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

bookmark

李基暈乎乎回到長樂坡邊上的館舍,自己竟然成了南陽地區六個少將之一?

按捺住內心激動,他先給嫂子寫信交待現在的事情。

以他現在的級別,又是未婚無子,完全可以把侄兒李秉送到太子衛率裡上學。

這一輪番號改制裡,太子衛率也跟着改名,改爲太子近衛團。

未來,這支近衛團會升格爲近衛旅,會有青年團、少年團、兒童團三個分類……目前實際只是個兒童團,大概三年後會升爲少年團,到時候會有新的兒童團。

兒童團六年,少年團六年,青年團四年……一種很熟悉的晉升體系。

田信處理了這批軍吏問題,就召見姜維、鄧艾,約他們兩個一起到昆明渠邊上釣魚。

姜維是駙馬都尉,工作範圍就在田信左右;等姜維帶着鄧艾到河邊時,另有兩個人已經來了,是上午就下令傳召的。

一個是奉車都尉法邈,法邈去傳令,把輔翼中郎將王平招了回來。

兩人趕路匆疾,面有汗跡;姜維、鄧艾也好不到哪裡去。

四個人在田信左右,各抱一條魚竿靜心等候。

在這個風起雲涌的時代裡,朝廷想要大幹一場,北府也要大幹一場。

去前線,是每個中高級軍吏的迫切想法。

田信笑呵呵解下魚鉤上半掌長的小魚扔回河渠裡,他的魚線上綁着四個魚鉤,魚餌並未鬆動,就重新拋竿,聽法邈講述關中漢僮的動向。

漢僮分散放牧,會在九月前驅趕牲畜返回過冬的集中牧場……這個時候,也就是徵集漢僮義從騎士的大好時間。

對漢僮義從來說,這個時間勞動意義不大,在圍起來的、劃分好的牧場裡過冬,婦孺、老人就能完成日常的工作,不需要青壯驅趕猛獸、抵禦馬賊。

十月、冬月,是徵用漢僮的最佳時間,不影響其正常生活。

現在關中冬季並不是很寒冷,南山北麓山腳下有大片的竹林,田信的一對瑞獸就快樂的生活在扈侯國。

而隴上、夏州的山區草場,往往冬日積雪會很快被陽光、強風吹蝕乾淨。

舊曆十月末,甚至能在田野看到貼着地面生長、盛開的金色蒲公英。

關中冬日氣候比隴山、夏州山區就更顯的溫潤,多少能提供一些草料。

牧民獸羣就怕瘟疫、大風雪帶來的寒冷、饑荒;關中地區這兩年自然沒有遭遇大風雪這類極端氣候災害。

至於瘟疫,在王平、許踐兩人的治理下,若有大面積牲畜染病……斷然採取大面積撲殺措施,自能防範獸病蔓延。

這兩年裡漢僮過上了好日子,就連以往沒人要的羊毛也有了羊毛紡織業,羊毛衫、羊毛征衣、罩袍,以及毛氈斗笠的製造都需要羊毛,漢僮的日子自然好過了。

落在漢僮頭上那點人頭稅,拿出點羊毛就能應付,其他羊毛還能換來其他東西……這種日子,是他們之前祖祖輩輩不敢想象的事情。

故,漢僮士氣旺盛。

這也正常,這兩年田信憐惜關隴府兵的人力,注重休養,漢僮也在這個範圍裡。

兩年時間,足夠漢僮學會漢語,通過軍吏主動、積極宣傳和吹噓,他們自然知曉北府過去七年是怎麼打仗的。

兵主信仰在漢僮族羣中傳播……漢僮顯得更爲狂熱。

隨着法邈陳述完畢,田信才說:“漢僮軍心可用,我無憂矣。如今憂患在南陽,第一是巴山、荊山山民缺乏統率。山民果勁雄烈,尋常人統率不得其心,自不能盡展其力。”

田信說着看王平,王平也很自覺擡頭來看,只是爲表尊崇略略收攏雙肩,身形彷彿蜷縮的絨毛小雞。

“我欲使荊、巴山民編爲左近衛第三旅,子均可有意乎?”

