中各處,而木軌制造已經能循序漸進。

等到明年,木軌將在修通渭水南岸,修通眉縣、霸陵;後年則修通渭水北岸線路,形成關中環形木軌。

從來不奢求頭尾相連百里長的軌道,各段軌道短了也就十里,長了也不過三十里,就這樣斷斷續續的木軌,將頂替水運,成爲關中新的運輸幹線。

上林苑,平樂觀。

田信騎乘蒙多在場地內繞圈疾馳,蒙多很是亢奮、賣力,自戰事消減以來,它的樂趣就少了很多,也學會了用厭食的辦法來傳喚田信。

一人一馬速度之快,旁觀者已很難估量,彷彿能撕裂風牆一樣。

對許多騎士來說,是有風牆這種東西的,人跑動起來不容易感受,可若騎乘快馬恣意奔馳,就能清晰感受到風牆的阻力。

現在有空閒,田信每日都會騎乘蒙多,免得這個學會絕食的傢伙營養不良把自己弄崩潰。也不知道是自己溜蒙多,還是蒙多溜自己。

盡在咫尺的蒙多都會懷念自己悶悶不樂,那軍中那麼多的人呢?

現在多少理解先帝和老丈人了,到了他們那個年紀,理想很重要,各種宴會也很重要。

不是貪圖那幾口吃的,只是想多製造機會跟老人見面罷了。

親自爲蒙多擦拭汗水後,田信才放任蒙多去散步,帶着這點心事返回平樂觀內的居室。

龐飛燕臨盆在即,關姬又不得不拿出一家主母的姿態,帶着許多人去陪伴龐飛燕,夏侯三姐妹、陸鬱生也都跟着過去了,弄得自己想幹點壞事也沒機會,應該是她故意的。

思索着各種不相關的事情,田信在虞世南、虞世基的協助下脫掉騎馬的戎裝,換了一身輕便的布衣,外罩一領羽絨馬夾。

這是鴨絨、鵝絨填充在絲綢面料裡,以細密針線縫合固定的保暖馬夾,整體針腳斜交錯,使馬夾表面佈滿了菱形狀◇的小突起。

他走入內廳,就見陸延在翻閱、審查公文,田信隨意坐在低矮小榻,思索心事,片刻有了決斷:“雖說我北府上下春秋鼎盛,來日長遠。可每年歲末,也該有所慶典。今年元旦辭舊迎新之際,我有意邀請北府舊人一同饗宴。”

陸延湊過來,稍稍沉吟說:“此事甚妙。”

田信微微頷首,就說:“扈侯國百廢待興,這場宴會後,你就去做扈侯國相。”

正七品主簿外放正六品縣侯國的國相,自然是升遷。

陵邑縣、侯國雖然在郡縣制度內是同級,也有大小之分;侯國是正六品;大縣、名縣、強縣縣令是正七品,縣尉正八品;小縣縣長是從七品,縣尉從八品,縣丞等同於縣尉。

“唯。”

陸延躬身施禮,有些不捨,可想到扈侯國現在由關姬派人管理,多少有些無法領會北府執政的精髓,常常做一些形式主義的東西。

見此,田信忍不住又是一嘆,身邊人一茬茬的流動,平日裡連聊閒話、八卦的人都沒幾個。

難道也要養幾個宦官不成?

也可以身邊養一些才能、品德不適合佔據高位的人……這也對,漢家侍中,也不都是幹正事兒的,服務皇帝纔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也不行,不適合擔任重要崗位的人,弄到自己身邊,他們會帶壞更多的新人。

還真是無趣,不由想到了龐宏。

虞世方、龐宏、陸延,自己第四位主播,該從哪裡去找?

應該找一個關中人了,不僅要年青,還要有才能、操守,更要出身寒門。

楊家、金家、馬家這樣的高門,暫時高攀不起。

不然用了一個,其他就跟着盤繞過來,就一起抱成團復甦了。

只有自己壓住、堵死他們上升的渠道,下面人才不會被高門積累的名望嚇住。

思緒落定,田信就說:“我記得杜畿有三個兒子,我軍入關中時,兄弟三人效力軍前。其長兄,性格寬和,亦有統籌之能。今年元旦宴席,可徵此人做副手。”

陸延秒懂,當即稱諾,去查花名冊,找杜畿的三個兒子……不止是他,就連田信也忘了杜畿三個兒子叫什麼。

之後田信用茶、吃小點心休息時,就有侍從來報:“公上,夏侯仲權求見。”

夏侯霸?

田信問:“可說明來意?”

“未曾,臣見夏侯仲權持有兩封書函。”

信件就信件,非要改口說什麼書函……聽着彆扭,這是要逼着自己改名麼?

田信面容沉靜:“傳。”

“喏。”

不多時夏侯霸被引入內廷,他臉頰凍紅,應田信所指就坐在火炕正中溫暖身子,見他一張紅彤彤的臉就知道去了南山,也只有山裡的風能把他的臉吹成這樣子。

夏侯霸抱着茶杯小口啜飲,緩緩說着:“外臣陳公欲向東赴約,與魏主會獵夕陽亭。外臣兄長得悉此事,欲同行,還望陳公許可。”

田信則翻閱他帶來的兩封信,一封是夏侯尚寫給他的,請求一起去見曹丕,希望能借此機會送曹丕一程。

看信中措辭,似乎已經斷定自己有辦法神不知鬼不覺的弄死曹丕。

讓曹丕做個明白鬼,也好過稀裡糊塗苟延殘喘,從鄴都的曹叡、公卿百官聯合驅逐曹丕開始,曹丕就跟死了沒區別。

也就是曹禮意外墜馬身亡,否則現在曹魏早就爆發內戰了。

正是曹禮的墜馬,才讓曹丕放棄了各種反制手段,放棄了鬥爭性。

第二封信,是南山學院的夏侯玄寫來的信,請求放司馬昭一條活路,想把司馬昭拉到學院裡閉門學習,不問世事。

可事情哪能這麼簡單?

本打算把司馬昭送到曹丕身邊,這也是給司馬懿、曹丕面子,看看司馬懿會怎麼選擇。

他就兩個兒子,沒有第三個兒子或女兒;畢竟他很受大魏皇帝重用,一整天很忙的,哪有時間研究生孩子?

不過司馬昭也十三四歲了,應該能自己拿主意。

田信思緒落定,說:“伯仁兄欲同行,自然可以。這司馬昭之事,仲權親自去問,他若有意迴歸雒都,就隨我去夕陽亭,若無意,就遷入南山學院。”

“外臣謝陳公寬宏大恩。”

夏侯霸拱手施禮,釋然不已,總算把司馬家的人情給還了;夏侯玄也對得起好友司馬師,不然以後會愧疚的。

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着第三百六十五章 酎金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五百零五章 南啊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二百三十章 均衡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四章 孟達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五十一章 求婚事件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二百三十三章 司馬文匡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立字據第八百零五章 五十年盛世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三十章 八月大雨第八百七十二章 亡國之相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五百五十七章 藍田青龍現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七百九十章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