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

夏曆六年三月末,正是孟春時節,也是春耕農忙的尾巴。

田信與關姬及親近之人一同在扈侯國踏青,江都方面的也完成了一年之計的大朝會,相關的公文不斷送到他這裡,干擾他的春遊興致。

經過一個冬天的南北交涉,以及內部重組,在這新的一年裡,過去的許多舉措都得以施行。

首先是司州擴大兼併了天水、隴西二郡;其次是夏州、嘉州的組建,最後是宣政司六部的組建。

新的司州有九個郡,目前河東郡、河南尹還控制在敵國。

這是一個東西狹長的版圖,爲了治理司州,朝廷取消了關中都督一職,遷廷尉卿李嚴爲司隸校尉,將李嚴踢出江都。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可能讓李嚴管着廷尉府,再讓廖立管着御史臺。否則這兩個機構合起來,足以血洗朝堂。

廷尉府、御史臺,這終究是職權十分接近的一個組合,一個檢舉,一個審判,就已讓江都朝堂裡的公卿如坐鍼氈,誰都有犯進去的可能。

這個恐怖組合,就差一個直接動手抓人的機構。

而很不巧,楊少府的少府衙署就有稽稅武裝……而稽稅,又在楊少府的職權範圍內。這三個機構若是合起來,御史臺檢舉稅務問題,楊少府抓人,李廷尉負責審判,簡直是砍頭抄家一條龍服務。

從後漢、亂世過來的朝中公卿,對稅務……還真有些陌生。

如果這三個機構組合起來發力,朝中公卿怎麼也能砍掉最少兩顆腦袋。不砍幾個公卿腦袋,那楊少府的稅法就很難貫徹到人心深處,難以讓世人警醒。

大將軍是個念舊情的人,察覺有這方面苗頭,立刻就將這個即將聚攏的組合拆散。

司隸校尉,在後漢時期就是與執金吾類似、相互配合的一個機構;可以直接破門抓人,先抓人審問,再補手續那種。是懸在朝官、貴戚頭頂的刀,不在朝官制衡範圍內的一口刀。

所以季漢立國以來,也就張飛配合諸葛亮留守益州時,短暫的兼領司隸校尉,掌握了這種殺人權。

張飛離開益州後,司隸校尉就再沒有設立過。

一個本該懸在江都百官頭頂的刀,就這麼轉移到司州來……怎麼看,也是很合理的。

司隸校尉,本就有捕盜、巡查地方官吏遵紀守法等等一系列事務的職權,相當於一個大號的州刺史。

司隸校尉與州刺史的關係,就如河南尹、京兆尹、江都尹與普通郡守、郡國相一樣的關係。

因此李嚴擔任的司隸校尉,有很重的司法權,卻無民政、軍事相關的權力。民政、軍事的權力,依舊屬於司州之內的各郡郡守、郡尉。

現在李嚴這裡的問題是,李嚴在江都有規模很大的酒坊、陶瓷坊,還在湘州經營了幾處小茶莊。李嚴奮鬥一輩子的產業,都在江都附近。

他交出了部曲軍隊,纔有了現在這樣規模的產業,幾乎是大漢三恪、趙公超以下最富裕的那個人。論家族財富,李嚴父子可以排在第六、第七。

其子李豐在南陽,他若來關中上任,這些產業一定會衰敗、受到挖角、衰敗。

如果遷移工匠到南陽、或關中來,也不是什麼好辦法。比如麥城造紙坊分爲幾處,都在造紙……可造紙的質量已經比不上麥城時期。

這是環境水土造成的材料差異,溫度、溼度都會影響工坊。

何況,太多的人眼饞李嚴的產業;如果李嚴遷走目前已經成熟、穩定的產業,那立刻就會新的陶瓷坊、酒坊頂上來,代替李家在江都貿易圈裡的地位。

大概等李嚴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到關中上任。

或許很多人眼裡,李嚴這輩子已經很賺了,就勢辭官,待在江都管理家中產業,豈不是很好。

可惜,李嚴若主動退出這場日益升級的漩渦,失去北府的庇護,他的產業立刻就會分崩離析。

終究出自寒門,鄉黨、族親裡連個相互幫襯的人都無。

可以說是父子兩個相依爲命,李嚴若爲了產業而辭職,那到頭來什麼都保不住,包括李豐的前程。

對李嚴如何做決定,田信並不是很擔心。

李嚴這裡最寶貴的不是酒坊、陶瓷坊,而是燒製瓷器時衍生的琉璃燒製技術。

令田信擔心的是楊少府……少府衙署養了那麼多稽稅的軍隊,這些軍隊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主動爲自己老丈人養的軍隊。

裁撤軍隊,是一件讓老丈人傷心、感到羞恥的事情。

少府衙署的設立,最少爲老丈人承擔了五千多人的‘工作崗位’,五千多人的軍費、日常消耗絕非一筆小數字。楊少府又是個相對清廉的人,不可能去貪污受賄,然後拿這筆錢幫他的老上司養兵。

所以楊少府一狠心,斷掉了皇室的絕多數開支項目;本該給皇帝的生活費,拿去給老丈人養了五千多的軍隊。

皇帝會怎麼想?哪怕知情,敢去問責、埋怨他的好仲父?

因此,楊少府與皇帝之間已經沒了緩和的餘地……偏偏楊少府又是一個相對謹慎的人,越是惶恐就……越盼着你死。

少府、廷尉府、御史臺之間本就有了聯合的趨勢,現在讓老丈人這麼給拆了,楊少府會怎麼想?

明明一個可以抖威風的機會就在眼前,做得好甚至可以青史留名;可偏偏剛把袖子挽起來,老丈人就把廷尉李嚴踹出去。

失去廷尉府的強力支持,少府衙署今後與地方郡縣官吏、豪強直接的糾紛,還怎麼處理?

給楊少府十個膽子也不敢跟老丈人齜牙瞪目,只能先忍了這口怨氣。

不敢給老丈人吹鬍子瞪眼睛,難道還收拾不了益州人?及徐州人,或別的什麼人?

那麼問題來了,楊少府會怎麼調節自己的內心平衡?

楊少府肯定會製造出一些麻煩,就看老丈人能不能壓得住。

而新設立的夏州、嘉州,還有交割給自己的涼州,都需要委任可靠之人前往接受。

首先是嘉州,治下有漢中、漢興、武都、陰平四郡,又是西府兵的駐地;爲了避免刺激益州方面,這裡設立嘉州刺史即可。

以姜良爲徵西將軍執政西府兵,再以嚴鍾爲徵西護軍兼嘉州刺史,徵西護軍這個職務可以安排射援。

射援是關隴大佬,如果連射援都不能很好的共存、共和、共治,那怎麼能讓其他先帝老臣相信自己?

所以要給射援一個機會,去當一個被架空的徵西護軍。

涼州也簡單,是邊陲重地,應以權重的州牧治理;不需要另行調派,留在天水的蘇則直接前往武威郡,擔任涼州牧即可。

而夏州,不需要設立什麼刺史、州牧,由宣政司的六部卿直接垂直管理郡縣即可。這裡,儼然就是田信自置的封國。

只是朝廷沒有做正式的認可……這不重要了。

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三百七十八章 糧不足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三百章 精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府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四百一十五章 垂簾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七章 夷營督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八十四章 蛹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六百章 缺糧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六十一章 戰江陵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五十章 計較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七百三十四章 轉移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七百九十章 正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九十四章 議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九十二章 勢第六百五十一章 童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一百二十八章 丈八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七百六十三章 彳言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