“臣願往。”

王平當即答應,他是典型的漢巴混血,是目前巴人血統裡官職最高的一人。

益州自先秦就有徵巴人爲地方守關軍、射獵軍的傳統,巴人也有服役免除稅務的光榮傳統,若能統合巴人,益州防線自破。

見王平願意去前線,田信又看自己與王平之間的鄧艾:“士載,可願錦衣還鄉?”

“願。”

“我已遷拜徵北司馬傅肜爲左近衛中將,此人與朝廷牽連頗深。士載此去南陽,即是左近衛第二旅旅長,也是左近衛司馬。替我盯着傅肜,別讓他犯錯。李基、王平二人自會助你。”

鄧艾點頭,先去看王平,王平主動拱手以示服從。

王平以白虎營督的身份加入北府,起步很高,可是個貨真價實的文盲,也就這兩年時間裡完成了初步文化啓蒙。

論本性,王平多少有一點源自母親巴人血統和文盲的自卑,平日裡沉默寡言。

李基就更簡單了,是個行動力高過口舌的人。

有這麼兩個新提拔的少將,鄧艾足以用相同的軍階壓服兩個,全面執掌左近衛,拿走南陽最強的這支軍隊。

田紀與右近衛負責防守,南陽本地人鄧艾與左近衛負責進攻,這就是南陽方面的佈置。

不論鄧艾、王平還是李基,都與先帝舊臣瓜葛不深,若真遇到難以預料的衝突,這三人感情羈絆少,功業心強,必然會斷然處置……最起碼,己方不會吃虧。

因此,這一輪的風口裡,鄧艾雖是上校晉升少將……這個少將等同於代理中將,平穩過渡後,必然是親軍五衛裡六個實權人物。

鄧艾的飛速晉升……卻讓王平、法邈把注意力放到駙馬都尉姜維這裡。

姜維也是上校軍階,還是出使關東回來後新晉升的上校。

再提拔姜維的軍階,速度太快,會引老人不快。

姜維自己也好奇,不知道今天的事情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就聽田信說:“伯約,子均赴任南陽,漢僮徵調工作無人主持。我有意遷伯約爲郎中令,統籌宿衛、漢僮政務。”

姜維愕然,下意識與同僚奉車都尉法邈互看一眼。

田信見狀就解釋說:“伯約擅長騎戰,冬季正適合漢僮徵發、驅馳作戰。與其徵發漢僮後另遣騎將,不若由伯約專管,以簡化軍務。”

這個解釋似乎有點道理,可姜維的資歷實在是太淺了。

哪怕其族中叔父姜良是之前的宿衛統領,也不能成爲姜維接掌宿衛、漢僮的理由。

漢僮兵權之重,也就王平這種人能臨時負責。

讓姜維接掌,怎麼看都會形成一個姜氏家族爲首的隴上派系。

鄧艾有心開口勸阻,思維百轉又隱隱抓到了一點閃光,就沉默不語。

王平倒是一副風輕雲淡模樣,似乎就沒看出姜維執掌漢僮後的隱患。

法邈倒是機敏,見姜維還在猶豫,急忙開口:“伯約,公上期待之深,伯約不可辜負啊。”

姜維則緊皺眉頭,多少能看到一些苗頭和風聲……可怎麼看都不應該是自己。

以公上對胞妹的疼愛,又有虞世南、虞世基這對年齡相近又聰慧的兄弟珠玉在側,遠的還有周侯、商侯,怎可能輪到自己?

自己與公上同齡,年歲上,恐有不妥。

田信心態寬和,給姜維充足思考的時間,這是終身大事。

只是目前形勢緊張,要做最壞打算。

如果真有一道雷劈死自己,那最起碼要給兒子留一個強大的姑父,要給北府留一個核心支柱。

小妹的意見其實最重要,那些年齡相近的少年……並不入她的眼,或許是父親、大兄早亡,她喜歡性格已經固定,沉穩的人。

是姜維身上的安全感,還有那俊朗面容……唔,的確比其他少年郎更爲英武。

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可直視鬼神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七百七十九章 形勢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四百一十八章 賀齊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四百章 衛軍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面之事第三百三十九章 抉擇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六百七十八章 缺錢用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嚴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八十章 糧食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四百五十章 急急如律令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五十章 計較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斬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渠第四百零七章 茶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發制人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十八章 先登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八百三十二章 轉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皮毛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奏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