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

bookmark

關中,長樂坡。

中秋之前氣候漸涼,李基腰懸寶劍外罩一領深青質地紅色收邊的對襟號衣,與其他同樣裝扮的軍吏來到政務大廳外的涼棚下等待。

這裡有一排排的長條椅子,李基與其他軍吏一樣哪裡有靜坐的心思?

他們幾乎都是被陸議從嶺南遴選出來,批量遣回關中等候處理的問題軍吏。

因此,他們今日只有禮服性質的號衣,並未佩掛軍階,也沒有掛勳章。

田信親自處理這批軍吏,閱讀對方的履歷、卷宗大概需要三五分鐘,談話十分鐘,平均十五分鐘處理一個人。

至中午時才輪到李基,腹中飢餓他此刻坐在長條椅子上,自我感覺像一條躍到甲板上瞪大眼睛的魚。

要麼等好心的水手隨手丟到海里,要麼被陽光曝曬而死,再要麼餵了海鳥。

很快,李基帶着自己的卷宗進入大廳,廳內田信臉上沒有什麼表情,見了田信,李基反倒沒了預料中的恐慌、擔憂情緒。

他心中坦然,靜靜等候命運的裁決。

田信翻開李基卷宗,前三頁都是他熟悉的履歷,掃一眼就翻到後面四頁。

李基最大的罪行是當街劫殺降臣周魴,其次是領軍清剿作亂土蠻時殺戮無度。

凡是李基參與的戰鬥,俘虜裡只會有婦孺,不會有其他人口。

經過被俘婦孺的指證,還有其他中下級軍吏的相關談話記錄,都能證明李基有故意擴大殺戮範圍、拒絕納降之類的行爲。

很顯然,在與嶺南土蠻的各種戰鬥中,雙方仇恨日漸深厚,各種報復手段也越發激烈。

土蠻、湘軍都有獵首的傳統……不同的是,土蠻喜歡偏向於血祭,湘軍則是跟漢軍一脈相承的修築京觀。

這兩年來衝突日益激烈,土蠻因愚昧的風俗,有了獵食湘軍、軍吏的風氣,似乎這樣就能獲取軍吏的智慧、勇氣。

而湘軍也有了收藏戰利品的習慣,比如眼前的李基,就有蒐集指骨的習慣。

別說戰爭,就是飢餓的折磨就足以讓人癲狂。

田信放下卷宗,去看突然挺直腰背的李基,終究是一張自己熟悉的老面孔,就說:“按原先規劃,陸伯言遣回之人,我會調任涼州,充實各縣、鄉社。如你,能做個大縣縣尉,今後也有一番仕途,只是略爲坎坷。”

李基聽着微微點頭,輕咳兩聲:“這比臣預想的要好。”

“讓你們去嶺南的是我,嶺南戰事本就摧殘人性,也怪不得軍中吏士嗜殺。至於周魴,我本欲誅殺,只是諸人勸我,說殺此人髒手,平白讓其解脫。不若困居嶺南,禁錮其族,使其終身懊悔。”

田信神色如常,似乎見怪不怪。

嶺南土蠻不是一代人可以解決的事情,要真正解決土蠻,以及今後土、漢矛盾,必須多管齊下才能根除。

根除,就是字面意義上的根除。

目前湘軍、交廣軍、漢僮軍已經把頑隅負抗的土蠻壓縮到深山老林裡,想要根除……即需要更高效的武器,還需要更多的炮灰。

嶺南局勢趨於穩定,湘軍、交廣軍、漢僮軍缺乏深山老林作戰的覺悟……只要是個人,都不想打這種風險高,收穫少,也缺乏實際意義的仗。

只有找另一種廉價兵員,才能激勵他們的勇氣,去深山老林裡狩獵、壓縮殘存土蠻的生活餘地,進而摧毀其反抗意志,主動出山請降。

現在漢兵的命貴,漢僮軍算半個漢軍,命也貴,都不願意去深山老林裡去拼殺。

可南洋諸夷的命不貴,比土蠻還要廉價。

等捕獲足夠多的南洋蠻夷,從中遴選兵員,進行訓練……爲了獲得進身之階,或爲了別的,南洋蠻夷自會去山林深處狩獵。

這是一個解決辦法,另一個辦法就是給與江東降將更大的行動權限……允許他們合法捕奴招納部曲,收拾蠻夷,江東降將是專業的。

徹底消化嶺南,找一個穩定的途徑,使大部分嶺南土民能循序漸進的漢化,消除地域、文化隔閡……這纔是千秋大事。

數萬、數百萬的人命,在這個千秋大事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若不解決,土著、客居嶺南的外人世代仇殺,世世代代積累下來,因此死亡的生命是無法衡量、計算的。

與其兩個勢力千年絞殺,不若在幾代人裡徹底解決糾紛,給後人一個安寧。

wωw¤ тt kan¤ C ○

嶺南若能迅速統合,有這個成功的典例,那就能消化南洋。即不能消化南洋,也能羈縻絕大多數地方。

羈縻統治後,就能以先進文化、經濟逐步改良,進而全面完成同化。

有了南洋,就有了世界。

李基犯下的那些事情,在田信眼裡根本就算事兒;與李基一樣犯下事的軍吏,同樣不算事。

陸議把這些人送回來……則是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陸議去嶺南之前,嶺南缺乏一個統籌全局的人,所以恩威並施只是一種口號,實際只存在單方面的征服和暴力。

唯有極端處置,才能使嶺南上下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否則真的搞恩威並施,會發生思想對立、混亂、衝突,影響各級配合,降低行政、軍事效率。

等陸議去了,嶺南有一個核心人物,自然能平衡恩威之間的尺寸,以巧妙手段統治、整合嶺南的資源。

所以李基這批人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爲避免今後出現衝突,只好把他們打包送來。

這麼鋒利的刀子,交給關中節制爲好。

田信不怕這些鋒利的刀子反噬或誤傷自己的手,自無必要銷燬、閒置、冷藏。

原本是想安置到涼州,好砥礪兩三年,能適應這個變化的人,必然成爲未來的將種。

爲今後收復西域,向蔥嶺以西進軍奠定基礎……可現在,今後決戰就在襄樊,必須補充、增強田紀麾下的軍吏團隊。

田紀有一個很明顯的優點,那就是吃苦吃多了,從戎以來打了七年的順風仗,見了太多敵方、友軍活活浪死的例子,所以田紀用兵謹慎。

南海國相田允也有自知之明,這兩個人也有綽號,被稱之爲守門黑犬、白犬。

因此田紀本人就能守住南陽的情況下,必須增強他的攻擊能力。

於是李基也趕上了時代變化的風口,由原來的北府上校邁過了那至關重要的一級,成了左近衛第一旅少將旅長。

同時北府新一輪的軍制改革也在同時進行,主要體現在番號的改動。

率這一級番號改爲‘團’,團有聚攏之意。

第二百章 遺憾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三百三十六章 向東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四百一十六章 觀星樓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三百零六章 難民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五百六十五章 午富的誕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三百五十章 授權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一百九十一章 諸葛亮第三章 嚮導官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六百章 缺糧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八十章 糧食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九章 局勢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四百二十三章 雷山風雨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