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

bookmark

等關羽捂着頭被攙起時,暴起發難的曹茂剛好被兩名老僕撲倒,糾纏絞在一起算是勉強控制住了。

曹林則衝奔到杜夫人身側,將她攙起。

關羽先去看杜夫人,見她右肩胛插着一截細長斷劍,並無太多出血跡象,這才心中稍稍安定。

揉着後腦勺,關羽不發一語盯着掙扎的曹茂。

隨着更多衛士涌入,曹茂很快被雙手反剪,臉上也在反抗時被重重鑿了幾拳,打的嘴角破裂,也打的左眼眶皮膚裂開,滲出的血液已經染紅了整個眼珠,又從眼角順着臉頰下滑。

曹茂喘着粗氣,被押到關羽面前時長嘆:“今死則死矣,不必辱我。所恨,唯負陛下所託。”

關羽去瞥杜夫人,見她咬着下脣忍耐着疼痛,正擔憂看他。

兩人目光稍稍接觸,關羽對衝進來的裴俊等人說:“小兒不識好歹,還敢顛倒黑白污人清白,實在可恨。”

裴俊作揖,不敢擡頭:“公上安好?”

“尚好,勿慮。”

關羽說着後退幾步,坐到炕邊上,曹茂也被押解到面前三步,兩名虎賁很是用力,隱隱有扯掉曹茂雙臂的架勢。

曹茂咧嘴咬牙忍耐疼痛,雙目與關羽對視,猶自揚着下巴。

關羽細細審視曹茂,輕輕搖頭:“若是故人,會大笑不已,詐言嬉戲不必較真。可惜,孟德諸多秉性,你只得了呆愚,難怪孟德生前不喜你這豎子。”

曹茂張嘴喘氣:“今無力報國,唯死而已。”

見關羽不語沉吟,他又說:“國家將亡,必遭人辱。大事不得濟,命也,死而無憾。”

審視曹茂乖戾眉宇,關羽拳頭握了握,吐出一個字:“絞。”

結果曹茂不言語,順從被虎賁押解推走,始終沒聽到曹茂的求饒聲,關羽就坐在炕邊不發一語。

裴俊上前拱手:“中丘公行爲暴戾,宜嚴懲。然出身清貴,不宜死於小人之手。”

關羽不語,只是輕輕頷首,默許裴俊去送曹茂上路。

兇犯曹茂被押解離去,廳內其他掾屬幕臣、虎賁也識趣退出。

曹林攙着母親,面色憂慮:“公上,外臣恐這小賊施毒。”

關羽眉頭緊皺,起身拿起細長短劍折斷的柄部,這短劍細的更像錐子,更像一個大號鐵釘鍛打形成的簡陋扁平細刺。

兵器上抹毒,是刺客的基本素養。

杜夫人左手輕拍曹林的手:“阿豹先出去,我與雲長公有話要說。”

“不必。”

關羽隨手把短柄丟棄在地,對曹林說:“如今我一意孤行,幾成獨夫。賊人正是覺得我老朽無用,這才生出殺心,欲使朝廷內亂。”

活着,對那些人已經沒用處了。

從龐林突然辭官來了個上房抽梯,漢軍主力困頓難行……對現在天下形勢來說,漢軍主力已經失去了行動力,有跟沒有沒區別,無法影響河東戰場。

軍隊沒用處,他自然也就沒用處。

如果突然被魏主曹丕所遣的刺客刺殺……那立刻就能令先帝舊臣暴怒,引爆漢軍、北府內戰。

曹林想明白這茬,不知該不該開口,稍有不慎就會刺激對方。

關羽疲倦異常,又是一聲長嘆:“能救夫人者,唯有孝先。今國事衰敗我已無能爲力,若爲顏面而失夫人,餘生如何能心安?季豹,護送你母去關中,沿途必定暢通。”

“是,遵命。”

曹林應下,在杜夫人暗示下,主動退出正廳,廳門外的走廊裡,已有兩名軍醫聞訊而來,揹着藥箱原地徘徊;其他掾屬、幕臣,虎賁見曹林先出來,皆鬆一口氣。

只有寥寥幾個老軍吏面露擔憂,彷彿擔心杜夫人也會行刺殺之事似的。

正廳內,關羽與杜夫人對視,都移開目光,又同時說:“夫人何必如此?/雲長公不必如此。”

又是片刻沉默,杜夫人從袖囊中取出一疊寫給秦朗的信:“雲長公,妾爲人母,今伴隨雲長公左右雖死不憾,所慮唯一女三男。”

關羽微微頷首,認同這番話。

他翻開這封寫給秦朗的家書,信中杜夫人希望秦朗能率部出奔歸順朝廷,並欺騙秦朗,說雲長公很想見他一面,有誤導秦朗思想的嫌疑。

坐實這個嫌疑、猜測,對秦朗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關羽握着信久久無言,這個事情對他來說重要麼?

不重要,這類緋聞算不得劣跡,只會讓人感慨他壯年時魅力十足。

給秦朗一個機會實屬小事,大事是他準備服軟、退讓。

請北府治療杜夫人傷勢,就是服軟的強烈信號。

當年能捨棄風華正茂的杜夫人,現在難道杜夫人就那麼重要,值得自己放下身段,請關中治療、醫護杜夫人?

現在的杜夫人對自己還有多少男女之間的喜歡、愛慕?

不,從認識她的第一天時候就知道,這個被亂世創傷的女人不會愛慕任何一個男人,她只愛惜自己和她自己的孩子。

自己呢,更多地也是不能爲擁有、保護她而遺憾,是遺憾居多,而非愛慕、貪戀。

而現在相處同居,更多的是緬懷當年,彌補遺憾。

雖然,她剛剛撞開自己捱了刀子……這不是那種愛慕,只是知己摯友之間的相互保護。

如果再有類似的事情,是自己先察覺,恐怕也會把她拉到身後,予以保護。

沒有別的原因,沒了她,自己會很孤獨的。

以治傷爲名傳達和睦、退讓信號,是爲了彌補錯誤,挽回損失。

所以送她去關中治傷是爲了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而不是別的……應該是這樣。

關羽沉默思索,將書信摺疊交還給杜夫人:“奉先也是一方英雄,我自會授意孝先提攜元明。這樣,令元明覆呂氏,以復呂氏宗廟。如此類似掩耳盜鈴,也會引世人猜測,有益元明。”

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三十五章 攻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七百五十四章 避諱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三百八十二章 聯想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五十七章 污衊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七百七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三十二章 貪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八百五十二章 婚事後續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六十九章 陣不成三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三十七章 關隴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七百八十五章 使命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九十四章 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三百五十一章 悔恨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零七章 清賬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