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郡制

bookmark

諸葛亮來時,張飛與劉備正一同品鑑錦官呈送的新織雲紋錦。

劉備挽着袖子,將這匹鮮紅雲紋錦披在張飛肩上,來回審視、打量,點着頭:“好,好啊!翼德,眼睛再睜大些,真威風!”

張飛兩臂雲紋錦纏繞,揮臂舞動擺着姿勢讓劉備看,笑容洋溢見了諸葛亮遠處走來,早早斂容施禮:“飛見過先生。”

諸葛亮先對站直腰桿斂容擺出威儀的劉備施禮,纔對張飛打招呼:“翼德將軍,正好有公事相詢。”

張飛解下身上雲紋赤錦對摺整齊後遞還給錦官,跟隨劉備、諸葛亮進入庭院大廳。

廳內炭火正旺,劉備翻閱諸葛亮遞來的公文,看到《請讓扈谷亭侯表》,問:“先生,孝先之功不可不賞。徐祚、陸議二人從厚封賞,可乎?”

“翼德看看孝先手書,委實精美。”

劉備將手裡的請讓錶轉手遞給張飛,張飛見上面新奇的標點符號,呵呵做笑:“難怪能與龐士衡相善,這才幹性情與龐士元類同相近。”

看着田信略帶行楷的楷書,更是連連點頭止不住發笑,向對面諸葛亮說:“都說田孝先師承博士,所言不假。這書法,可爲荊益楷模。”

諸葛亮也是頷首認同模樣,笑說:“馬幼常正要請辭,想去荊州研習田孝先書法。”

馬謖現在是成都令,算是諸葛亮的左膀右臂。

張飛握着手中帛書愛不釋手,評價:“田孝先所書文字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字美如其人,是該學習請教。”

張苞的病情已經穩定下來,張飛是打心裡頭喜歡進獻《防疫救護十二策》的田信。

說話間劉備已看完黃權、馬超、龐林的公文,都是圍繞馬超殺閻璞一事展開,馬超是請罪,龐林支持殺閻璞,黃權則認爲閻璞生死實乃末節,如何重組荊州的行政框架纔是眼前之大事。

見劉備看完,諸葛亮回答之前所問:“陸伯言懷宰輔偉器,徐承貞獻器械輜重價值巨億,俱給厚賞,臣無異議。”

