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留守

bookmark

田信談興並不濃厚,也不需要逢人就講述自己的故事。

方天戟立在身後,勝過千言萬語。

簡單吃飽後,田信就蓋着兩領披風入睡,這一覺睡醒已到次日正午。

等他睜眼時,發現自己身邊重新搭建了一領四四方方營帳,他看着細麻布縫合的帳頂,隱約可見太陽的輪廓。

“經過一天曆練,得到巨大進步。”

“等級提升。”

田信,十一級。

體質16;智力13;魅力22;

天賦一:五級鐵骨;

天賦二:五級強擊;

天賦三:五級鐵壁;

天賦四;五級健步;

天賦五:五級療傷。

剩餘天賦可加點數:二。

看着體質又增高一點,田信卻無多大的喜悅,後期每一點屬性提升,意義都是極大的。

可問題也越發的明顯,身體爆發出來的力量越強,體能消耗就越大。

就目前的食物能量來說,似乎很難支撐自己長時間爆發力量。

天賦則不同,應該是自己身邊存在一個力場,屬於額外加持。加持的這部分破壞力,不會增大體能消耗,還有節約體能、耐力的消耗。

如果不顧一切的增加體質,那自己真的可能會死於飢餓。

應該放緩日常訓練的強度,讓身體多一點能量儲備。

心中思索着這件切身大事,田信見一旁擺着兩筐水果,一筐是略小的黃柑,一筐是深色的橙。

他各抓幾個走出營帳,邊走剝皮吃黃柑,酸甜可口十分提神。

這個時候各軍正在統計具體的俘斬、繳獲,以及盈獲。

這是軍正、護軍的事情,與田信、關平這兩個領兵將軍沒關係。

田信順勢登上瞭望塔,拔出匕首削切橙皮遠眺各處,吳軍俘虜正搬運陣亡者的無首屍體,將他們拖往挖掘的深坑裡。

隱約可見這些深坑是槽狀,鋪設木樑懸空,木樑下是堆疊的草木,而屍體正層層擺放在木樑上,這是要焚燒。

焚燒屍骨,反而是一件好事,田信看來可以避免瘟疫,這個時代的軍人眼裡僅僅是爲了防止屍體被野狗、穿山甲刨出來啃食。

另一邊的平地上,斬獲首級擺放在地,由全軍將士往來巡視,進行查驗,甄別。

今天也只是走個過場,這是防備奸滑士兵斬下袍澤首級冒功纔有的舉措。

昨天戰場範圍不大,幾乎處處都在各營軍正官的監察範圍內,傷員、戰死者也被有組織收容,各營也沒有出現成建制潰退,所以沒有遺失袍澤首級的現象。

“將軍,君侯傳令召見。”

一輛戎車來到瞭望塔前,田信看一眼戎車上的青色華蓋,領着田紀登上這架繳獲的孫權羽蓋戎車。

他抵達時,關羽正研究地圖,身邊盡是虎牙軍、龍驤軍的軍吏。

羅瓊將一卷軍書遞給田信,田信鋪開一看,是虎牙軍的各營捕斬、折損、盈獲數據,還有斬將、奪旗、繳獲、屯將以上軍吏的死傷名單。

關羽這時候說:“孝先穩重,可率虎牙軍、龍驤軍營士五千二百人移鎮襄陽,郭睦領南鄉兵爲副將,一同護衛于禁所部……返回漢水北岸。定國留守麥城,醫護傷員。”

關平、郭睦正要拱手,田信說:“君侯,還是由末將留守麥城醫護傷兵吧。”

關羽審視田信:“孝先,襄陽之重,不在江陵之下。營中諸將,唯有你去,我才安心。”

田信搖頭:“安國兄督兵慎密,自能守護襄陽不失。末將想在麥城救治傷員。自從戎以來,末將前後殺敵近有二百。如今想救治些人命,以求心安。麥城地處沮水、漳水之間,土地肥沃,末將想在此屯田。”

見田信目光澄澈別無其他雜念,關羽就看郭睦、鄧輔:“二位迴歸本郡後,可多收集藥材運往麥城。春耕前,二郡各送牛馬三十匹至麥城。孝先既有意在麥城軍屯,那麥城周邊方圓百里,孝先便宜行事。”

郭睦、鄧輔拱手應命,關羽又說:“梅敷將率三千餘落荊蠻內附,四百餘落安置在當陽、麥城,孝先好生接待,不可欺凌。”

三千餘落,幾乎是把南鄉、襄陽、房陵、上庸諸郡的荊蠻一網打盡。

一落,不是一戶,而是一個邑落。

小的三五家七八戶二三十口人,多的三五十戶二百多口人。

梅敷也沒辦法,他是蠻王不假,可還是拿了魏國將軍印的蠻王。

荊州軍已拿到襄陽,等到明年秋季跟曹操決戰時,處於漢水南岸,羣居於山谷、丘陵中的荊蠻部族,尤其是梅敷會受到荊州軍的掃蕩。

沒必要爲了遙遠的曹操去跟荊州軍作戰,梅敷就這麼降了,還要帶着寶貴的人口往江陵、夷陵一帶的平原遷移,躲避襄樊戰場的牽連。

荊蠻都開始南遷,想必南鄉、南陽二郡的百姓也會往江陵一帶遷移。

攻下襄陽全據漢水之利,荊州軍已有足夠的力量、地利守護腹心區域,使之不受戰爭干擾,最差也能恢復劉表時期的盛況。

不管是荊蠻,還是五溪蠻,在田信眼裡其實跟漢人區別不大,荊州有足夠的田地同化這些部族。

下午時,陣亡吳軍及首級堆砌在坑槽中,熊熊烈焰沖天而起。

田信換一領細麻絳色戎袍穿在身上,站在沮水、漳水匯流處眺望北邊烈焰、濃煙,這裡是上風口。

在這裡沒等多久,徐祚就乘船抵達:“罪人徐祚拜見將軍。”

見徐祚忐忑不安,田信安撫:“君舉義來歸何罪之有?君侯不願強人所難,你所部吏士願效力者幾人?”

徐祚呈上三卷竹簡:“將軍,只有堪堪五百人願隨徐某效力。餘者思念家眷,或畏懼孫權誅連,故存去心。若不是君侯、將軍在此大破孫權,恐怕願隨我效力者不足二百。”

田信翻閱竹簡軍書,留下效力的人不多,可留下的器械、戰船、輜重卻是不少,特別是荊州軍最緊缺的軍糧:“徐君有功,封侯應在我前。”

徐祚趕緊拱手口稱不敢,田信只是微笑:“我所言皆是真心,荊州無一年積蓄,如何能造這些戰船、器械?徐君舉義,使荊州士民省卻一年積蓄,這功勞遠在田某之上。”

徐祚神色漸安,說:“將軍,徐某來時,荊門水寨所屯謝旌所部已匯合夷陵城、夷道守軍往油江口去了。”

“此意料之中之事耳,以你觀之,孫權可會撤軍東歸?”

“將軍,孫權心機深沉,無人能猜度。”

徐祚稍稍停頓,又說:“今若倉惶退軍,荊州東三郡不復爲孫氏所有。我以爲唯有小勝一場,迴護顏面,孫權才肯退軍。”

小勝?

找誰去打一場勉強能裝裱門面的戰績?

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二十八章 奉義校尉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五百二十章 魏之國策第八十四章 蛹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五百四十六章 致良知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命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一百三十一章 夏侯尚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二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二百一十五章 階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六百三十章 梅第五十章 計較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四百四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