劉備卻陷入沉思,荊州的事情其實並不複雜。

關羽總督荊州軍事,擊退吳軍後,關羽放棄親手整頓荊南軍務,由黃權接手進行整飭、簡編;引人注目的三萬餘降軍也很乾脆交給左軍。

關羽乾淨利落的拆分荊州,讓劉備很放心。

前有黃權後有馬良,也能從側面匡正荊州軍務、政務。

左軍、前軍之間也沒有摩擦矛盾,是真沒讓他操心的地方。

唯一需要把關的是各郡郡守的人選,郡守負責民政,由郡都尉負責徵兵、統兵,所以郡守的權柄被拆分,對郡守的才能要求並不是很高。

這跟曹魏、孫吳不同,曹魏是地方郡守兼任將軍,孫吳則是將軍兼任郡守。

軍政大權盡握於一人之手,文武全才的優點再大,也大的有限,分身乏術;若是有缺點,幾乎是無法迴避的缺點。

荊益二州,除了老資歷、經驗豐富的將軍兼任郡守外,很少有將軍兼管民政,制度發展向前漢靠攏。

益州只有魏延、李嚴以將軍兼任郡守,荊州就夏侯蘭以將軍兼任襄陽郡守。

所以荊州方面人事調動工作簡單,難的是怎麼處理糜芳,關羽不上報,諸葛亮也就暫時失憶忘掉這一件事。

而左軍、前軍的防區劃分也不需要急着分配,在與孫權和談完成之前,荊州保持現在的佈防即可應對各方變故。

比起荊州整體來說,馬超殺閻璞是末節小事,田信讓賜亭侯爵位更是不足道的小事。

讓諸葛亮在意的是田信的書法,書法能證明田信的確受業於漢博士,以及荊州各郡制度的確立原則。

如果沿用之前郡守總管民政、軍務,重要地區設都尉輔助的後漢官制,那他沒必要來見劉備。

他想恢復前漢的官制,荊州方面已做好準備。

前漢的官制,各郡軍務由專業的都尉負責,動員力度更強。

而郡守不直接掌握兵權,可以形成某種平衡。即都尉叛逃,帶不走全郡;郡守叛逃,很難成功。

郡一級相互制衡,好處實在是太多。

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對地方大族的鉗制,前漢地方官屠戮大族爲功績,發展到後漢,已經殺不動了,只能眼睜睜看着豪族發展爲世家、門閥。

劉表病故,曹操大軍南下荊州時,荊州士人拋棄家業追隨劉備逃亡的比比皆是。

現在益州豪強被壓制,荊州士人又有更高的追求,對後漢地方豪強做大的現象存在牴觸心理,認爲這是動亂之源。

這一茬人還活着,身處重要位置,他們中的一些人即便不支持恢復前漢郡制,也不會跳出來反對。

而現在如何處理荊州的人事工作,完全可以決定今後的郡制偏向,到底是前漢郡制,還是後漢郡制。

唯一的機會就在眼前,諸葛亮親自來問,劉備深深地遲疑。

如果支持後漢原有的郡制,五郡都尉裁掉三個即可;如果要恢復前漢郡制,任命新郡守時保留各郡都尉,那地方政務、軍務自然會分開處理。

荊州這裡站穩腳,益州各郡也就能增派都尉,以分郡守之權。

都尉再次也是兩千石,相當於兩千石級別的官吏職位平白多出一倍,肯定會收穫中下級官吏、軍吏的支持。

尤其是有軍事才幹,卻又不怎麼擅長民政的職業軍吏而言此舉意義重大。

前漢之盛世,劉備嚮往不已。

文武吏士捨命相隨,求的僅僅是個人富貴和權勢?

恢復前漢盛世,纔是大家的最高追求。

考慮久久,劉備說:“當世鮮有全才,增設都尉專管軍務,可使人盡其用,裨益於國。荊州各郡守、尉人選,先生量才施用。”

諸葛亮鄭重施禮:“喏。”

重新落座,諸葛亮側身去看張飛,張飛正將田信的《請讓扈谷亭侯表》塞入自己袖中,見諸葛亮望來,遂乾咳兩聲抖抖雙袖,坦然模樣:“先生有何事?”

“翼德將軍,關君侯、孟起將軍、黃公衡、潘承明皆來信商議和解之事,此事翼德將軍如何看?”

諸葛亮說着輕嘆:“吳侯使我兄出使益州,有使亮難堪之意。”

張飛看一眼劉備,不以爲然說:“荊益乏糧又有時疫爲患,交戰無益。那就議和,等荊益二州糧秣充足,吏士求戰之際再做計較。先生不必爲難,這不過孫權小小伎倆。”

諸葛亮露笑去看劉備:“大王,此荊益將士共同心聲,亦臣、孝直一致看法,大王不可不察。”

劉備右手搭在桌上,指尖輕輕弾動:“既要議和,陸伯言、虞仲翔深知江東內情,可協同參與計較。”

“是,臣明白,絕不會讓吳侯輕易脫身。”

議和的過程註定是艱難的,陸議、虞翻已跟孫權撕破臉,肯定會提許多讓江東爲難的條件。

這樣一來不是劉備反對議和,而是江東無法滿足議和條件。

至於孫姬、孫權的女兒,能吃掉多少糧食?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六百零八章 爵位封號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二百二十六章 宰客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寵之計第五百九十一章 黎明前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二百三十一章 瘋馬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八百一十五章 變故第四百一十三章 工具第六百八十七章 碰瓷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六百一十九章 慕容慕容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四十章 糜芳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六百八十章 預防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八百四十六章 殺手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七百六十一章 重禮第八百八十丈 議定第二百一十七章 河圖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四百八十一章 溺亡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